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在鄂西北地区的种植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145份收集品种(系)中,初步筛选出了20个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研究和分析了它们在鄂西北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外观米质和综合抗性。结果表明,甬优6763、甬优4949、甬优7053、甬优1526、甬优6760和南繁1605产量潜力大,综合表现好,可在鄂西北地区推广种植;扬育粳2号、宁5718、南繁1610、徐32646、盐粳16号、扬粳1612、皖垦粳3722产量表现相对较好,且无明显缺陷,需进一步考察这几个品种在鄂西北地区常年种植表现;华粳295和武运5020丰产性较好,但生育期较长,应适当提前播种;泗稻14-211和徐农33202产量较高,外观品质好,但纹枯病发生较重,抗倒伏能力一般,不宜在纹枯病发生较重地区种植;圣稻20、华粳8号和甬优2640具有一定的产量潜力,生育期适宜,但后期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出现少部分的倒伏现象,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关键词:粳稻品种;生育期;产量,外观米质,抗逆性;鄂西北
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5-0016-05
Abstract: Twenty japonica varieties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were initially screened out among 145 collected varieties (lines),and their growth period, yield and components, ric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Yongyou 6763,Yongyou 4949,Yongyou 7053,Yongyou 1526,Yongyou 6760 and Nanfan 1605 had good yield potential and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hich could be cultiv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The yields of Yangyujing No.2,Ning 5718,Nanfan 1610,Xu 32646,Yanjing 16,Yangjing 1612 and Wankenjing 372 were relatively high,and there were not obvious defects, so it wa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annual performance of these varieties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Huajing 295 and Wuyun 5020 had good yields, but their growth period was too long, so the seeding time should be appropriate. Sidao 14-211 and Xunong 33202 had high yields and good appearance, but their banded sclerotial blight was severe and lodging resistance was general, so it was not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areas with serious banded sclerotial blight. Shengdao 20, Huajing 8 and Yongyou 2640 had certain yield potential, and their growth period was suitable, but they had defect on lodging in the extreme weather of the maturation stage, so further test and demonstration was needed.
Key words: japonica varieties; period of duration; yield; rice quality; stress resistance;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中國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粳米也是中国人民喜食的重要口粮[1,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国内外稻米市场对粳稻特别是优质粳稻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大力发展粳稻产业、提高粳稻产量和粳米品质已势在必行[3]。
长期以来,湖北省水稻主要以籼稻为主,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将湖北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2年幵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4]。立足于湖北省的生态气候和土壤资源条件,结合当地的种植习惯和模式,突出中粳发展,兼顾晚粳,按照早籼-晚粳、小麦(油菜)-中粳的搭配思路,在全省各稻作生态区内开展实施“籼改粳”。从江浙地区籼改粳试验示范实践来看,寻求出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适种粳稻品种,是实施“籼改粳”工程的前提和关键[5]。
目前,湖北省存在着省内自育优质粳稻品种紧缺,外省引进优质粳稻品种适应性差、产量低、品质差、优质中粳品种理论基础研究缺乏等问题,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一批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并建立配套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促进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的形成,对推进“籼改粳”、发展粳稻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试验从湖北省省内和省外收集的品种(系)中筛选出了20个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并对它们进行了丰产性、适应性、综合抗性和外观米质鉴定,为后期开展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以期最终筛选出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轻简化机械栽培的优良粳稻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湖北省省内收集品种(系)49个,其中杂交稻5个,常规稻44个,编号首字母为X;省外收集品种(系)96个,其中杂交稻5个,常规稻91个,编号首字母为J,详见表1。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7年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团山基地进行,试验田前茬为小麦生产田,肥力中上均匀,排灌方便。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5 m2,不设重复,5月19日播种,6月12日人工模拟毯苗机插,栽插株行距为12 cm×30 cm,常规稻4本栽插,杂交稻2本栽插。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宽1 m左右。
氮肥施用量为纯氮270 kg/hm2,运筹方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为4∶3∶3,均施45%复合肥。基肥于插秧整地时施入,施用量为720 kg/hm2;分蘖肥于移栽7 d后施入,施用量为540 kg/hm2;穗肥施用量为540 kg/hm2,平均作两次施入,拔节后5~7 d和15 d各施用一次。大田生长期间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畜等对试验的影响,田间管理要及时,同一项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内完成。
1.3 天气特点
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水稻生长速度过快,影响颖花受精结实,增加空瘪粒;9月和10月上旬水稻成熟期间出现多段连阴雨天气,并伴有间断性强降雨,影响水稻的成熟收获,部分品种出现穗发芽现象,熟期较晚的品种有稻曲病发生。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生育期记载 定期观察,详细记载各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1.4.2 分蘖动态调查 在每个小区的第三纵行第三穴起连续定点10穴,然后固定以这10穴为对象进行分蘖动态调查。移栽返青后调查一次基本苗,分蘖盛期每隔7 d调查一次分蘖数,直至分蘖数不再增加为止。
1.4.3 抗性调查 记载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病害的田间发病及抗性情况。
1.4.4 植株倒伏情况 记载田间倒伏的发生日期、面积和程度。
1.4.5 考种 在黄熟期,每小区齐地割5穴(所取植株的分蘖数与同期小区平均分蘖数相同)进行考种,记录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
1.4.6 小区测产 每个小区没有取样的部分收获8行区、15穴来计产,测定小区产量并折算产量。
1.4.7 米质测定 在收获的小区产量中取样3 kg作为米质测定样品,先用出糙机从外观上初步观测稻米品质,然后送样到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筛结果
目前,襄阳市及周边水稻种植生态区存在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缺乏、粳稻小麦品种茬口衔接紧、品种适应机械化难度大等问题,急需产量高、品质好、生育期适中、适宜麦稻两熟直播栽培的粳稻品种。结合襄阳市及周边地区水稻的种植习惯和模式,全生育期145 d以内,始穗期不能迟于8月25日的粳稻品种熟期比较适宜,将不影响后期小麦或者油菜的接茬。因此,根据选育目标,初步制定的筛选标准为杂交粳稻平均产量达8 250 kg/hm2以上,常规粳稻平均产量达7 500 kg/hm2以上;外观品质较好以上;全生育期145 d以内,始穗期不能迟于8月25日;结实率不能低于70%;不能出现明显倒伏现象;无明显病害发生。依据选育标准,从湖北省省内收集品种(系)中筛选出了甬优2640和皖垦粳3722两个品种,从省外收集品种(系)中筛选出了甬优6763、甬优4949等17个品种。另外,虽然华粳295的全生育期较长,但产量、米质、结实率等其他方面表现较好,所以也筛选出来参加第二年的试验。
2.2 不同粳稻品种的生育进程观察
从表2可以看出,在田间管理一致的条件下,筛选出来的粳稻品种的始穗期在7月29日至8月30日之间,最早的是两个杂交稻甬优7053和甬优6760,最晚的是华粳295。除华粳295外,其余19个品种的始穗期均在8月25日之前。生育期为116~150 d,其中甬优6760熟期最早,生育期为116 d,华粳295熟期最晚,生育期为150 d。除武运5020和华粳295外,其余18个品种的生育期均在145 d以内。
2.3 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外观米质
2.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从表3可以看出,杂交粳稻的产量一般高于常规粳稻。筛选出来的6个杂交粳稻产量比较高,均达到或者接近8 250 kg/hm2,其中甬优6763和甬优4949表现最好,在 9 000 kg/hm2以上。其余的常规粳稻产量均在7 500 kg/hm2以上,武运5020、南繁1605和华粳295的产量较高,均在8 250 kg/hm2以上。
水稻产量主要由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组成。筛选出来的粳稻品种有效穗数差异比较大,在193.5万~411.0万/hm2,最多的是扬育粳2号和华粳8号,最少的是甬优1526。甬優7053的每穗实粒数为235.2,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扬粳1612的最少,为89.4。筛选出的各品种千粒重为21.52~32.36 g,高于30 g的品种有皖垦粳3722、武运5020、甬优6760、徐32646和甬优6763,甬优4949的千粒重为21.52 g,子粒最小。不同粳稻品种结实率差异比较大,最高为94.36%,最低为74.41%,但均在70%以上。从产量构成各要素来看,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组合优势比较明显。 2.3.2 外观米质 不同粳稻品种的外观米质均在较好以上,其中甬优1526、华粳295、徐32646、泗稻14-211、徐农33202和华粳8号外观米质表现优良,其余的品种仅有少量腹白或者心白。
2.4 不同粳稻品种的综合抗性表现
筛选出来的不同粳稻品种的综合抗性表现如表4所示,各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良好,均无稻瘟病发生。宁5718和南繁1610有轻微的稻曲病发生,其余品种发病不明显。20个粳稻品种均有纹枯病发生,泗稻14-211和徐农33202纹枯病发生较重,甬优7053和宁5718纹枯病发生中等,其余品种纹枯病发生轻。因成熟期雨水较多,宁5718和圣稻20有轻微的穗发芽现象,其余品种均无穗发芽现象。从抗倒性来看,倒伏的品种有5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圣稻20、华粳8号和甬优2640部分倒伏,甬优4949表现为部分倾斜,其余品种则表现出较强的抗倒性。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来看,初步筛选出来的20个粳稻品种中,5个杂交粳稻甬优6763、甬优4949、甬优7053、甬优1526、甬优6760和常规稻南繁1605产量潜力大,外观米质较好,结实率高,生育期适宜,抗倒伏能力较强,且无明显病害发生,综合性状较好,可在鄂西北地区推广种植。扬育粳2号、宁5718、南繁1610、徐32646、盐粳16号、扬粳1612、皖垦粳3722外观米质较好,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表现相对较好,且无明显缺陷,需进一步考察这几个品种在鄂西北地区常年种植表现。华粳295和武运5020丰产性较好,外观米质较好,且无明显病害发生,抗倒伏能力强,但生育期较长,应适当提前播种,以不影响后期小麦或油菜的接茬。泗稻14-211和徐农33202产量较高,外观米质好,生育期适宜,但纹枯病发生较重,抗倒伏能力一般,不宜在纹枯病发生较重地区种植。圣稻20、华粳8号和甬优2640具有一定的产量潜力,米质较好,生育期适宜,但后期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出现少部分的倒伏现象,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观察后期表现,以期趋利避害加以利用。
2017年水稻生长期间,遭遇罕见持续高温以及后期多段连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再加上未设重复,可能有部分品种的优良性状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因此本试验结果仅可初步反映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种间的差异,作为后续试验的参考。
所以,后期应在此次筛选出来的20个粳稻品种的基础上,重新征集10个左右新品种,继续开展后续的筛選试验。为客观评价各粳稻品种的丰产性与适应性,还需开展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才能更好地筛选出适宜鄂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粳稻品种。
参考文献:
[1] 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等.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1-805.
[2] 张洪程,霍中洋,许 轲,等.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90-200.
[3] 郑 毅.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4] 汤颢军,程建平.湖北省粳稻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3):5817-5818.
[5] 花 劲,周年兵,张 军,等.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3):4582-45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4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