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艾蒿品种在北京地区的产量及加工品品质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艾蒿品种,于 2016年引进10个艾蒿品种(浙江海艾、河南南阳艾、食用艾、湖北蕲艾、河南安阳艾、内蒙艾、湖南衡阳艾、广西红脚艾(大)、广西红脚艾(小)、河北野生艾) ,统一种植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科技试验站大田,进行了品种产量及加工品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鲜重、干重、出绒率3组指标,河南衡阳艾均表现较高,其次是湖北蕲艾、河南南阳艾,这3个品种是适用于药用的艾蒿品种;综合儿茶素、茶氨酸等重要口感和营养指标及总黄酮这一功能因子,食用艾制成的艾蒿茶品质更优,适于制作成加工品。
关键词:艾蒿品种;产量;品质;北京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038-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suitable varieties of Artemisia argyi for Beijing area,Ten varieties of Artemisia argyi were introduced in 2016,including Zhejiang species,Henan species,edible species,Hubei species,Neimeng species,Hunan species,Guangxi species;Hebei species.It was planted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st station of Beiji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and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n the yield of varieties and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produ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indexes of fresh weight,dry weight and wool yield were higher in Hengyang,Henan species,followed by Henannanyang and Hubei species. These three varieties are suitable for medicinal artemisinin varieties.Comprehensive catechins,theanine and other important taste and nutrition indicators and total flavonoids this functional factor,Artemisia argyi Tea made of edible species is better quality,suitable for processing products.
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 of varieties;Yield; Quality; Beijing area
艾蒿(Artemisia argyi)又稱艾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艾蒿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研发出了一系列艾蒿产品。我国现有的艾蒿品种共180余种,可谓种类繁多,以北艾、海艾、蕲艾、祁艾为代表的品系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艾”[1,2]。从用途上看,艾蒿可分为药用艾蒿和食用艾蒿2种,药用艾蒿的出绒率更高,更适合制作艾灸等药用产品;而食用艾蒿的叶片更为肥嫩,更适合制作艾米果等食品[3-5]。
鉴于艾蒿后续产业完善、易于转化、经济效益可观等特点,北京市延庆区、房山区开始引种艾蒿这一特色作物。2016年课题组从浙江、湖北、河南等地区引种了10个艾蒿品种,统一种植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科技示范基地大田(顺义区),从艾蒿产量、出绒率等方面综合评估引进品种的丰产性,并对不同品种加工成的艾蒿茶从儿茶素、咖啡碱、黄酮等方面综合评估引进品种的加工品质[5,6]。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共10个,分别是浙江海艾、河南南阳艾、食用艾、湖北蕲艾、河南安阳艾、内蒙艾、湖南衡阳艾、广西红脚艾(大)、广西红脚艾(小)、河北野生艾品种,以北京野生艾作为对照。品质检测材料为由食用艾、河南衡阳艾制作成的艾蒿茶。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0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16年9—11月份进行,土壤为沙土,肥力中等,4月25日工厂化育苗,6月24日定植。定植前施底肥3000kg/hm2,地面铺有除草地布,采用双垄双株栽培模式,株行距30cm×40cm,定植45000株/hm2。2017年11月7日左右平茬。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干重鲜重比 称重不同品种的艾蒿鲜重,根据种植面积换算成鲜重,让艾蒿自然干燥好用剪刀剪碎,再用微波炉加热烘干水分,称量干重,计算干重鲜重比。
1.3.2 出绒率 不断搅拌来回搓动,出绒并去除杂质,计算出绒率。
1.3.3 儿茶素、茶氨酸、黄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完成。茶氨酸按GB/T5009.124—2003进行测定。儿茶素、咖啡碱等提取及检测方法如下:称量0.15g左右的冻干样品置于装有3mL80%甲醇的离心管中。超声浸提5min,5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转入10mL容量瓶。剩下的沉淀再加入80%甲醇3mL,按上述操作重复2次。合并3次上清,定容到10mL。液相分析前用0.22nm有机相膜过滤。采用流动相:A相0.17%乙酸,B相乙腈。梯度洗脱条件为0~4min,B相6%;4~16min,B相从6%升到14%;16~22min,B相从14%升到15%;22~32min,B相从15%升到18%;32~37min,B相从18%升到29%;37~45min,B相从29%升到45%;45~50min,B相45%;45~51min,B相从45%降到6%;51~60min,B相6%;流速1mL/min。儿茶素和咖啡碱的检测波长278nm,儿茶素和咖啡碱采用标准品定量。 1.4 数据分析 计算公式为:儿茶素品质指数=100×(EGCG+ECG)/ECG。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出绒率 由表1可知,10个引进品种的鲜重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以广西红脚艾(大)、湖南衡阳艾、湖北蕲艾增产最明显,分别为92.24%、77.4%、66.5%;比较干重鲜重比,有6个品种高于对照,其中以河南安阳艾、湖南衡阳艾、河北野生艾的较高,分别为14.56%、14.52%、14.49%;比较出绒率,有8个品种高于对照,其中以湖北蕲艾、湖南衡阳艾、河南南阳艾的较高,分别为72%、69.8%、69.6%。
2.2 儿茶素、茶氨酸、黄酮 针对河南衡阳艾、食用艾2个品种艾蒿制作的艾蒿茶,比较其儿茶素、茶氨酸等重要口感指标,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B茶(食用艾)的儿茶素指数平均值为744.98,A茶(河南衡阳艾)为617.29;B茶(食用艾)的茶氨酸值为2.12,A茶(河南衡阳艾)为1.02;品质因子总黄酮含量B茶(食用艾)为0.65,A茶(河南衡阳艾)为0.51(表2);说明食用艾更适合制茶。
3 结论与讨论
(1)由于种植艾蒿的主要用途是药用、食用2个方面,药用艾蒿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产量及出绒率,综合鲜重、干重、出绒率3组指标,河南衡阳艾均表现较高,其次是湖北蕲艾、河南南阳艾,这3个品种适用于药用。
(2)茶叶品质主要取决于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儿茶素品质指数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茶叶的品质差异,儿茶素品质指数越大,芽叶持嫩性越好,品质越好。供试的2种艾蒿茶中,B茶(食用艾)的儿茶素指数的平均值为744.98,A茶(河南衡阳艾)的儿茶素指数的平均值为617.29,反映出B茶(食用艾)的持嫩性和品质好于A茶(河南衡阳艾)。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香味的重要物质之一,对绿茶品质影響较大。茶氨酸能缓减茶的苦涩味,还可以缓解咖啡碱引起的兴奋,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与茶叶品质以及茶叶的等级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茶汤的苦涩味级别与儿茶素与氨基酸比值呈高度正相关,与滋味得分呈高度负相关。从儿茶素与茶氨酸的比值看出,B茶(食用艾)为2.12,A茶(河南衡阳艾)为1.02,由此可以看出,B茶(食用艾)比值明显低于A茶(河南衡阳艾),苦涩味最低,滋味较好。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方面,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更有效,抗癌性以及抗微生物和除臭的功能。从总黄酮含量值看,B茶(食用艾)为0.65,A茶(河南衡阳艾)为0.51。通过比较艾蒿茶(食用艾、河南衡阳艾)儿茶素、茶氨酸等重要口感和营养指标,结果表明,B茶(食用艾)的持嫩性和品质好于A茶(河南衡阳艾),苦涩味较低,滋味更好。比较总黄酮发现,B茶(食用艾)的功能性好于A茶(河南衡阳艾),具体的效果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试验。综上所述,食用艾制成的艾蒿茶品质更优,更适于制作成加工品。
参考文献
[1]陈茂花.我国叶茎类食用野生植物资源简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3):18.
[2]顾静文,刘立鼎,陈京达,等.艾蒿和野艾蒿精油的化学成分[J].江西科学,1998,16(4):274.
[3]张广楠,樊光辉.艾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青海农林科技,2007(1):65-67.
[4]黄每裕.青蒿研发方兴未艾[N].中国医药报,2005-11-12.
[5]李刚,王磊,肖兴基,等.有机茶与常规茶中主要口感与功能成分的测定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7):251-253.
[6]贾旭东.茶类黄酮类功能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28(6):369-371.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