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农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长丰县农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培育农业品牌的做法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长丰县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農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安徽长丰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237-02
农业品牌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其产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记。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有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特色农产品分布
长丰县位于江淮分水岭核心区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岗冲相间,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粮、油、棉等都有生产。种植业分布:在县域的水湖、罗塘、左店、杜集、义井等北部乡镇主要发展绿色草莓和精品瓜菜产业,在吴山、陶楼等中部乡镇主要发展节水耐旱现代农业,在岗集、双墩等南部乡镇主要发展生态林业,在杨庙、下塘、造甲等中东部乡镇主要发展优质粮油产业。畜牧业分布:岗集、吴山、杨庙、义井等206国道沿线乡镇主要发展生猪养殖,双墩、下塘、朱巷等合水路沿线乡镇主要发展肉鸡养殖,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造甲、陶楼、杜集、下塘4个乡镇。水产业分布:瓦东、滁河两大干渠沿线主要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及水库周边池塘渔业,瓦埠、高塘两湖沿岸发展圩区渔业,下塘及周边双墩、陶楼、朱巷等乡镇为龙虾养殖区,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目前,长丰县基本形成以特色草莓、西甜瓜、优质南瓜、马铃薯为代表的果蔬业,以奶牛、生猪、雪山草鸡、龙虾养殖为代表的畜牧水产业,以苗木花卉为代表的林木业,以虾稻米为代表的优质粮油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1.2 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全县区域公用品牌主要有“长丰草莓”“下塘龙虾”“吴山贡鹅”“下塘烧饼”,其中“长丰草莓”“下塘烧饼”被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塘龙虾”“吴山贡鹅”正在申报中。长丰草莓先后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绿色A级食品”“安徽省著名商标”,连续四届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180个区域公用品牌公开网上遴选中排名12名,品牌价值达34.28亿元。长丰县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县,有着“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2017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4万hm2,总产量逾35万t,产值达50亿元,纯收入36万元/hm2,全县草莓种植户逾8万户、从业人员18万人、受益农民达36万人,带动了3 150户贫困户从事草莓行业,贫困户种植草莓每年户均增收2.8万元,草莓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丰稻虾共作面积6 933.3 hm2,其中注册“庄墓河”“下塘龙虾”等稻田虾、稻虾米商标15个,“下塘龙虾”“过劲龙虾”“双河龙虾”等本土龙虾品牌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下塘龙虾”获得省级著名商标。
1.3 特色农业品牌
以创建全国农产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打造特色安全农产品品牌。目前,长丰县累计认证“三品”总数达15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3个、绿色食品49个、有机食品17个;注册商标累计380个,其中有伊利乳业、金润米业、丰大集团、新希望、中粮集团、采蝶轩等40余家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伊利”“春然”“丰大”3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金润”“澳威利”“华仁爱牧”“裕森”“白帝”“下塘”“艳九天”“仙晶”“长风”“三宝”等11个省、市级名牌。
2 培育措施
2.1 政府高度重视
充分发挥政府在品牌农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2],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长丰草莓产业发展,始终将长丰草莓视为不可逆产业发展。先后出台特色农业“418”工程、“双20万亩”工程和现代农业“310”工程,明确20万亩草莓产业发展政策。2012—2017年,财政累计用于草莓育苗推广、钢架大棚等生产环节的奖补资金达9 000万元,用于草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打造和宣传推广资金达5 000万元。出台了《长丰草莓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意见(试行)》,自2017年开始,每年财政预算2 000万元支持1.3万hm2草莓产业提升,重点从草莓标准化生产、草莓质量安全创建、草莓线上线下销售、长丰草莓子品牌创建和草莓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县草莓面积从2000年的1 733.3 hm2发展到2017年的1.4万hm2,面积增长近10倍;草莓品牌价值从2011年的5.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4.28亿元,增长6倍。
2.2 大力宣传推介
品牌农产品就是致力生产经营消费者需要,让消费者认识、信任并充满感情的农产品[3]。从2001年开始,长丰县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草莓文化节宣传推介,尤其是2017年2月举办的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十三届草莓文化节,长丰草莓享誉国内外,销售市场陆续深入全国各大中城市,热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深圳及东北等地,充分向外界展示了“长丰草莓”的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等形象。长丰县政府积极组织农特产品参加上海、北京、安徽等各类展销、农展活动,每年坚持到草莓销售新兴市场召开促销推介会,大力举办陶楼桃花节、吴山南瓜节、下塘龙虾节、义井葡萄节等休闲农业节庆活动。长丰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声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2.3 强化科技引领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近2年,举办草莓培训逾280场次,培训人数逾3万人次,促进了钢架大棚、遮阳网、防虫网、滴灌、大棚微耕机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等的应用。同时,长丰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三级检测体系,全县建立县级检测中心2个、乡镇(区)监检测站15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示范基地180个、检测点82个,年检测样品达15万次。逐步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草莓等主要农特产品尝试推行农产品二维码制度,为农产品制作“身份证”,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和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建立。
2.4 狠抓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长丰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310”工程和“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兴业富民工程。在狠抓20万亩草莓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壮大特色瓜菜产业规模,建设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草莓、树莓、樱桃、油桃、西甜瓜、瓦埠湖银鱼、庄墓麻油、下塘烧饼、吴山贡鹅、岗集土鸡蛋等数十种特产,培育了“长丰草莓”“陶西平包菜”“朱巷仔猪”“下塘小龙虾”“江艺南瓜”等一批特色产业品牌。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3个,市级以上农业示范区7个、省级1个,“一村一品”特色村140个,水湖镇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基本形成“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具有长丰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3 存在的问题
3.1 区域公用品牌保护乏力
区域公用品牌创立不易,长丰县建立了严格的草莓生产、销售制度。然而,外地草莓冒充长丰草莓的现象较严重[4],严重危害“长丰草莓”的品牌声誉,因而迫切需要培养子品牌。
3.2 农业品牌发展成本较高
农业企业通常生产投入高、效益低,难以承受品牌创立前期的高昂费用,后期市场保护不足,使农业企业对品牌发展存在畏难情绪。
3.3 农业经营者品牌意识滞后
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仍然是产品,“重生产,轻品牌”。品牌运作简单,多数农业生产者认为注册了商标,就算品牌化了,缺乏品牌形象塑造意识。打造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
3.4 品牌组织化程度较低
同行业农业企业各自为政,各行其道,不能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企业发展缓慢,出现“名品不名牌”现象,如“吴山贡鹅”“庄墓圆子”“小磨麻油”。
4 对策
4.1 树立品牌观念
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树立注册品牌思想,发展农业农村经济[5]。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需切实转变职能,为农业品牌创建做好相关服务,建立农业品牌保护制度和维权机制,加强对农业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6-7]。
4.2 塑造品牌形象
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企业和当地政府需要真正意识到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的现象,重视农产品商标注册,以优质产品创品牌[8-10],以品牌效应带动品牌发展。
4.3 共促品牌建设
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促进农业品牌建设。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政策激励措施[11-13],为当地品牌的创建、宣传、营销、壮大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给予企业品牌建设和宣传提供资金支持,与企业共同创造农产品品牌。
4.4 强化质量监管
加大对农业“三品”认证的监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时期,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6],尤其是颁发证书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农业品牌企业和基地、加强投入品管理、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14-16]。
5 参考文献
[1] 裴四海.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7(5):121-123.
[2] 谢修庆.连云港市农业品牌创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8):142-144.
[3] 师俪俪,唐永金.特色品牌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225-226.
[4] 朱信信.文化创意观念下的新型产业:以安徽“长丰草莓”品牌包装为例[J].文艺生活,2015(5):258-259.
[5] 徐振宝,孙芙,于雪恒.品牌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51-356.
[6] 高宏巍,王南,刘东亮.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1):34-36.
[7] 周修亭,王珏.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J].蔬菜,2008(6):36-39.
[8] 李强.我国农产品品牌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9] 方世敏,周荃,苏斌.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72-76.
[10] 杨哲林,项兆青,邵英姬,等.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J].安徽农学通报,2006(6):26-27.
[11] 姚秋菊.河南省农业品牌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05(10):40.
[12] 陈俊.品牌化经营: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7):4.
[13] 杨映辉.论中国农业品牌化问题[J].农产品加工,2005(6):7-9.
[14] 季辉.农业品牌化经营: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保障[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11):10-11.
[15] 赵剑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1(5):122-124.
[16] 吴础南.论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基于农业品牌现状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2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