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导课方法、比喻教学法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初步探索高职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56
  On the Basic Teaching Method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TANG Li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Based o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elaborat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 and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from seven aspects, such as the method of guidance and the method of metaphor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basic teaching methods of pathogenic organisms and immu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ffects
  病原生物與免疫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课程。该门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主要介绍的是常见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防治原则。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知识量大且琐碎枯燥,难以记忆。免疫学主要介绍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原则。由于大部分专科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于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较为抽象,难以掌握。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表明,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1恰当的导课方法,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课形式不仅能有效的将学生吸引到新课中,还能激发学生思考,为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如何选择恰当的导课方法,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有选择的使用。
  利用相关视频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免疫学绪论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纪录片《战痘记》第一集。视频中一副副惨不忍睹的天花患者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回天花肆虐的年代。通过观看视频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当然本纪录片较长,不可能全部看完,教师可节选一部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视频资料时,要事先审阅视频中的解说词,对于错误的要及时对学生纠正。[1]
  另外还可以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教师先抛出一些使学生产生疑问的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疑问,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超敏反应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不能闻花粉,闻到花粉就喷嚏不断?你是否听说过有些人不能吃海鲜,一吃海鲜就腹痛腹泻?而这些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叫什么呢?同学们很轻松的回答出答案:过敏。这时教师可以追问:那过敏是怎么发生的呢? 从而顺利进入新知识的传授中。
  2比喻教学法,促进学生理解
  本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往往令学生困惑不解。而恰当的比喻可使抽象的知识点通俗易懂,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时,可以把骨髓比作为B细胞的大本营;胸腺比作为T细胞的黄埔军校;淋巴结比作为边防卡哨;脾脏比作为外周最大的堡垒。再比如:在讲解抗体能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时,学生往往不能彻底理解何为特异性,教师可以把它们比作为钥匙与锁的结合,而抗原决定簇就相当于钥匙上的齿痕。[2]比如:在讲解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抗体并不能直接把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消灭掉,教师可以用“借刀杀人”这个词比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这里“刀”指的就是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等。再比如:大多数学生不能够透彻理解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个词的概念,教师可以把它比作为细胞表面的二维码,我们每个人的二维码都不相同。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免疫系统通过识别二维码是否相同来决定是接受还是排斥?
  恰当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比喻也不能滥用,如果本体与喻体之间差异太大,会造成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比喻而比喻。
  3案例教学法,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用典型的临床案例,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比如:在讲解破伤风梭菌时可引入这样一个案例:老王是一建筑工人。某天,在工地上右脚不慎踩到一根生锈的铁钉。他拔出后看出血不多,未予处理。不久后出现乏力、背部肌肉发紧等症状,后来症状逐渐加重才去医院就诊。检查时身体不断抽搐,面容呈苦笑状,初步诊断为破伤风。住院后用3%过氧化氢清理伤口,皮内过敏实验后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经上述处理后患者仍不断出现阵发性痉挛,且发作时间延长,入院后第四天,因持续性呼吸肌和膈肌痉挛,造成呼吸骤停而死亡。[3]通过上述案例,教师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经过抽丝剥、层层深入就能轻松掌握破伤风梭菌的治病条件、致病机制,破伤风临床典型症状,治疗原则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通过案例分析不仅能够提高知识讲解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学生普遍反映免疫学知识抽象难懂。尤其是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转导发生的机制等知识复杂而难以理解;在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模型、挂图、粉笔绘图等手段,但由于过程复杂、课堂时间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把难以理解的发生机制逐步呈现出来,由静到动,由抽象到直观,由复杂到简明。对于一些原理、机制等教学难点问题很容易帮助学生突破掌握。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滥用、过分依懒多媒体,则会出现华而不实的现象。例如在一页PPT中出现过多的图片、动画、声音,干扰因素太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抓住重点。当然现代教学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板书教学,两者应结合使用、互相弥补以最大化的提高的教学效果。[4]
  5点睛式总结,帮助学生记忆
  对于枯燥难记的微生物知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搜集或者编口诀、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在讲解结核分支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时,可以用5个字概括:馋(营养要求高),懒(生长缓慢),丑(菌落粗糙),抗(抵抗力强),奸(容易出现耐药性)。再比如在讲解革兰氏染色时,教师可总结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革兰氏染色与抗酸染色法的区别。革阳像男爱紫蓝,革阴似女喜红衫,抗酸染色正相反,阳是红来阴是蓝。讲解全身感染表现类型时学生往往对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毒血症不容易区分和记忆,教师通过精辟的总结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菌血症:血菌未增,偶尔路过;败血症:血菌大增,全身中毒;脓毒血症:血菌繁殖,各处化脓;毒血症:菌在局部,血有毒素。这些简短明确,语句押韵的总结性词语,不仅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比较,而且有助于学生记忆。
  6延伸课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本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延伸性、趣味性的课外知识。不仅能补充教材内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由课内拓展至课外,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为认知外面的世界打开一扇窗。
  比如在讲解微生物绪论时,我讲解了学生最爱喝的酸奶制作方法以及超市中低温酸奶与常温酸奶的区别。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及对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再比如在讲解流感病毒時教师可以通过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这段历史导入新课,在学习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扩展了解了这段历史知识,最后补充讲解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解决学生的日常困惑。另外教师可以插入科学家的故事,如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卡默特和介兰研究卡介苗的故事,马歇尔和沃伦因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科学家的小故事不仅增加了微生物学趣味性,在完成了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能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从课内到课外知识迁移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价值升华的过程,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当然能否将有价值有趣的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上,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积累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情趣爱好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但是课外知识的讲授时间应把握好不宜太长,切不可喧宾夺主。
  7增加前沿知识,使课堂与时俱进
  现如今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而教材里的知识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将时下一些研究热点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讲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时,可以把我国最近上市的二价、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简单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生命科学的发展速度。让生命科学前沿知识更好的服务基础知识教学,做到让我们的课堂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跟上时代的步伐。
  8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潜心钻研,平时多收集积累教学相关素材。然后根据教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田晔,刘小燕,李朝品.视频导入式-任务驱动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07):670-672.
  [2] 孙运芳,赵祥彩.高职院校“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教学环节设计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04):247-248.
  [3] 黎志东.病原生物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4:183-184.
  [4] 郭晓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14(02):7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1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