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哲学典籍特征对英译语境的影响开展分析,本文明确了我国哲学类名著的发展特征和语境,并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语境本体性环境下的英译哲学名著的方法对策开展分析,旨在为同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有助于我国英译典籍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 英译典籍 语境本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17
A Study of Context Ontolog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Books
QIAN Qinghua
(Harbin Huade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classics o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translation,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xt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classic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lating philosophical classics into English in the context of ontology from three aspects,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Keywords Class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classics; context ontology
0 前言
我国哲学名著典籍文本具有较高的语境本体性,翻译人员在对其进行英译时需要以本源性和自主性为翻译原则,注重真实性,将名著典籍自身的特点考虑在其中。因此,翻译人员必须要明确语境本体性,弄清楚其真正的含义,才能够提升文化交流的可行性。
1我国哲学典籍的发展特点及语境
1.1 我国哲學典籍的发展特点
一是同源性。哲学典籍中的思想都不是凭空想象的,具有一定的发展源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从相关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哲学思维的发展具有丰富性,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体现,并且呈同心圆模式向外扩张。而同心圆的圆心就是哲学发展的起始点。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五经,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源头。虽然它们阐述的观点不同,但却拥有同样的思想,使用语言也具有一致性。[1]
二是阐释性。无论古代人的思想多么新潮,理论的挑战性多么大,他们都能够将其看作永恒的真理。以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为例,他们具有较强的学识,行动能力较强,可以对地球、社会发展、人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基于此,《道德经》、《孟子》等等此时期的名著搭建了知识网格,形成了较全面的百科全书,为各界学者后期的学识研究奠定基础,提供问题解决的主要思路。同时,哲学典籍应用的编写语言非常简单,关联性较高,为学者提供研究资料。
三是年代性。任何时代都是思想产生的主要根源,并且受社会发展情况的限制,我国的哲学思想亦是如此。例如,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政治观念非常浓厚,其中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现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解除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比较严重,战火纷飞,各国战事吃紧,形成了“大国征战小国、小国讨好大国”的社会状态。因此,这个时期许多研究哲学的专业人士都在思考政治变更的相关问题,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烈。老子就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面对当时社会盗窃案发生频率较高,老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决策——推崇圣人思想,实施法治社会。
四是承袭性。根据我国哲学观念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许多概念和思维模式都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从原始时期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可以保护自身的信仰,如神话崇拜、伦理特点等等,并增加其传承能力,使这些思维意识能够影响后人的意识发展。
五是融合性。虽然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话题,但却能够彼此相互融合。例如在战国战国时期末期,荀子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将道法、阴阳等思想吸收到其中,形成了综合性较强的思想网格。韩非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形成别具一格的法家思想等等。
1.2 我国哲学典籍的语境
语境本体性的高低能够影响我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精确度。高语境的含义比较深刻,但表面信息非常简单且自由流通;低语境的文化存在较强的个性化,疏远习惯较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应用高语境可以涵盖较多的信息,而低语境恰巧相反。高语境中富含了较多的暗藏信息,对文化信息背景具有较强烈的依赖性,且组成文化的成员具有一定的重叠性,是全体人员共同享有的资源。
我国哲学思维的发展与运用语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背景下迸发的“先秦之学”哲学理念,是当时社会形势的一种阐述和解决思路的一种探究。两汉时期,统治者为了强化中央的权利及统治思想,对元典的含义进行挖掘,继而获得了经学较大的发展。但发展到东汉时期末,经学的思想被逐渐深化,无法继续深入人心。同时魏晋时期,各个国家各自为政,开始出现的玄学,这种学术思想在各个宗教思想中迅速蔓延,并弥补了当时社会人士的精神空虚等等。由此可见,理解哲学思想需要参考语境的各种因素,这也充分说明语境的重要性。[2] 2基于语境本体性下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策略
2.1 以英译标准为基础对哲学典籍进行翻译
英译典籍没有固定的标准,这点在古今中外的典籍毫无例外。一些学者认为音译的整体风格应该与意义进行融合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翻译效果;一些学者认为“忠、孝、善”才是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准则;还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我国的名著典籍翻译应该以原文为中心等等。事实上,翻译人员想要提升名著典籍的英译质量,就必须要打破自身的思维意识限制,找寻名著典籍的真实含义,以真实为翻译准则,结合历史对其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够做好文化的传承和流通。在中国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哲学思想的流通性较差,被世界认知程度较差,这就造成了较严重的语言隔阂,导致外国友人认为我国文化比较浅显,误解较多。实质上,我国哲学思想既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共享财富。所以必须要将哲学思想中的精髓推崇至全世界,英译工作的发展非常必要。[3]
据了解,我国哲学典籍开展英译工作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被英译的名著典籍数量较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翻译人员没有按照我国哲学框架对哲学典籍进行翻译,导致翻译后作品的文化差异比较严重。例如,一些翻译人员将我国名著典籍中的“神明”用英文“God”来表示;将“帝王”用英文“Lord”来表示;将“寺庙”用英文“the State Cathedral”来表示。这些英译的词汇并非我国哲学理念中的特有词汇,将国内外的哲学理念进行混淆,替换了原有的本质。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分别进行语内和语外两个翻译过程,对历史与哲学思想进行考察和论证,全面掌控名著典籍创作的背景,参考权威的注释,再对其进行全面的英译工作。
2.2 以英译原则为基础对哲学典籍进行翻译
上文已经对我国哲学名著典籍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明确了需要以原本性和自主性为原则对其进行翻译。其中原本性就是需要翻译人员对我国名著典籍的文本进行全面认知,并将认知后的文本和思想以历史为参照进行翻译,将这种文本的意义、功能和地位进行体现,才能够真正的做好英译工作。自主性就是要求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各种类型的哲学思想和相关术语,并掌握其流派,才能够将这些名著典籍的真实含义和独特性翻译出来。因此,翻译人员必须要遵循以上两者原则,以翻译起源为切入点,才能够将带有我国民族文化色彩的特定词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例如:在翻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时,其中的“民”字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不仅可以代表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道德伦理意识较差的人群,还可以代表文化知识水平较浅的人群。
“民”这个字在我国晚清时代的认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晚清时期,康有为为了将原有的儒家思想进行完善,大力发展愚民思想,想要改善我国教育现状,以便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开始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进行不同的解读。他的主观思想认为古人由于错误断句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民”字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就需要翻译人员追究其根本。[4]
2.3 以英译语境为基础对哲学典籍进行翻译
其一是英译的文本语境。历史性较强的名著典籍的传承形式主要以文本为主,在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的多元化组成下表达了别树一帜的思想感情,这也充分说明了名著典籍的文本意义需要文本语境的配合。名著典籍的形成时间优先于文字,在文字没有被研究出来之前,人们采用口头叙述的方式对典籍进行传承,这也降低了传承的精确性。直到文字出现后,人们才开始对名著典籍进行记录,出现了音节相同但表达意识不同汉字的频率逐渐增加,并成为名著典籍的独有特点。随着汉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汉字词汇量不断扩张,词语表达的意识变化多端,这也为翻译人员提供了新的考证参照。同时翻译人员也需要理解某时期文字在名著典籍中的具体含义,继而尽可能的弱化名著典籍中同词汇的差异影响,这样才能够降低翻译出现偏差较大的翻译。
其二是英译的作者语境。实质上,名著典籍是作者创作时头脑思想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并且作者的家庭背景、成长氛围及受教育程度都与名著典籍的形成息息相关。例如:孔子的著名代表作《论语》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经典语录的记载,能够反映出孔子的儒家思想,因此只有对孔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理解,才能够准确英译《论语》。
其三是英译的文化历史语境。我国哲学名著典籍是时代进行的产物,时代特征极其明显,也能够表达出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政治和文化相对统一的两汉时代,文人墨客以循规蹈矩的方式解读经典著作,提升儒家思想的传承能力。而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代,时常发生各种战争,国家动荡,思想只有,人人祈求国泰民安,因此道家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遇。所以,翻译人员在对我国哲学名著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历史的相关语境,将我国各时期的哲学思想发扬光大。
3結论
综上所述,哲学典籍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与时代交替、社会发展、政治变化、文化水平等关系密不可分。所以,翻译人员在对其进行英译时,要以哲学名著典籍的语境特点为基础,不仅要了解名著典籍创作人员的创造思想,还要明确创造背景的时代性,增加翻译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杨静.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J].学术探索,2014(2):131-136.
[2] 王宏,刘性峰.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5(02):69-79.
[3] 杨静.历史语境与意识形态——跨文化形象学视域下二十世纪美国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4(1):121-132.
[4] 吕文丽,纪福银.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与语境关系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19-2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1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