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工科研究生学习习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了在美国东海岸某名牌大学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三名家庭背景迥异的美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形式主要有两种:深入访谈记录和实地觀察记录(observation field-notes)。通过相关定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各族裔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
【关键词】定性分析;理工科;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5-0119-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5.057
Research on the Study habits of American Science Graduate
——An In-Depth Qualitative Case Study
XU Ju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study the study habits of three America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who were studying for a doctorat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a prestigious university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two main forms of data collected in this study:in-depth interview records and field observation no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qualitative data,we can see that famil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a large extent 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ay of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habits of doctora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Key words】Qualitative analysis;Science and engineering;Cultural differences
1 研究背景
美国历来是全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 Techo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STEM)研究的领先国家。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各国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各种应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全球日益棘手的各类科学技术问题,然而今天,越来越少的美国学生追求STEM领域的专业知识,而美国STEM科目的教师技能也严重不足。根据美国教育部的统计,只有16%的高中学生对STEM职业感兴趣并且已经证明熟练掌握数学。美国工程教育协会(2007)进行的研究显示,2005-2006学年全美工科学士学位的7.2%,硕士学位的39.8%和博士学位的61.7%被授予了国际学生,而在国际学生中中国和印度学生又占了多数。根据我们对100名在美中国理工科博士所做的随机问卷调查,其中97人在中国取得学士或者硕士学位,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中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和数理化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巨大潜力。
2009年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为创新而教育”运动,以激励和激励美国学生在STEM科目上表现出色,让美国学生从科学和数学的中间位置到国际舞台上的顶峰。2015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一项2.4亿美元的捐助计划,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学习。
Gereffi, Wadhwa, Rissing和Ong(2008)比较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他们认为尽管中国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工科学生,但美国的工科教育仍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定性和定量方法比较了中美印学生之间的区别。然而由于这些研究缺乏对美国理工科学生实地观察记录,忽视了文化因素对背景不同的美国理工科学的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了在美国东海岸某名牌大学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三名家庭背景迥异的美国学生的学习习惯。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定性研究分析了在美国东海岸某名牌大学就读的三名美国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习惯。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
a.美国理工科博士如何与他们的环境(学习环境、同学朋友、教授家人等)之间进行互动;
b.美国理工科博士生学习习惯的演变,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的策略。
研究者试图通过访谈和观察(课堂活动和课后学习)来分析周围环境的变化是否会改变学习习惯以及文化和传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所起的作用。
2.2 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本研究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为定量方法的问卷调查一般采用李格特量表多项选择的形式,然而这种形式忽视了个体差异,限制了被调查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定性研究中,面对面的访谈过程使研究者本身也成为研究的一部分,而不是无感情的旁观者。研究者本身在访谈和观察过程中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受访者互动交流,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被访者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因此定性研究者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人类行为,相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专注于更小但更集中的样本,产生关于特定研究个案的资讯或知识。 文化因素在本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定量方向分析文化影响是意义甚微的研究,并且也无助于对文化与学习习惯两者关系的深入探讨,而定性方法可以从多个文化视角去审视背景迥异的美国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个体差异。解释主义方法(interpretivism approach)是本定性研究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通过解释主义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诠释这些博士研究生与父母,同龄人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了解他们的经历。
在研究前,我们设立一个假设,即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中美工科博士研究生赋予学习习惯的社会特征是不同的。
2.3 样本描述
三名在美国东海岸某名牌大学攻读理工科博士的美国留学生(詹姆斯(James)、克里斯(Chris)和苏(Sue))参与了此次研究。为了使研究具有真正的可比性, 本研究所选博士研究生的本科成绩均为全年级前百分之十。所有的参与者都参加了至少一个小时的访谈。研究者还仔细观察了受访者在课堂与他人互动以及在其它学习环境中的表现(如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收集到的数据形式主要有两种:访谈记录和实地观察记录(observation field-notes)。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本研究只使用了美国受访者的名。
三名美国学生参加访谈时均为23岁,三人中苏为女生,来自得克萨斯休斯顿的印度移民家庭,比较含羞,不善言谈,专业为计算机,苏的父亲为电脑工程师,妈妈为全职主妇,苏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有两个哥哥,都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毕业;克里斯为华裔,来自美国新泽西州,所学专业为电子工程,他的性格幽默开朗,能说流利的中文,但经常会混淆成语的意思,他的父母都供职于纽约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克里斯有一个姐姐;另一名美国学生詹姆斯为白人,来自宾夕法尼亚州,所学专业为系统工程,酷爱健身,思想保守,父亲是邮递员,妈妈为全职主妇,家里有五个孩子,他是家里的老二,本科四年读书靠的都是助学金。
2.4 数据收集
2.4.1 观察
参与者观察方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定性分析中的重要手段。“在该方法中,研究者参与日常活动、仪式、互动和事件作为一种学习(他人)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种手段。”(Dewalt & Dewalt,2002,p.147).本研究涉及四次观察:一次为博士研究生的研讨课,另外三次在学生各自的实验室。
2.4.2 访谈
為了收集尽量多的信息,在访谈中研究者与受访者采取了比较轻松的闲聊形式,所有的访谈过程被全程录音(事先得到所有受访者同意)。所有参与的理工科博士都十分配合,非常愿意分享他们的观点。
3 研究发现
3.1 互动
3.1.1 与父母的互动
詹姆斯与其他所有学生很不同,从小学到初中他是在家里接受的教育,他的母亲是家庭主妇而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政府雇员。由于经济、宗教和对美国公立教育的不信任,詹姆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负责他的初中和小学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方式饱受质疑,但詹姆斯认为他各方面包括心理方面都很健康,成绩也不输那些公立中学出来的学生。詹姆斯告诉研究者,他的父母不会让他去做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尽管他高中成绩极其优异,但他的父母也不会每次考试后都问他成绩。他大学时候的择校以及他后来攻读博士的择校都完全是他自己的决定。他的父母希望他毕业后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就行了。
苏的母亲是一位“虎妈”。同很多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移民一样,她极端重视苏的在校成绩和排名。“我小学时候,如果我考试不能得A,我妈妈会严厉斥责我。她很在意分数,不太会赞扬我。但我知道她很爱我。”苏的外祖母是一位印度西部一个邦的退休小学老师,她会在苏放学后督促她做作业,并且不鼓励她参加过多的集体讨论,认为集体讨论是一种低效率,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由于外祖母的影响,苏喜欢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去琢磨研究,不喜欢与同学讨论。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问题,她会去问教授。
克里斯的父母是第一代华裔,他们都来自中国上海,在中国一流学府取得学士学位,然后在美国常青藤名校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中西方方式的结合。克里斯的父母亲都是工程师,在他很小时候就培养他对数学和物理的喜爱,但是他们希望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决定,同时希望他可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小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中国的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的,中国的小学教育使他比同龄美国孩子拥有更扎实更深厚的数学基本功。他最终选择的研究方向和他父亲是一致的:电子工程。
3.1.2 与教授的互动
通过与苏、詹姆斯还有克里斯的交谈,研究者发现,美国的教育除了重视独立思考以外,还很注重集体讨论。很多美国理工科研究生喜欢打断教授授课提出自己的问题,他们同班的亚洲同学往往觉得这样不太礼貌,而倾向于课后提出问题。儒家文化强调对长者和老师的尊重,突然打断他人的谈话被认为是一种粗鲁的行为,而美式教育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不过有趣的是,所有的受访美国博士研究生都承认有个别美国教授并不欢迎学生上课频繁提问,认为这破坏了正常的教学。
三位美国博士生都认为美国教授重视教学,即使一些理工科教授科研任务繁重,但也会花大量时间备课和批改作业,教学往往一丝不苟,不敢有任何懈怠。这些教授中亚裔教授与自己的研究生走的比较近,亚裔教授更愿意与自己的学生一起聚餐谈工作。
苏提及了课外考试(take-home exam)。由于她在高中的考试大部分是闭卷的而且在课内完成,因此课外考试这样的考试形式让她觉得比较新鲜,觉得这样的形式更加灵活,课外考试中的题目更注重学生理解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她也强调了闭卷式考试的优越性:第一这样的考试能帮助学生记得至关重要的概念和理论;第二这种考试形式相对公平,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诚实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詹姆斯对美国的考试非常满意,觉得这样的考试是公平公正的而且教授对考试结果的反馈非常及时,使学生能够了解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进行改进。
由于克里斯有在中国学习的经验,因此他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观点。“中国的考试比美国难得多。美国的打分很松,但中国的有些考试会让学生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概念或者让学生去解2-3小时内根本解不出来的题目,但这样的题目很有挑战性值得研究。美国的理工科考试有时候像笑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考试无法测试一个理工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3.1.3 与同学朋友的互动
苏谈到和同学的交往时候说,“我偶尔会与同学在课后讨论一些关于课堂上讲授的概念问题。不过我通常是有问题就发邮件给教授。我不太习惯课堂上打断教授。”“有时候我会在校车上遇到我的同学,会偶尔抱怨一下某个教授。我很少和同学在实验室里面聊天。”
苏告诉我,她的办公室类似于一个亚洲城,大部分的博士是亚裔或者来自中国大陆、印度,甚至他们的导师也是亚裔。由于导师了解亚洲文化和教育,他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亚裔美国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克里斯由于是华裔且能说流利的中文,因此中美朋友很多,他与中美学生都相处融洽。他和研究生同学在一起时候会谈论学术和各自的生活。他每周都会和中国或者美国的同学出去转转。他认为中美的理工科博士都异常用功,会给自己很多压力。
詹姆斯只和几个美国白人同学和女朋友交流,和其他族裔的学生几乎无交往。这可能和詹姆斯所来自的地区有关。他所在的小镇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他们大部分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当地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通过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容易在一起交流相处。来自相同文化圈的人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东西:语言、历史、相似的教育经历、对特定文化现象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的文化认同。而这一切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其中两位美国博士研究生课堂的观察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上面的观点。有6名学生参加了苏所在的工程学院的一门博士选修课,其中4人为亚裔。苏和克里斯都在该班上。授课教师是位40出头的来自亚裔教授,他的英语带有强烈的韩国口音。他看上去性格很乐观,不时开一些玩笑,但他玩笑的有趣之处在于经常课堂上只有他一个人在笑,美国学生包括班上的亚裔学生似乎无法理解他的幽默所在,这种现象折射出明显的文化差异。人们对笑话的理解很多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虽然克里斯和苏的父母都是第一代亚洲移民,且都会说一些父母的语言,但他们还是对一些需要文化背景去理解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笑话不是很明白。当教师要求学生展开集体讨论时,大家的积极性似乎很高,但通过观察发现部分白人学生明显感到无聊,很快就开始闲聊起来。
3.2 学习策略
3.2.1 学习环境
所有的受访学生都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
苏喜欢安静的环境并且喜欢一个人学习。她喜欢白天高效看书或者在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做点其它事情。“如果白天我没做什么事情,那么我晚上会有很强的罪恶感,会读一些学术文章。”虽然苏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但喜欢周围有很多人,因为“很多人在周围学习让我感觉有学习氛围……集体学习可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詹姆斯“喜欢安静和明亮的地方,喜欢舒服的椅子和桌子,喜欢在看书时候听音乐”。如果是解数学题,那他喜欢听节奏快的音乐。当被问到听音乐是否会影响到他的解题思路时,他认为“听节奏快的音乐会让我兴奋,让我的思路活跃,使各种灵感能够产生。”
尽管克里斯小时候在人口众多的上海呆过多年且成年后每年暑假都会回上海看望外公外婆,但克里斯从不喜欢在很多人的地方看书,觉得人多会让他烦躁,这就是他不喜欢去图书馆的原因,他喜欢晚上在自己的实验室看书。
通过访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学生在选择学习环境上的差别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在学习环境模式上美国各族裔学生并没有受到各自文化独特性的影响,有些时候学生之间体现的差别只是一种个体差异而非文化模式导致的区别。
3.2.2 时间安排
美国理工类博士学习非常辛苦。苏每天学习时间为至少8个小时。寒暑家她会稍微轻松点,学习时间为0到10小时不等。她解释说,如果她假期出去旅游,学习时间就为零,如果呆实验室且精神状态好,那么学习时间可以达到10小时左右。克里斯在三人中所花的学习时间最长,他工作日每天学习时间都超过10小时,他偶尔周末会去外地看望他的未婚妻。詹姆斯的反应比较与众不同。从周一到周四,他每天至少8個小时花在学习上,周五他会休息娱乐,周六他会继续看书,周日他会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果完不成当天的任务,那么他就不会睡觉,宁可看书看到凌晨五点。
从总的学习时间来看,苏大概为每周至少50小时,詹姆斯为大约40小时,克里斯为至少56小时。虽然克里斯在美国出生成长,但是由于受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影响,他的学习态度和投入的时间更像中国学生。
由于学习繁忙,印度裔的苏几乎从来不去健身房锻炼,而克里斯会在健身上花很多时间。他宁可放弃一些讲座和社交活动,也不减少健身。詹姆斯更是每天都去健身房,他觉得每天的锻炼有利于他的工作效率。
在平衡学习和健身方面,美国理工科研究生似乎做的不错。他们也了解时间的宝贵,在学习时异常努力,但一般不会为了学习而牺牲其它的活动时间。研究者的后续访谈发现,父母为第一代移民的印度裔学生总体的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白人和华裔学生,这可能和这些印度裔学生依然深受信奉印度教精神的父母影响,笃信生命轮回,认为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也是灵魂最后解脱的障碍,在印度传统文化中,高种姓注重精神修行,以食素、禁欲、苦行为荣,以食肉、休闲、体力劳动为耻,所以很多印度教徒不屑体力劳动并且鄙视体育锻炼。
3.2.3 未来规划 克里斯和詹姆斯在談及未来规划时都没有谈及经济上的考虑,而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专业特长能不能得到发挥。已经发了5篇SCI文章的克里斯想成为一名美国排名前50的研究型大学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而对科研不感兴趣的詹姆斯则想在工业界发展。克里斯也想到中国发展,“中国的机会太多了。我们这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很好。”然而经济因素在苏考虑未来规划时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苏没有决定是在大学还是在工业界发展,但是未来的住房问题以及工作地点周边的生活便利程度是她将来做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她最看重的是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一份体面的收入。
4 讨论
研究中的一些发现反映出美国本国由于各族裔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亚裔学生虽然比同龄美国学生更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们不喜欢挑战教授的观点,即使很多时候他们比他们那些能说会道的其他美国同学对概念理解的更透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学科的要求和周围教授以及同门师兄师姐的影响使美国理工科博士生同他们的中国同龄理工科博士一样比较低调踏实,而不张扬,这种精神对于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影响是各族裔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亚裔家庭普遍重视教育,很多家长视孩子的成绩关乎家庭的荣耀。亚裔学生也更懂得回报父母,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但关系到自己的未来,也是为了回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无论亚裔还是非亚裔理工科博士在对自己的学术发展上有相当多的自主权,但也绝非国内某些媒体宣传的那样:父母任由学生选择而不加任何干预。由于各族裔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去讨论亚裔或者非亚裔家庭培养方式孰优孰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尽管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抨击亚裔家庭的培养模式,指亚裔家庭过分重视成绩,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亚裔家庭出身的理工科研究生在美国的理工科领域表现出了极其出色的才能。今天在美国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和芝加哥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人们谈起理工科人才,首先想到的就是亚裔特别是华裔和印度裔学生。
就学习策略而言,美国各族裔理工科研究生之间差别不大。他们大多学习刻苦,每天至少花6-7小时在学习上,且都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就时间规划而言,美国研究生似乎能有效规划时间,安排更加合理,且对健身极为重视。
总之美国各族裔间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族裔的研究生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了解文化差异,将文化因素考虑到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去,有利于理工类研究生未来的研究乃至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7).Bachelors degrees by discipline 1999–2006.Profiles of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s,pp.13.Washington,DC: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7).Master’s degrees by discipline 1999–2006.Profiles of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s,pp.21.Washington,DC: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3]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7).Doctoral degrees by discipline 1999–2006.Profiles of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s,p.25.Washington,DC: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4]Dewalt,K.M.,& Dewalt,B.R.(2002).Participant observation:A guide for fieldworkers.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5]Freeman,R.B.(2005).Does glob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engineering workforce threaten US economic leadership?(No. w11457).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6]Ruiz,R.R.(Nov 17,2011).Engineering majors most likely to burn the midnight oil.New York Times.
[7]Gereffi,G.,Wadhwa,V.,Rissing,B.,& Ong,R.(2008).Getting the Numbers Right: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hina,and India.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97(1),13-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9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