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运用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方式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有效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成效显著。
关键词: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改革;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6-009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该课程开设的学时也不相同,通常从48学时到128学时不等,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JAVA和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所以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传统教学以教材作为主要内容,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综合性,脱离了软件的实际应用[1],学生不能接触到软件开发的前沿技术,不能有效与职业标准实现无缝对接。
2)在教学实施方面,理论教学多借助PPT,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实践教学多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提交为主,课堂管理比较松散[2],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
3)在考核评价方面,大多院校以笔试或者机试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程改革思路
对软件技术专业所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实现语言为C#语言,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软件工程师,对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得到相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得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以及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构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材编写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等做出更为完整规定和说明,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并制定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解决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教”等关键问题。
3 课程改革内容
3.1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与行业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与企业专家对软件工程师核心岗位能力进行了剖析研究,确定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能力标准要求,基于真实项目形成课堂案例,采用递进式项目的设计,让学生从模仿到提高最后到创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软件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设计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实际的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分层递进,重复的是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功能测试这一工作过程,学生在重复的工作过程中强化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升职业素养.真正实现“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3]。
3.2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按照软件企业工作过程重新设计教学,按照职业能力重新构筑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以“教、学、做”一体化整合思路,每一个教学模块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了工作任务、实训项目、能力培养目标,通过“项目展示——项目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拓展——总结提高”的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单元项目上,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拓展项目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在虚拟企业项目上,采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项目技能,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跟随指导老师承接企业项目,提升岗位技能,采用递进式项目,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用四个对接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共建共享”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实训环境与企业环境的对接,通过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对接,课程内容源于岗位任务实现课程内容与软件工程师岗位任务的对接,以岗位情境开展专业教学实现了课程实施与工作流程对接。
3.3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展开实践,教师是项目的指导者,教师把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把班级学生按每组3人进行分组,每次课轮换组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做组长的机会,使其具有责任感、使命感。每个项目结束,抽查学生分组进行演示、总结,有助于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表现力。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主人的感觉,他的学习必将是主动的,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实施过程中均以学生分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并纳入课程的重点考核内容,对课程进行综合教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更有助于教师进行课程管理。
4 总结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方式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有效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以软件工程师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教学,并采用结合过程性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考核,极大地調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贺伟,李凤.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263-264.
[2] 徐小军.讲练结合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5):223+225.
[3] 谭萍.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06):113-117.
【通联编辑: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2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