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田广两优15的种植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总结了稻蛙田广两优15的种植技术,广两优15的播种期和移栽期由青蛙投放大田的时间与广两优15的生育特性协同决定;播种量由水稻面积占蛙田比例确定,为常规稻田播种量的50%;株行距由蛙的习性确定用较宽大的株行距;肥料施用采用“一基一追”方法,蛙的排泄物作补充;水分管理采用好气性有氧灌溉,即“浅-搁-湿”方法;病虫草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不用或少用药剂防治;适时收获。大田施肥、防治虫害和草害的措施最好在蛙苗投放前完成。
关键词:稻蛙田;广两优15;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2-001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2.0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of rice Guangliangyou 15 in a rice field with frogs was summarized. The sowing time and transplanting time of Guangliangyou 15 were determined by the time when the frog was put into the field and the fert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liangyou 15. The sowing amou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proportion of rice area to frog field, which is half of the sowing amount of conventional rice fields. The spacing of the rows was determined by the habits of the frogs with a larger spac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dopts the "One basal application, one topdressing" method, and frog excrement is taken as a supplement. Moisture management adopts aerobic irrigation, which was "shallow-surface-wet" metho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grass pests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rugs are not used or less, and the timely harvest is taken. The field fertilization, pest control and control of grass damage measures were best done before the frog delivery.
Key words: rice frog field; Guangliangyou 15;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稻蛙田是指被改造成半人工半自然生態系统的既种水稻又养青蛙的田,以化肥和有机肥为基肥,蛙的排泄物作补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食物链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沟系配制和水分调控,达到“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的田间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1]。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稻田养蛙类的研究发表[2],近年来,由政策导向和经济利益驱动,稻蛙共养在一些地方兴起,发展势头迅猛,但大部分稻蛙共养模式仍处于摸索与实践阶段,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成熟的技术指导,并且大多存在重青蛙养殖轻水稻种植的现象,经实地调查,其水稻产量多数每公顷只有1 500~3 000 kg,达不到研究报道的每公顷4 500~7 500 kg[3,4],稻蛙共养没有实现双赢,严重影响了种养户的积极性和蛙稻产业的发展。因此,掌握稻蛙共养水稻的生育特点,采取有效的种植技术措施,实现优质与高产,已成为稻蛙共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稻蛙田广两优15的栽培技术措施,并针对稻蛙现状进行了思考,旨在为稻蛙共养双赢提供参考。
1 稻蛙田中选用合适的水稻品种
稻蛙田中水稻品种的选择,是根据青蛙的生理习性结合市场要求而定,稻、蛙共生期为80~100 d,随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蛙的摄食和活动能力受到遏制,会降低对水稻害虫的控制能力;宜选用农艺性状好、抗病抗虫性强、生育期适宜的水稻品种[5]。广两优15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广占63-4S与R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组合。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高温及抗病能力[6];广两优15在田间表现出生长繁茂、茎秆较粗、株型较紧凑、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偏强的特点,生育期133 d[7],属中迟熟籼型稻,正好适合作稻蛙田一季中稻推广种植。
2 广两优15的种植技术及措施
2.1 播种期与播种量
播种期根据青蛙投放大田的时间[5]结合广两优15的生育期来共同决定。目前,稻蛙田第一年大多以传统的人工插秧和机插方式为主,第二年以后大多以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为主,因机插可能对上年存有的青蛙造成伤害;播种期一般宜安排在5月上旬。播种量的计算,一般稻蛙田中水稻的种植面积为总面积的50%左右,因此,稻蛙田每公顷播种量为常规田播种量的50%,即秧田每公顷播种量为93.75 kg,大田每公顷用种量为7.5 kg[6,7]。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 d灭菌,浸种时用强氯精或咪鲜胺浸种消毒。 2.2 移栽期与株行距
移栽期为5月末至6月上旬,行距以26.7~36.7 cm为宜,株距以13.3~26.7 cm为宜,每穴2~3株秧苗。人工插秧龄25~30 d,机插秧龄17~20 d[5]。移栽前喷施1%尿素水作送嫁肥,并喷施送嫁药,防治稻蓟马与二化螟等虫害。如采用较密的株行距,应隔几行留一条50~60 cm的通风道,通风道方向以南北方向为宜[8],以备高温通风避暑和防青蛙迷路。
2.3 肥料施用原则
科学合理的肥料运筹是水稻增产的重要途径[1],合理的基蘖肥比例是稻蛙生态种养水稻高质量群体建成的有效措施。青蛙投放大田的时间一般为插秧后10 d左右,因此,稻蛙田肥料的施用最好采取“一基一追”方法,“一基”是插秧前结合土地耕翻,一次性施足基肥,每公顷水稻施进口复合肥750 kg,或视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长势施用适量腐熟的厩肥和有机化肥,还可用蛙的排泄物作补充;“一追”是插秧后6 d左右,每公顷水稻追施尿素150 kg。注意禁止使用碳酸氢铵水、石灰、石灰氮与氨水[9],防止对青蛙的生长造成伤害和影响。如蛙稻比例适宜,田中肥力水平高时,可少施或不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后期倒伏,导致青蛙与水稻大幅度减产[8,9]。撒施化肥时,尽量偏离沟壕。
2.4 水分管理
青蛙属水陆两栖动物,蝌蚪、幼蛙和成蛙都需在水中或高湿度的岸边生活,青蛙养殖成功的秘诀是干净的活水,通风、透光、高温时有遮阴处的原生态自然环境[8-10]。常换新鲜活水,以防青蛙胃肠炎、红腿病、烂皮病等疾病的发生。稻田水分管理采用好气性有氧灌溉,即“浅-搁-湿”法,7月上旬搁田,搁田时应保持蛙沟半沟水,避免蛙沟断水而影响青蛙的生息状况[1];7月底至8月中旬深水调温防高温热害,进排水同时进行。深水条件对稻株的抗倒性等株型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种选择及栽培管理不当,倒伏严重,不仅水稻大幅度减产,降低稻米品质,而且会严重恶化水质并危及青蛙的安全[5,8]。
2.5 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药剂选择以生物类药剂替代化学药剂,尽量不用或少用药剂防治。不得不施药时,施药时将青蛙赶出,施药后及早换新鲜水;因蛙类白天活动少,施药时间以早晨露水刚干后进行为佳[5,8],尽量减少对蛙类的伤害。
2.5.1 虫害防治 稻田养蛙对水稻基部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蛙类凭着视觉和听觉捕食害虫,对活动力极微的稻蓟马等害虫的捕食能力较小,对危害叶片害虫控制效果不明显[5]。物理防治:每2公顷安装一盏功率为15 W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农药使用量,7—8月夜间增用黑光灯诱捕虫蛾。生物防治: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使用杀螟杆菌及生物农药Bt粉剂防治螟虫。化学防治:防治二化螟常用农药为1.3%苦参碱、Bt(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用1.8%阿维菌素,防治稻蓟马、稻飞虱常用农药为1.3%苦参碱、吡蚜酮,注意禁用青蛙高度敏感的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还有高毒、高残留杀虫剂。
2.5.2 病害防治 病害的防治从种子着手,晒种杀菌,进行必要的药剂浸种可有效地防治恶苗病的发生,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常用农药为6%低聚糖素、井冈霉素,防治稻瘟病常用农药为75%三环唑。
2.5.3 草害防治 水稻移栽后,青蛙未放养的7 d内,结合追施尿素,每公顷选用22%苄·乙粉剂450 g或90%禾草丹乳油1 875 g拌尿素撒施,防除稻田杂草,注意禁用对蛙类有毒的氰氟草酯、噁草酮等除草剂。
2.6 适时收割
水稻黄熟末期(稻谷成熟度达90%)收获,留桩高度30 cm,秸秆可全部还田。
3 对稻蛙共养的思考
1)稻田合理的沟系配制及水稻占比面积是保确蛙稻双赢的前置条件。稻蛙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系统及野外生态系统相比,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取食台等不断加深的立体环境,可实现多层多级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但如何合理配制稻田沟系,更大限度地提高蛙容量及稻田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稻蛙工作者必须摸索的前置条件。
2)蛙类合适的投放密度及个体重量是保证稻蛙生态种养成功的基本条件。蛙类是稻田害虫的天敌,稻田养蛙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甚至可不用任何化学农药,只使用植物农药或微生物农药;同时,养蛙的残饵和粪便等可用作水稻的肥料[5,11]。蛙的投放密度及个体重量为多少时才能保证稻田既不打药也不施肥,同时还能保证稻蛙高产优质,有待进一步摸索。
3)筛选优良蛙种,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优质抗病高产水稻品种,将蛙类养殖技术与水稻栽培措施对接并集成创新,已成为确保稻蛙共生双赢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4)新的营运方式是确保稻蛙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产品结构、种养模式创新给农业发展带来生机外,新的营运模式也能将农业发展带入新的境界。依托“互联网+”,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集繁育、推广、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网络服务体系,将商品蛙进行深加工,制成蛙腿、蛙块罐头等,参与市场竞争,加速稻田养蛙技术转化;传统农业牵手资本“众筹”等营运模式是确保蛙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华君,王新其,丁国平,等.基于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氮肥运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6,32(6):83-86.
[2] 缙云县农林局病虫观测站.稻田养蛙治虫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1976(1):36-38.
[3] 朱元宏,王新其,姚 洁,等.晚粳水稻新品种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6-28.
[4] 项建军,王华君,陆君浩.蛙稻田病虫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5):130.
[5] 项建军,王华君,陆君浩.“蛙、稻”生态种养配套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0(4):65-58.
[6] 周 强,涂军明,王 欢,等.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广两优15[J].杂交水稻,2011,26(6):87-88.
[7] 符家安,苏章鋒,刘 东,等.广两优15在潜江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4,29(4):50-51.
[8] 顾宏兵.稻鱼蛙共生实用操作技术[J].中国水产,1995(3)∶26-27.
[9] 杨 勇,张洪程,胡小军,等.稻渔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51-1457.
[10] 钟传明.杂交虎纹蛙水稻种养技术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6(6):25-26.
[11] 漆 华,夏远建.江津区稻田养蛙种养模式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4,8(19):69-70.
收稿日期:2019-01-04
作者简介:金红梅(1964-),女,湖北罗田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育种研究工作,(电话)13339960128(电子信箱)hgjhm1963@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4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