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该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介绍了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期调研,整体规划设计,实施部署以及实际运行后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7-004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学院各部门投入运行的业务系统已达二十余个,但业务系统分散建设、相对独立,“信息孤岛”现象没有消除。数据标准不够细致,各业务系统的接口标准尚未形成,提供给学校各级管理层的决策分析模型和系统尚需改进。第二代智慧校园建设于2016年正式启动。
1 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期调研
为了更好地建设第二代智慧校园,图书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赴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广州民航、江苏农林、南京信息、江苏经贸、常州工程、苏州农业、广州城建等多所学校,实地考察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确定了我院第二代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路。
1)遵循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学院现在业务系统进行整合,采用统一的应用每张集成框架,实现现有的业务系统单点登陆,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并留好接口,方便后期采购的系统快速接入。确保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借鉴“企业ERP”的理念,从学生、教师、领导等多角色角度考虑各自身份所关心的内容,建设相对自独立的门户,着重梳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流程,制定基于学院业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通学院各部门独自建设的信息孤岛,强化学校管理服务能力,提升面向师生的服务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3)建设方案必须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考虑到学校规模的可扩展性和智慧校园的长期建设特性,考虑的技术的发展性,确保各系统的建设符合学院日常工作、业务管理流程以及师生的使用习惯,并且能够保障系统的可持续服务、可扩展能力。
4)本次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系统建设中各业务系统异构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同步问题,要求做到关键数据能实时同步,普通数据每天同步,所有数据交换实时监控,发生错误手机短信提醒管理员。
预计经过三年左右的建设,第一年做到有数据,第二年做到数据准确,第三年做到用好数据,让数据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2 智慧校园整体规划设计
1)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基础应用系统建设。对学院现有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清洗、功能完善、版本升级。增加后勤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学生实习实训系统、远程职业培训系统、产教融合系统等业务系统。确保软件系统能够覆盖学院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全过程。实现所有业务数据都有源头,都可以采集。
2)建立数据标准及数据中心。基于国家教育部和教育行业标准,起草具有我院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的数据标准,生成代码标准库。平台需采用主数据管理技术,融合国家信息标准、行业信息标准、我院信息标准,采用软件分析工具、可视化图形页面展示,能够反映我院特色的数据共享平台,从各业务系统把数据抽取到数据中心平台,组成一个全量数据库。这个库标准单一,在全校范围内共享,从而解决学院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数据重复等问题,实现我校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主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并积累主数据,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实现学院数据准确、唯一。进一步根据数据源提取相应数据字段,组成集成中心库(只作数据交换用),在此基础上建设特色主题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综合业务数据库、应用系统中间库。
3)建立智慧门户。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业务系统不断上线,学院提供的各种碎片化服务越来越多,传统的信息门户将众多的服务完整的推送给用户,用户只能被动接受,门户上展示的东西越来越多,到最后,用户已不能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所以传统的信息门户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建设一个智慧门户,以师生服务为中心,在智慧门户上展现师生真正关心的、经常使用的各种应用,并且允许用户自由管理这些应用,通过简单的拖拽实现展示哪些应用,不展示哪些应用。实现智慧门户自由定制,可视化管理。以开放的平台化思路,实现垂直应用到综合服务的转变。信息化建设人员可以监管应用管理平台上所有应用的运行情况、访问情况、应用平均停留时间、使用评价等,使得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部门实时可以查看所有应用的运转情况。
4)建立移动门户。随着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手机功能不断强化,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移动门户的建设已成为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点。基于数据中心建立,面向游客、学生、教师、家长、校友、管理者的一站式服务移动门户,强化以服务师生为中心,集成师生真正关心的、有实用价值的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的校园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实现真正的互联网+。移动门户中的小部分功能将依赖原有数据中心进行建设,其余更多的部分将彻底摆脱传统PC管理软件的束缚,遵循移动互联网特有的运营规律和用户习惯,以全新的、大众用户导向的、全民参与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开发和迭代,将移动校园建设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门户、新型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新载体,而绝不仅仅是原有数据的呈现和查询。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Hybrid的开发方式,整体架构用跨平台的H5技术为主,结合移动平台的原生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维护成本,提升系统的迭代速度,降低错误发生率,更好的兼容性。真正实现“一次建设,全面上线”, PC、苹果、安卓、微信多终端共享一平台。
5)建设网上办事大厅。规划基于学院数据中心建立业务流程构建平台,通过与学校各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确定面向师生的服务流程,并根据流程的使用情况,确定优先级,有序开展各流程的开发,完成一個上线一个,逐步完善网上办事大厅。计划一期完成30个受众面广的师生服务流程,显著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设基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的“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全校师生事务办理中的基本通用信息由系统自动填报,自己只需要填充一些特色数据,就可以生成的业务表单,进入电子审批环节,解决了师生很苦恼的各类重复信息填报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师生不再回来奔跑找领导审批,领导处理各种审批也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与此同时,系统需要为管理员用户提供一个表单、工作流程开发平台,学校职能部门的老师不需要了解开发细节,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自定义业务表单及审批流程。快速地完成流程开发,上线。切实提高学校各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办事大厅建成后将彻底打破各业务系统间的壁垒,以碎片化服务的先进的理念,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里的小业务流程有效的整合起来,实现师生办事“最多跑一次”,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校园一站式办事大厅。对于学校后续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从数据、表单、流程到系统对接整合的完整解决方案,对流程处理完成,所形成的数据,为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处理方案,使得解决方案能同时满足用户服务需求和业务部门管理需求,从而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6)建设内部质量控制管理分析平台。随着学院数据中心的初步建成,各类数据的不断完善,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已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基于现有的数据中心,客观呈现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展示全校教学状态全景视图,包含教学目标定位、师资、学生、课程、学科专业、核心指标、诊改预警等主题,通过报表、仪表盘、大屏以及移动端分析与展示。对学校整体师资情况多维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教师的技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入校时间进行分类对比,对全校的教师结构进行监测预警。学生群体画像分析全校学生的学生数、学生生源分布、学生学习成果、就业去向、学生学习情况等。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学生学籍数据,分析学校在校生的学源、民族、组织成分、学院学生数、三年高专和五年高职的比例趋势。分析学生来源,包括江苏省的地级市和全国各省份,本省的分析采用了江苏省的地图,通过散点热力如展示学生来源的分布,可以直观地展现来源数值的情况。全国的分布使用的是分析轨迹图的效果,动态的展示学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部情况。组织成分分析:采用环状比例图的形式,直观展示组织成分的各比例情况,并且即时的展示具体的人数和比例。学院学生数分析:采用纵向柱状的图形展示,详细地展示出学校各个学院的人数情况。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学生成绩和选课数据,分析学校选修课热门程度和学生历年成绩情况。选修课热门程度分析:采用了数据联动的分析思路,首先通过词云图的效果展示部分热门选修课与冷门选修课情况,通过颜色和字体大小的区分,直观的展示选修课的大致冷热程度。点击词云图中的某个具体的选修课,选修课详情分析表,可以详细地展示此选修课的名称、授课教师、选课人数等数据。学生历年成绩分析:采用了数据联动的分析思路,在学院列表区域罗列出了学校目前全部的学院。点击某个学院,学院历年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分析会展示出详细的历年成绩分析图。图中展示了考生数和考试门数,详细的展示出了考试成绩,包括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学生数的历年数据,提供了学生成绩的趋势分析。方便领导全面了解学院情况,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智慧校园运行后的思考与展望
学院智慧校园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基本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整体上还是取得不错的效果,OA系统上线2年在线处理事务1.5万件,办事大厅上线1年在线处理事务1.6万件,参与人数3千多人。爱牧院移动门户学生安装人数达到91%,教师安装人数达到98%,日活量达到3000人,同時在线人数达到500人。大大方便了师生学习、办公,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院教务系统是10年前的产品了,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于排课和成绩录入,数据库的设计方便也不是很完善,学生信息变更后,课表,成绩等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数据中心,学工系统数据库设计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不能保存每年的迎新数据,服务应用界面不友好,没有移动版等问题,给师生带来诸多不便。而在整个智慧校园建设中,教务和学工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两大支柱,支柱不行,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很难保证,基于数据中心建设的各项应用就会存在各种细节问题导致无法推广,比如学院的“课堂点到”模块,功能设计非常好,支持动态二维码、签到码签到,但由于课表数据及时、准确度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部分班级总会出现1-2位同学不能完成签到,原因就是这些学生调整了专业、班级,新的课表数据未能及时生成,或者未能及时同步到数据中心。还有就是保障各业务系统能够常态化运行的制度和政策还不完善,很多业务系统都存在数据不完整,数据错误。比如人事系统、资产系统等这些作为数据源头的系统,数据要么没填,要么填错,给整个智慧校园的建设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可能是目前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遇到的瓶颈。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学院现在也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智慧校园的建设,政策是保障,具体能发挥多大作用可能还需要一些好的方法来支撑,如对于数据缺失、数据错误问题,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开发“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跟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应用,让被动完善数据变成主动完善数据。职称评审时所以资料都取自业务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填写数据的就认定为主动放弃。能够线上办理的业务尽可能线上办理,如超
工作量核算、年度考核、课程点到等各类还在采用纸质登记,人工统计的业务尽快信息化,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这类数据通过大数据工具分析展示后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
总之,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建设和运营中不断学习、总结、优化。相信学院的智慧校园建设会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娜娜.基于联邦数据库的信息集成[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 玄祖广,王小霞.ODI 在大规模在线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2):79-81.
[3] 王晶春.数字化校园数据集成总体架构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3):148-151.
[4] 赵亚萍,贾春燕,程艳旗,等.美国髙校信息化推进机制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通联编辑:朱宝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4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