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教育推广达到新的高潮,在各种教育机构的应用中都有着优异的教学成果,推动整体教育产业结构迅速走向革新道路。应用型高校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诞生的新型教育,更应该将“互联网+”教育融入自身发展中,优化应用型教育模式,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建设的高技术型人才。针对众多应用型高校教育问题,该文将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探讨当今应用型高校探索教育中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应用型高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123-02
  应用型高校是如今教育和高校为了培养新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用型人才衍生出的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的人才,旨在毕业后能够快速投入正常工作中,培养出注重创新发展,具有良好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但是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仍沿用传统学术性教学模式,给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阻碍发展。将“互联网+”教育思维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中,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
  1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发展
  当今社会对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缺乏,技术人员虽多,但专业技术和知识的研究并不深入。为了避免这种社会职业需求越演越烈,高校推出了新的社会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本科教育,这种教育大多数注重于实践,以地方产业为需求为导向,培养就业人才。
  在“互联网+”新时代教育思维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在各个专业领域都能找到相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平等,解决了地区师资力量不均等问题,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1]。应用型高校是一类新型教育事业,在探索教育道路时难免会遇到绊脚石,对教材、教师、实践的挑选并不熟练。“互联网+”给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更多的道路,可以从众多网络平台授课中找到专业与地方产生的平衡点,即使不能找到符合专业性的教师,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专业知识,或是开拓视野。
  2  应用型高校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2.1 教学资源缺乏
  应用型高校是新的教育模式,教学道路尚未明确,培养质量数据也不足以评判传统教育模式是否足够。但是应用型高校注重应用这一点不会变,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取大量学术课,延续传统的教育模式,最终导致应用型教育演变为另一种学术教育,与其最初的宗旨严重不符[2]。应用型高校应该抓住当地地方产业所需,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授课,但是重心应该放在实践上。由于应用型教育刚推出不久,大多数高校授课教师习惯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肩负实践教学的重任。学校应该联合当地企业,从企业应用型岗位上聘请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讲师来校教学,负责开展学生的实践教学。选用教材大部分偏向理论学习,很少有实用性教材。这样的培养方式最终只会得到有一批空有理论知识很少有动手经验的学生,难以适应今天所需的大量职业岗位。
  2.2 教学模式枯燥
  面对今天网络的众多诱惑,学生很难在枯燥单一的教学授课模式下激发学习兴趣,尤其是高校学生。高校普遍普及了多媒体教室,传统模式改革条件已然具备,但是限于紧张的教学任务,高校教师很少有空余时间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文件,往往将多媒体设备当作避免黑板书写教学的工具,节省上课书写传授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案在学术知识的传授下确实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可取性,如教师可以课后将课堂资料拷贝给学生,供学生课后自习等。但是反观今天在应试教育下浸泡过久的学生,初次接触高校开放式自学的教学模式,能有多少学生阻挡生活诱惑愿意自学。不仅仅是自学方面,针对应用型学生教学特点,这样的授课模式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应用型注重的是实践,即使课本对有关知识解释得清楚明了,作为应用型学科,仅仅一张白纸黑字肯定是不够的,就算是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学生仍需要反复琢磨才能领会其流程,而相应视频教学能节省大量时间,也能提高课堂积极氛围。
  2.3 实验教学力度不够
  迄今为止,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效果并不如意。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仍未摆脱以往的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只是细化了专业性知识,仍保留着广泛性普及与行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模式,这并非歧途,也未尝不可[3]。但是学校应该重新审视应用型专业所需、最终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把握轻重,对相应知识可以采取适度传授的原则,将最重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这样既减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负担,也能减缓教师授课紧张匆忙的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实践设施。应用型高校往往与最新的技术职业衔接,所需的实践设备也需要大力引进的。而学校传统实践设施只够基础的实践研究,或者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实践活动。
  3  “互联网+”教学改革措施
  3.1 提供平台
  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应该将传统的封閉式教学推向开放的平台,积极引入各类网络教育平台,筛选优质的课程。“互联网+”教育的推广能够让学生在网络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课程。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平台更具有诱惑力。面对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也不用苦于寻找合适的教师。“互联网+”教育往往是根据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进行授课,能够及时根据相应的变动进行更新改写,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自身也可以将地方特色产业定制课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学习,构建出完善的高校教育互联网资源库,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同时,高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积极与其他地区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与有学术来往的高校构建良好的友谊,利于学校今后的发展。
  3.2 优化教学思维   “互联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多元化授课模式。不管是最新的微课、慕課、翻转课堂所秉承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互联网+”教育保证教学的完善性的同时,积极引入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融入传统课堂面对面授课解惑的优势,既能够让学生毫无顾虑提问,也能让老师有一个聆听学生们疑惑的平台,解决更多的学生的难题,也能及时和众多其他学生共享,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不少[4]。另外,“互联网+”教学模式本身采取视频的模式,能够清楚讲解很多应用型实践或是理论模式,比起书本厚重的知识载体,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其中要点。
  3.3 增加实践点
  应用型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核心应该放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动手创新能力这两方面。面对有限的教学实践资源,学校可以联合当地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教学关系。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最新充足的实践场所,让学生不局限于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挑选学校培养的优质毕业生,实现双方共赢。在毕业环节也可以增设校企互联网创新实践平台,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除此以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参加大型创新比赛,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社会国际平台的同专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互联网+”教育大大开拓了现有应用型教育模式,将教学方式多样化,能够满足现有产业培养人才需求方案,改善现有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结构,完善应用型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精准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但是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还处于初期萌发阶段,“互联网+”教育只是开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潇.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智能城市,2016(11):120-121.
  [2] 汤祖传,姚伟.“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8(1):161-164.
  [3] 仝群旺.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基于“互联网+”的视角[J].学理论,2017(12):224-225.
  [4] 程格平,宁彬,熊启军,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8):88-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