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毛竹病虫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给林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宁国市毛竹的种植实际情况,总结了毛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防治毛竹病虫害、提高毛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10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毛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栽培面积广、经济价值高的重要竹种[1]。宁国市素来有“中国竹子之乡”称号,其主要种植竹种为毛竹。毛竹材质优良柔韧、竿型粗大,用途广泛,可用于制作脚手架、棚架、扫帚、纸张等;其竹笋味道鲜美,还可用于制作笋干、笋衣等,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毛竹是宁国市重要的经济性竹类,大力发展毛竹有利于提高林农收入和经济水平。但是近年来毛竹病虫害频繁发生,竹林遭受的危害不断加大,导致毛竹产量降低,经济效益受损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毛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毛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发生特点
  根据调查显示,毛竹病虫害的种类近百种,在毛竹的不同部位以及生长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2]。其中,笋期虫害有竹笋泉蝇、竹笋夜蛾,叶部虫害有竹织叶野螟、黄脊竹蝗、青脊竹蝗、刚竹毒蛾等,干部虫害有天牛、一字竹象甲、大竹笋象等。常见病害有毛竹丛枝病、毛竹枯梢病、毛竹黑粉病等。一旦发生病虫害,毛竹的生长发育、质量甚至产量都会受到影响,轻者降低翌年出笋量,重者导致毛竹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防治毛竹林病虫害十分必要且迫切。
  2    发生原因
  2.1    生长环境的改变
  竹林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偏重毛竹纯竹种的栽培与经营,砍除竹林中的其他树种,逐渐形成纯毛竹林,严重改变了毛竹的生长环境。毛竹林逐步纯化,为病虫害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及适宜生存的环境,导致病虫害数量不断增加,危害加重。此外,毛竹林的纯化降低了竹林生物多样性,破坏了竹林生态系统,减少了竹林中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降低甚至丧失了自身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为病虫害的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抚育管理不当
  合理的抚育管理可以促进毛竹林的生长,提高毛竹林质量;不恰当的抚育管理往往造成负面影响[3]。如松土精耕时间不恰当,为害虫度过严酷天气提供便利,导致害虫数量增加;竹林密度对竹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密度过大会降低土壤营养条件,导致毛竹生长缓慢、抵抗力降低、通透性差,容易滋生病虫害;氮肥使竹林长势好,但过多地施加氮肥,为病虫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导致病虫害暴发;清除老竹、病虫竹不及时,也会导致病虫害发生。
  2.3    气候影响
  异常的气候可能导致毛竹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增加趋势。近年来,冬季气温较高,为病虫源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雨水较多,天气闷热,容易滋生病虫害。若遇干旱、高温、酸雨等异常气候,毛竹生长受到威胁,有些毛竹甚至死亡,也促进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2.4    防治措施有偏差
  防治措施的偏差分为种植前和种植后。种植前,未对母竹进行严格检疫,导致某些发生病虫害的母竹运输到种植区,并传播蔓延,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种植后,防治工作不到位,重治轻防,以致防治效果不佳[4]。因此,林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增强预防意识,以减轻病虫危害。
  2.5    防治手段落后
  目前,林农采用的防治手段主要为传统的人工喷粉、喷雾,但毛竹林地形复杂、竹高林密,传统的防治手段不仅防治作业难、成本高、技术落后,而且防治效果不佳。这极大地打击了林农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更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2.6    防治观念落后
  目前,毛竹林权属分散,多数为分户经营,林农的防治意识停留在“谁受益,谁防治”层面,全局观较差。这样以來,就导致病虫害发生时,存在部分林农防治、其他林农不防治的现象,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差,病虫害仍有大面积发生的可能。因此,加强林农的防治意识非常重要。
  3    防治原则
  防治病虫害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及“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根据毛竹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及时期。应注意的是,不能单一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虽然可以快速发挥防治作用,但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对毛竹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防治时应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不仅能够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能保护当地环境,减少化学药剂对毛竹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4    防控对策
  4.1    适度采伐
  根据毛竹的生长情况,及时对竹林进行采伐,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 200株/hm2左右,以保证竹林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及时除去年龄较大的毛竹以及弱竹、病竹,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4.2    科学规划
  近年来,毛竹林的发展规模盲目扩大,毛竹纯种林的数量不断增加,降低了竹林的生物多样性,为病虫害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应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以及当地的气候,合理规划毛竹林的种植,坚持“适地适林,合理混交”的原则,以保证毛竹正常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竹林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
  4.3    加强抚育管理
  竹林通常在春季或夏季进行垦覆,但该时期多数害虫处于越夏或滞育阶段,此时进行垦覆,害虫被埋入土壤深处,其天敌无法发挥作用,同时还为害虫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场所。因此,冬季还应再次垦覆,有效清除害虫的卵块,减少害虫的越冬代,以减少害虫对毛竹林的危害。此外,要适时施加有机肥,以改善毛竹林的土壤肥力,增强竹林抗病虫害能力[6]。
  4.4    加强防治意识建设
  林农普遍存在防治意识薄弱的情况,应定期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工作,向广大林农宣传防治的重要性,改变“谁受益,谁防治”的落后思想。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开展毛竹病虫害发生预警宣传工作,提醒林农适时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安排专业人士向林农介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时期、症状、发生原因、传播方式以及防治措施等,并向林农展示相关的病虫害典型图片,以加强林农对病虫害的认识。
  4.5    推广防治新技术
  毛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应满足高效、环保、低成本的要求,且应与当地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防治方法除化学药剂防治外,还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生物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或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虫害的生活习性进行防治,如利用刚竹毒蛾的趋光性使用频谱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抗虫的毛竹竹种以及合理布局种植竹种、栽植、翻耕整地等,以调整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增强毛竹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在防治时,应综合应用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以及化学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应选择低毒、高效、副作用小的化学药剂。
  5    参考文献
  [1] 汪旭庆.宁国地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04.
  [2] 龙永泰.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9):43.
  [3] 许茂贵.毛竹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8(3):194-195.
  [4] 龔成庆.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5):65-66.
  [5] 陈新明.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农技服务,2015,32(9):135-136.
  [6] 阳玉坤.试析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绿色科技,2017(11):135-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