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及效应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分析了河南省栾川县、修武县、新县美丽乡村建设,总结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农民致富、村民就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及产业融合“五大效应”,以期为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效应;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261-0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利好机会,美丽乡村建设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产业兴旺为基础,以融合发展来推动特色美丽乡村建设-2。河南省积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推波助力。本研究实地调查分析了河南省3个县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五大效应,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1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选择分析
   河南省3个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因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条件不同,需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焦作市修武县、信阳市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分析为例,其模式主要以休闲旅游型整治环境型、文化传承型为主,以其他模式为辅。
   1.1休闲旅游型
   河南省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乡村临近著名的旅游景点较多。该模式依托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的乡村特色,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以旅游引领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12年栾川县以“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一条主线、三项重点”的发展内容。截至2016年底,栾川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28万人,比2015年增长9.8%,实现旅游总收入62.54亿元,同比增长20.3%。同时,修武县也依托云台山景区的辐射作用,发展产业扶贫建设,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建设思路,对乡村产业进行特色化发展,即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
   1.2环境整治型
   美丽乡村建设以整治乡村环境为重点和主要内容,3个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环境整治、生态立县、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谐乡村”五大工程为载体,以乡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按照点线面的工作思路使乡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解决,进而實现美丽乡村建设。栾川县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和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按照点、线、面的指导方法实现整个区域的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16年底,栾川美丽乡村建设共建成示范村44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66个,道路硬化232km,农村危房改造1564户,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很好的整治;而修武县在改水、改厕、改灶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垃圾中转站,并配备垃圾车用于运送垃圾。新县清理环保违规项目91个,淘汰黄标车1162辆,全面超标完成燃煤锅炉改造拆除任务。
   1.3文化传承型
   文化传承型适合有古村落、古文化、传统建筑地区和乡村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如新县是全国文明的将军县和红色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具有较多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新县以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产业扶贫,截至2016年底,新县已有32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重点村。此外,新县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生态环境优美。在保护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鼓励村民兴办农家乐、开农家餐馆、建农家宾馆,以红色历史文化带动旅游服务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用。
   1.4产业发展型
   栾川县和修武县是以产业发展型模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栾川县大力发展以钨钼新材料产业、旅游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新兴,以健康养老产业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树立“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农产品深加工业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创立了“栾川印象”农产品品牌,为美丽乡村建设找到了合适的产业落脚点。修武县把产业发展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构建了以云台山、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三大龙头支撑的产业体系,利用“互联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的“五大效应”分析
   2.1产业融合效应
   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美丽乡村建设会引起不同的产业相互交叉和重组,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可以扩大产业的产出总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县域产业的产出效率,同时优化一、二、三产业的结构)。
   在产业融合方面,2011年和2016年修武县的GDP为98.5亿元和124.8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12.8亿64.9亿、20.8亿和7.3亿、69.9亿、47.6亿元,分别占修武县GDP的13%、65.9%、21.1%和5.8%、56%、38.1%,产业结构调整比为5.9:56.0:38.1。从数据明显看出,第三产业提高了近28个百分点;而新县在产业发展中,积极推动农民返乡创业,或者鼓励农民工以租赁、人股、合作经营等形式积极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农业”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业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2农民致富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农民增收。2011年、2016年栾川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738.9800元,2016年是2011年的1.71倍。在旅游总收入中,2011年、2016年旅游收人均为25.19亿62.54亿元,2016年是2011年的2.48倍。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而且为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6年底,栾川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28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9.8%,实现旅游总收人62.54亿元,同比增长20.3%。    2.3村民就业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一、二、三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回。如修武县通过农业观光园、生态园、创业园、示范园等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农民的就业率。新县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领办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一体化发展,并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计划,培养创业新型职业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带动普通农民共同致富。
   2.4生态环境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使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截至2016年底,栾川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4%,仅栾川县就有10.2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森林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人62.54亿元。新县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多山、多水、多森林。截至2016年底,森林覆盖率高达76.7%,植被覆盖率达95%,在一些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100%,为新县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很多色彩。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了环境保护,使乡村变整洁,使农村变得更美农民变得更富。
   2.5公共服务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人增加,而且还促使村级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得到飞速发展。自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以后,政府就非常重视教育支出,不断改善乡村教育设施、条件,为农村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截至2016年3月,栾川、修武、新县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农民参保率达100%,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乡村教育,对于乡风、村民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综合来看,3个县的村民享受到了城镇居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3参考文献
   [1]黄杉,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31(5):144-149.
   [2]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6.
   [3]刘素芳,任海洋.新农村发展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及做法: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6(1):63-65.
   [4]杜卓晁.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5]王丹玉,王山,潘桂媚,等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152-160.
   [6]叶兴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路径与效果[J].人民论坛,2016(10):112-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2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