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在前期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立了2020年底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工作目标。本文通过概述京郊平原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分析村庄建设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建设导则和成功经验,从“智慧乡村”、优势产业、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角度探讨该类型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要点。
关键词: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产业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1-0251-02
自2005年底,北京市即着手开展全面系统的新农村规划工作,组织百名规划师下乡,在村庄规划的基础上“一边摸索、一边总结、一边实践”,逐渐完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专项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基于前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增加建设内容,提升建设水平,确立了2020年底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工作目标[1]。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规划工作的“进阶版”,引导村庄规划从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转型,从蓝图型向实施型演进,从技术型向社会型跨越。
京郊农村主要包括平原地区村庄、浅山地区村庄、山区村庄、城乡结合部村庄四种类型。本文以平原地区村庄为对象,通过分析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建设导则和成功经验,探索该类型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要点。
1 京郊平原地区村庄发展现状
1.1 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京郊平原地区村庄通常具备良好的农业基础,农田接连成片,有发展种、养殖业的天然优势。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北京市自2012年开始推动平原造林工程,大面积农用地转成林地,第一产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随之大幅下降。2017年初,市政府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疏解腾退与北京市发展定位不符的污染大、安全风险高、单位面积产值低的低级次产业,平原地区村庄的大部分工业大院等第二产业被陆续清退。由于一产和二产的发展规模明显收缩,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同村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1.2 人口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户数锐减,非农生产经营户数比例上升,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与第二产业的变化呈正相关,同时外出就业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现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普遍较大,部分村庄60岁以上人口达到常住人口的30%以上。
1.3 居民收入水平与村庄资源环境条件相关
京郊平原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基本在1.2-3万元之间,收入来源以外出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和包括土地流转费和股金在内的财产性收入为主,土地流转费主要指农转林产生的费用,年均1800元/亩,部分村庄可向居民发放人均5500元/年的股金,年满60岁以上的男性居民和年满55岁以上的女性居民可获得700元/月的国家补贴,作为转移性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与村庄资源禀赋相关性较大,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庄,产生的土地流转费和股金相对越多,而交通便利、区位较好的村庄,有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第三产业,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的占比就越大。
2 京郊平原地区村庄建设现状问题
2.1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京郊平原地区村庄人口非农就业比例持续上升,外出迁移增幅明显,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不从事农业生产,有条件的村民在当地从事商品贸易、零售、餐饮,或外出从事运输、物流等工商业。随着自营工商业朝着资本密集的方向不断演进,对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村庄的服务业与之前的工业业态紧密挂钩,工业疏解腾退后,服务业也出现了萎缩的迹象,产业内生动力不足。相較浅山地区、山区村庄,平原地区村庄缺乏山水资源,田园风光存在同质性,单纯依靠采摘园和农家乐发展地区经济的难度较大,亟需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2.2 村庄整体风貌不够协调
京郊平原地区村庄建筑集中,布局紧凑,现阶段由于缺乏规划引导和整治措施,村庄整体风貌不够协调,具体表现为:一,住宅多为村民自建,墙面材料和建筑颜色各异;二,宅基地外违建、生活资料乱堆乱放,侵街占道现象突出;三,缺乏统一的景观规划,植物布局杂乱随意、不成系统、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四,普遍缺少户外标识、招牌、广告等设施,宣传和指引性不足;五,部分危房和闲置房无人管理,建筑外观陈旧。
2.3 公共服务设施质量不足
各村庄基本具备涵盖村委会、卫生室、文化站、健身场地、商店在内的点状公共服务设施,但普遍未形成满足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现状主要问题包括:一,村委会用房陈旧或面积不足;二,村卫生室选址不便利、设备陈旧或简单、驻村医生出勤频次低;三,缺少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餐桌、阳光浴室等助老设施;四,商店、菜店类型普遍低端,布局零散,商品种类不齐全;五,健身场地面积或设施不足等。
2.4 市政设施建设有待提升
各村庄基本完成煤改电工程,采用空气源热泵电采暖,户厕普及率较高,村内设有公厕和多处露天式垃圾箱。现阶段市政设施距离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一,排水体制多为直排式和雨污合流制,大部分街巷道路未铺设沟渠,利用自然水体及地势高差排水,由于现状污水管道和排水渠高程设计不合理,一经降雨就出现大面积积水;二,公共厕所卫生维护情况一般或较差,部分公厕位于村委会院内,利用率较低;三,村内基本未实施垃圾分类,大箱清运不及时,部分垃圾溢出箱外,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四,电力电线飞线情况严重,多处电线杆发生倾斜;五,拉链式破路施工导致部分村庄道路坑洼不平。 3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讨
3.1 推进“智慧乡村”有序建设
现阶段,以城市为主体的“智慧城市”项目和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城市运行监测、风险预估、民情反馈、发展建议等决策支持,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相较城市地区蓬勃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京郊平原地区“智慧乡村”建设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人才建设,从乡情出发,充分考虑乡村的特点和需求,实现“智慧”与“特色”有机融合,走出和智慧城市模式不一样的可行性发展道路[2]。通过完善街镇和村一级的规划建设信息,整合各村镇政府、部门和单位的数据资源,搭建数据接口、打通数据、实现对数据的统筹管理和基础准确无误的数据平台,将数字资源转变为信息机遇,用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3.2 促进潜在优势产业健康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重点要求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挖潜应立足于京郊平原地区村庄自身和周边的资源禀赋,切忌生搬硬造、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强行“植入”。京郊平原地区农林用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农民的农业技术适度发展林下经济和精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农林用地效益的最大化,为农民带来劳动机会和收入增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传统单一农业不足以支撑现代农村的发展,可借助互联网工具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商品的生产、流通、营销等各环节进行迭代和升级,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全新的生产协作系统,形成“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3]。一些田园风光、滨水景观较好的村庄,可面向广大市民和老龄化人群的现实需求,对现有服务业进行改造升级和统一规划,并引进相关资源,结合室内外空间发展博物教育、科研教学、娱乐休闲、养老养生、体验式项目等产业,活化村庄土地利用方式,丰富生态旅游和养老服务业的内涵。对于既无产业用地也无资源特点的村庄,可以重点研究不利用土地空间落位的产业,如利用电子商务创建“淘宝村”等发展模式。当前,农民创业者组织化程度不高,区域优势资源自整合能力不强,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推进,从政策、资金扶持、金融贷款等方面打通创业融资渠道,破除制约农民创业的最大瓶颈。
3.3 落实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环境是乡村生活和发展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全体居民共建共享的物质基础,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应以现状问题为导向,因村施策,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补短板、提质量”的原则,对垃圾、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对违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进行全面清理,对村庄设施进行查漏补缺和提档升级,使建筑特色得到彰显,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改善[4]。環境整治、设施建设易而后期管理、维护难,应坚决避免应对上级政府的要求而选择目标效益最大化的做法,从村民是村庄生活、生产者的前提出发,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为目的,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措施等引导方式,实现以村民为主体的积极参与,让群众真心支持、切实受益。同时,京郊平原地区村庄与市区共同肩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历史任务,应坚持绿化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在满足“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景观”的基础上,优先选用村民喜欢的树种,选定村民喜欢的植栽点,做到拆违还绿、留白建绿、见空插绿,切实提升村庄生态环境。
3.4 以文化建设加强乡村社会治理
京郊平原地区乡村民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传承性、丰富性、古朴性及乡土性等特征[5]。以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明村”、“文化村”等方式促进村民整体文化素养提升,已被实践证明有效。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通过开发当地民俗文化来树立村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村民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村民自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村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在满足村民使用、查阅、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内外部环境设计,并根据资金条件适当提供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引进教育培训资源,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以及对现代化农业相关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通过深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培育和发展非物质文化和民间手工艺等途径,还能促进民俗文化项目的落地实施与对外推广,帮助村民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4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北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对北京市新农村规划工作成果的检验与全面升级。京郊平原地区乡村曾是北京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和工业大院所在地,也是北京市进行“疏整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新农村规划和前期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新起点,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注重乡村产业化水平和文化内涵建设的提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等方式,重新建立与加强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更好地促进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Z].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
[2] 王鹏.大数据支持下智慧乡村怎么做[J].城市中国,2017(09):26.
[3] 魏后凯.2019全国两会关于智慧乡村、村庄规划等问题[R].中国城市规划,2019(03):19.
[4] 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Z].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2017.
[5] 姜凯.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2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