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镇康县古茶树资源现状及保护性开发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型茶树及其群落、过渡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型100年以上的古茶树。随着近年来茶叶消费市场对古树茶的青睐和追捧,对古茶树资源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本文针对镇康县的古茶树资源分布和现状,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建议,以期促进镇康县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调查;保护性开发;云南镇康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136-02
  镇康县隶属于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临沧市西部,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南接耿马县,东邻永德县,西与缅甸果敢接壤,北与保山地区龙陵县隔江相望;下辖4个乡3个镇74个村(居)委会,县域面积2642km2,山区面积占98%,属低纬度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15.78万农业人口中有2.65万户13.5万人涉及茶产业,是公认的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核心区域之一。镇康县种茶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有“孔明遗种”“孔明兴茶”的传说。据《镇康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永康州牧(县官职)覃善祥首倡种茶,从勐库引进茶种分发当地农户种植,茶叶种植开始推广。直到现在,镇康县域内遗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园)亦随处可见。据统计,现存100年以上栽培古茶园就约有266.67hm2。
  1古茶树品种资源现状
  镇康县古茶树资源众多,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81年对镇康县现存古茶树资源的普查,以及2015年镇康县茶办、茶技站复核调查的结果显示,镇康县境内古茶树品种分属于3个茶类5个种。具体为第二大系的大理茶,镇康俗称大山茶或大树茶,即野生茶;第二大系滇缅茶也称伊洛瓦底茶;第三系的勐腊茶新种;第四系的引進中叶类;第四系的普洱茶"。丰富的种质资源,进一步印证了镇康县属于世界茶树起源地的论证。
  根据镇康县2015年茶办、茶技站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镇康县古茶树资源具有品种多、分布广、树龄长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县域内海拔1100~2978m国有林中(多为深山老林),重点分布区域为忙丙乡忙丙后箐保护区、茶叶林村山茶洼、茶叶林村大平子自然村茶树洼、凤尾大坝背阴山、南伞镇轩岗村委会药皮山村打猎箐沟头、木场乡蕨坝后山、绿荫塘村委会后山、黑马塘村、木场野猪洼片区。据统计,上述9个分布片区的古茶树(园)资源总面积达400.31hm2。
  2保护现状
  基于对古茶树(园)保护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2016年临沧市<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公布并实施。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古茶园、勐捧镇岩子头古茶园被列入第一批《条例》保护的栽培型古茶园名录,保护区面积达613.33hm2;忙丙乡马鞍山村马鞍山1号古茶树、勐捧镇岩子头村岩子头1号古茶树、勐捧镇包包寨村水沟头1号古茶树被列人第一批《条例>保护的栽培古茶树名录。《条例》的落地实施,为镇康县古茶树的保护和防止过度开发、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为县域内其他古茶树群落和古树茶的保护提供了范例和指引1。2017年,由镇康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牵头对忙丙乡马鞍山村马鞍山古树茶做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认证,给古树茶的产地保护和产品标识的唯一性提供了保障,对提升稀缺资源产品的认知度和价值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18年11月,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其中对古茶树的普查建档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镇康县乃至全省古茶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3存在的问题
  3.1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恶化对古茶树的影响
  古茶树本身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其生理寿命是有限的,正常的茶园和茶树一般在50年后开始进人衰老期,而随着人类活动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变迁,正在加速现存古茶树(园)衰老和死亡的步伐。据报道,滇西南古茶树分布片区部分调查样本古茶园的茶树长势不良率高达40%2),古茶树濒临枯萎和死亡率也高达10%B。近2年,云南省的珍稀古茶树衰老死亡: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控制人类活动对古茶树的负面影响和保护整体生态环境是保护古茶树生存环境和条件的重要因素。
  3.2市场因素带来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
  市场的热度对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具有积极意义,但巨大的市场面对日渐稀缺的资源,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古树茶价格的攀升和对古茶树资源的占有欲,导致古茶树资源的过度采摘利用私自采挖移栽、带根挖掘贩卖情况日渐严重,造成本已经稀缺的古茶树资源面临更加严重的灭顶之灾。以三台山茶叶箐群落、绿荫塘群落及大坝背阴山群落为例,古茶树被人为采摘、砍伐挖根移栽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催生了古树茶带根挖掘贩卖的交易。对古茶树进行建档、建立标志信息、跟踪监控管理,同时采取法律措施对非法砍伐挖根贩卖行为进行打击惩处是保护古茶树资源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3茶农对古茶树的保护认识不足
  茶农对古茶树的保护和利用认识严重不足,忽视和缺乏科学的养护措施和保养技术,甚至在古茶园随意放牧的情况也较为普遍,放过牧特别是羊群侵扰下的茶树很少有保存完好的。古茶树的生长和生存环境已经在遭受巨大的威胁,虽然镇康县的古茶树资源总量较多,但是缺乏合理的管理养护措施和积极正确的保护意识,改变不了古茶树(园)日渐衰退和濒临消失的趋势。因此,培养和提高群众保护古茶树的意识,是保护古茶树资源最为基础的一步。
  4对策
  古茶树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不仅具有很好的生态价值,而且有利于保护生物和物种多样性,提供丰富的茶种质资源,还能够加工生产出独具价值的古树茶茶叶,发挥其经济价值,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具有继承茶叶起源与茶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46。
  4.1建立古茶树科学管理和养护机制   大多数古茶树的生理期处于衰老阶段,应该对现存的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再分类,根据树龄、树体生理状况和生产能力,将古树资源鉴定分类为非生产型、可部分生产型和生产型等类别。根据是否参与生产和产茶能力分别制定保护、管理、养护和生产措施,分类保护管理,充分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
  4.2建立古树茶产地认证和可追溯体系
  古树茶有其独特的口感、外觀、香气、叶形等特点,但古树茶区别于其他茶叶的最根本优点却又是难以鉴定和辨别的,比如一般古茶树都生长在远离人类活动无污染的地方,多样的生存环境使其自身对抗病、虫害有天然的屏障和保护机制,对农药无依赖,天然、健康。目前,稀缺的古树茶和其他茶叶一起混杂于市,消费者也难以分辨真伪,更有甚者不惜采取隐瞒、冒充的手段,欺骗消费者,长此以往,必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古树茶进行全覆盖的产地认证,并对古茶树和古树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使产地产品及流通信息做到全程可追溯、可查询,既保护产地的资源.保证原产地的真实性,又让古树茶的价值得到体现。
  4.3综合开发利用
  古茶树(园)资源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历史的遗产,每个古茶园都有其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除了利用古茶树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外,也可结合古茶园的生态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镇康县可以结合忙丙乡马鞍山古茶园勐捧镇岩子头古茶园保护区、小落水寨子的茶祖祭拜仪式、南伞跨国溶洞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旅游业,既起到保护古茶树的作用又多方位挖掘古茶树的价值,提高知名度,有利于促进古茶树的保护和古树茶的开发,带动县域古树茶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5参考文献
  [1]杨学荣,鲁国伟,杨家利,等.镇康县野生茶资源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增刊1):211-212.
  [2]王凌云.浅析澜沧景迈古茶园现状及保护对策[J].云南农业,2007(9):36-37.
  [3]杨光武.云县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J].中国茶叶,2013(8):4-6.
  [4]沈培平,郝春,刘学敏,等.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价值及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7(6):23-26.
  [5]唐一春,杨胜美,季鹏章,等.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518-521.
  [6]许玫,王平盛,唐一春,等.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J].中国茶叶,2005(6):12-13.
  [7]杨广容,吕有才.云南古茶树资源的生物及社会价值[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昆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4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