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宝鸡市烟叶精益生产实践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宝鸡市烟区按照“做实、做精、做出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细管理、精干队伍”为重点,优化流程设计,整合资源要素,协同人员配置,探索实践烟叶精益生产工作。本文阐述了宝鸡市烟叶精益生产的主要措施,总结了其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促进宝鸡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叶;精益生产;措施;成效;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03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宝鸡市烟区集中在陇县和麟游2个县,年种植烤烟2 200 hm2、生产收购烟叶4 000 t。常年来,与陕西中烟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保持稳固的业务关系,年调拨烟叶1 500 t左右,烟叶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力大量转移,用工成本增加,烟叶生产雇工困难。为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持续发展,在宝鸡市陇县烟区探索实践烟叶精益生产工作。
  当地烟区强化精益生产理念,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细管理、精干队伍”为重点,优化流程设计,整合资源要素,协同人员配置,狠抓技术措施落实和工序化作业,扎实探索实践精益烟叶生产工作,实现烟叶生产技术标准化、作业工序化、服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以期促进宝鸡市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1    主要措施
  1.1    建立烟叶生产基础数据库,获取精确信息
  基础信息是推进烟叶精益生产的重要基础[1]。产区系统采集烟叶生产基础信息,运用手机短信、微信等信息平台,促进烟叶生产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共享。一是建立植烟地块档案。摸清植烟地块前茬作物种类、施肥种类及数量、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农药使用方法等基本情况。收集整理植烟土壤养分性质历史数据,补充采集分析土壤理化性状,科学合理制定施肥方案。二是建立气象资料档案。与当地气象部门协作,收集示范区近3年包括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灾害性天气等气象资料,为大田管理提供气象预测与参考信息,保障技术措施的提前介入和适度干预。三是建立烟农队伍档案。调查种烟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劳动力状况、耕地面积、烤房结构以及近3年來烟叶交售情况等,开展分类管理,提升技术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水平。四是建立技术员队伍档案。对从事技术管理、研发、推广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烟叶生产技术队伍梯度合理、通道畅通、激励到位。五是建立质量评价数据库档案。收集整理烟叶质量历史数据,补充采集分析烟叶质量,明确烟叶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烟叶质量保持和改进方案,为烟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2    推进重点环节工序化作业,实现精准作业
  优化生产流程和实行工序化作业是开展烟区烟叶精益生产的关键。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按照烟叶生产重点环节作业工序指导规范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工序化作业。一是落实作业主体。按照“规模适宜、便于组织、运行高效”的原则,结合产区生态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确定7个重点环节的作业面积,并分环节、分区域落实作业主体。二是制定作业规范。按照“相对独立、连续完成、集中作业”的原则,划分作业工序,合理设置工位、配备作业人员,明确每一个重点环节的作业单位、作业流程、作业工序及工位、作业规范等,实现团队的高效作业。三是推进专业化服务。推行育苗工场分区制、烘烤工场分班组制、专业分级分工位制,提高专业化作业水平,按质、按量、按时开展工序化作业。
  1.3    普及推广精良技术,提升技术水平
  精良技术是开展精益烟叶生产的核心[2]。在抓好两端精益生产的同时,着力推进大田精良技术与精准作业,不断提高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位率和烟叶产品质量水平。一是探索精良技术。针对烟叶田间土、肥、水、安全生产和结构优化等问题,探索壮苗培育、小苗深栽、测土施肥、绿色防控、优化结构、烟夹烘烤等先进技术的精益化。二是完善技术方案。精益生产示范区内逐环节跟踪技术到位率,注重精量播种、精准管理及精准供苗技术应用,种植密度、施肥精准调控,精准绿色防控。建立烟叶生产适用技术落实样板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三是落实生产技术。以生产中棵烟为目标,严格落实“4+4”烟叶生产重点技术。加强种烟主体、雇佣人员及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的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严格检查考核,不断提升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
  1.4    推行精密组织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精细管理是开展精益烟叶生产的保障。加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控制生产投入,不断提升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水平。一是网格管理。优化完善片区(线路)管理、网格服务的烟叶生产组织体系,实行扁平化、专业化、网格化管理。按照专业化分工、扁平化管理要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及人员配置,根据线路组织烟叶生产管理。二是信息化管理。以烟站为单位,开展烟农信息化服务、合作社信息化服务、烟叶生产信息化管理,建立烟叶生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政策、技术宣传服务,开展烟用物资、专业化服务及收购需求服务。详细记录信息化服务覆盖率、服务环节、服务内容及服务次数、服务效率等要素。三是烟叶生产投入控制。对烟农的用工量、设施使用、物资使用、能耗、生产成本进行预算,并指导烟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设施和物资损耗,提出工作措施并有效落实;对生产投入补贴进行精准化控制。   1.5    打造精干队伍,提高工作水平
  打造精干的人才队伍是精益生产的支撑。加强烟叶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职业烟农和专业化服务等4支队伍建设,促进烟叶技术人员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精益化管理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针对烟叶生产实际,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宣传培训,强化精益生产意识,快速提高4支队伍精益化管理能力。二是提高精益管理落实能力。开展冬耕、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烘烤调制、专业分级、优化结构等生产环节的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等,全面提高从业队伍精益管理落实能力。
  2    取得的成效
  通过烟叶精益生产,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1    减工降本成效显著
  在宝鸡市陇县曹家湾区域,育苗、植保、烘烤和分级等环节基本实现精益化生产,平均用工减少了78.0个/hm2。其中,育苗环节减少4.5个/hm2,植保环节减少15.0个/hm2,烘烤环节减少27.0个/hm2,分级环节减少31.5个/hm2,按60元/工计算,减少用工成本4 680元/hm2。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药成本减少60元/hm2。
  2.2    烟叶精益生产理念得到普及
  烟区创建了烟叶微信服务平台,为烟农提供政策宣传、实用技术、气象信息、生活提示,实现基础信息有效对接和利用。通过召开烟农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播放PPT宣传片等方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普及精益生产理念,获得了烟农的认可和支持。
  2.3    打造了一支精益生产推广队伍
  在全面培训生产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选派技术骨干,成立了推广小组,将基层技术员纳入到烟叶精益改善项目中,使基层技术员对精益生产工作用心,形成了一支能培训、能进田、能拿笔的精益生产专业队伍。
  2.4    形成了一套精益生产管理机制
  按照可追溯的运行原则,以技术日志、服务手册为载体,推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形成了对烟叶生产全过程的记录评价。通过跟踪指导记录、阶段考核兑现,使精益生产技术措施、工作流程与管理机制得到固化。
  3    建议
  烟叶精益生产就是以消灭浪费为核心,合理高效地利用資源,控制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3]。宝鸡烟叶精益生产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在田间工序化作业方面探索较少,生产中仍然存在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继续创新探索,不断改进完善。
  3.1    强化宣传培训
  要切实认识到烟叶精益生产的重要价值,要对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深刻理解、详细识别,认真宣传精益管理价值理念,消除无价值浪费,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烟叶精益生产的氛围,确保精益化生产的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3.2    强化过程管理
  按照烟叶生产各环节流程化、工序化作业的相关要求,对各环节作业用工、作业成本、作业效率进行记录整理,做好各环节的精益管理效益分析,形成各工序作业规程与标准。
  3.3    固化精益生产机制
  深入推进烟农户籍化管理,将技术员手机信息化管理、GAP服务记录、烟叶微信等平台进行对接,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
  3.4    加强新技术的引进
  加大对土壤修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的示范力度,加强对新技术、新能源的推广应用,不断促进烟叶精益生产技术落地,为烟叶精益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机械化作业是减工降本、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措施,要全面推行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4-5]。
  4    参考文献
  [1] 吴开成,王暖春,刘中庆.山东烟叶精益生产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烟草科学,2014(3):104-108.
  [2] 陈凯.关于新时期烟叶精益生产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5(8):141-143.
  [3] 陶梦野,陈涛,何阳.关于烟叶精益生产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50-11552.
  [4] 徐招深,周世民.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路径探讨[J].农技服务,2009(12):124-126.
  [5] 左业华,雷庭,王远辉,等.论烟叶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2014,42(26):9206-92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3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