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进一步拓展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和领域,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籍管理既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服务高校学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借助多方协调、密切沟通才能实现。本文将简单介绍大数据的内涵以及特点,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籍管理面临的现状,系统分析将大数据应用于我国高校学籍管理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学籍管理;现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24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115
  0 前言
  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应用至社会各个领域,无论在教育、企业管理还是体育领域,大数据在推动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相关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当前,国内外高校开始注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自身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驱动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优化。其中,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事务中的重点环节,学籍管理具有信息量大、高度复杂,且牵扯面广的特点,因此这个大数据应用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般而言,学籍管理涵盖学生历史入学信息以及学籍档案等,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籍管理难度也逐年提升,因此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学籍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管理能效,并最大程度挖掘学籍信息价值极具重要意义。
  1 大数据内涵以及特征
  大数据指的是具有巨大容量数据的集合,并且各个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大数据技术主要指的是将不同维度的数据按照既定逻辑和算法进行提取和处理,由此可见,可从三个维度解读大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已经突破了单靠人工进行数据分析的范畴。其次,需要对数据按照特定维度进行提取和解读,是对数据进行筛选、整合以及应用的动态过程。最后,对大数据的提取和应用应该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大数据自身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因此,基于此,可得出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数据量巨大;第二,数据类型多样化;第三,数据价值突出;第四,对数据时效性要求高,一旦数据分析滞后,其应用价值将明显降低。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机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高校管理者,都会产生大量信息数据,例如教师在备课环节形成电子教学方案以及精品课件等,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个人履历也是个人信息档案的组成部分,另外,在教学管理中,学生的考试信息以及考勤信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此外,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例如QQ邮件、微课资源等也成为学籍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用人工的方式对上述數据进行管理和价值挖掘并不现实,不仅占有巨大人力和时间,还会影响统计拉取的准确性,所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学籍信息极具重要意义。
  因此,高校大数据处理主要涉及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借助相关数据提取工具,对数据进行提取以及存储;第二个环节为基于一定分析工具和技术,结合数据需求方的要求,对数据价值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第三个环节为将提取出来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利用文字或者表格等方式,为数据需求方进行全方位展示。
  3 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大数据统计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挖掘信息数据的深度价值,最大限度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在面对海量数据时,需要统计人员作为数据维护工作,这是开展数据价值挖掘工作的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化的计算机以及数据分析知识以及技能,同时由于国家层面未对学籍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导致各大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并且整体效率不高,在大数据技术人才引进以及学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也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深度。
  3.2 高校学籍管理存在职能不清,归类不准等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籍信息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互联网层面的生产的相关信息,由于平台机制的限制,容易出现数据包丢失的情况,导致学生学籍信息出现断层,影响学籍管理的连续性以及整体性[1]。同时由于各大高校规模以及类型的不同,高校对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未建立统一的实施规范,传统学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籍管理需求,并且在高校内部,学籍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度较差,影响了学籍管理的时效性,另外学籍管理部门职能含糊不清,职能重叠以及职能空缺的现象同时存在,严重影响高校学籍管理的综合能效。
  3.3 师生对学籍管理的配合度不足
  在部分教师以及学生看来,学籍管理应属于教务处部门的工作内容,并不需要自己参与,所以在配合学籍管理上存在不积极的情形,据相关资料显示,多数学生对学籍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步骤并不清楚,因此在学籍管理人员寻求配合时,往往给予敷衍态度。部分高校学籍管理严重混乱,甚至出现学生可以任意变更学籍信息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 大数据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径
  4.1 积极转变学籍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学籍管理创新思维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籍管理者必须积极转变学籍管理理念,以创新以及服务理念驱动学籍管理模式的升级,对当前学籍管理方案和措施进行梳理,及时摒除不再适用的学籍管理措施,并对相关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2]。同时,应以动态化的视角反思当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结合本校实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创新,需要加大对在校生学籍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并对学生信息给予及时更新和填充,让学生学籍档案信息能够充分体现和反映其在校情况,使学籍档案能够初中处于动态更新状态,这样才能为后续进行学籍信息数据提起以及价值挖掘创造有利条件。   4.2 应积极推动学籍管理规范性建设,提升学籍管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规范性以及公开性原则,由于学籍管理涉及信息的时间跨度大,主体多,数据的对接以及沟通复杂程度大,因此需要加强学籍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综合管理质量,需要根据国家相关学籍管理制度并结合每一所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办学特点,建立并持续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使本校学籍管理制度能够最大程度覆盖相关主体,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遗漏,此外,应持续优化学籍管理流程,明确主体责任,各个职能部门甚至个体需要积极配合学籍管理工作,实现端到端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籍管理流程,既要保证学籍工作不与其他行政事务相互干扰,也要体现学籍管理部门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相互协作,这样才能从执行层面保证学籍管理落实到个人或者特定部门,最终保障学籍数据真实性和连续性。
  4.3 持续加强对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籍管理需要必要的信息集成系统作为支撑。搭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核心在于搭建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研发人员需要充分把握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原则以及全过程控制原则,基于现有档案管理功能,集中开发预卷功能,使其能够与OA其他功能组件并行使用,并将其作为综合校务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延伸,通过打通其他业务系统能够有效打破跨部门沟通瓶颈和壁垒,使信息数据资源能够在各个业务部门实现高速流转,由此可见,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可被视为一种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平台[3]。对于档案管理系统而言,需要注重搭建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功能模块。
  4.4 结合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学籍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籍管理并非传统信息统计工作的叠加,要求高校学籍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归类,并且結合数据分析工具例如spsss以及stata等,对核心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这样才能逐层获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关键信息,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对一定时间维度下的转专业以及换专业情况、退学率以及学科成绩评定等进行分析,并及时将数据录入学籍信息资源公共平台系统之中,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以及提取学籍信息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学籍管理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原则。一方面,应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学习研究的积极性。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知识文件,要熟悉计算机技术,包括文件数据录入,网络内部连接,图像处理,数据库,网页制作等。另一方面,学籍管理业务和复合型人才要积极引进。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对学籍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学籍管理业务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和开展讲座等方式管理,进一步充实与档案管理相关的知识,通过实际工作的检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虽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学籍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偏低,学籍管理部门职能模糊等等,然而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化和改革高校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必须积极转变学籍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学籍管理创新思维;应积极推动学籍管理规范性建设,提升学籍管理水平以及持续加强对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大数据技术有效提升高校学籍管理能效以及学籍信息档案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傅敏燕.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19(23):192-194.
  [2]魏然.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6):83-84.
  [3]杨海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改革路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4):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3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