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教育扶贫经验 为“教育扶贫”献计献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德元
摘 要:该文从3个方面列举了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包括师资问题、教育质量问题、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以及教育免费问题等,并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了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育 扶贫 国外 经验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127-03
Abstract: This paper lists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eacher problem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mental poverty of poor students, and the free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other countries to solve each problem.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such as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Key Words: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broad; Experience
改革開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扶危、扶困等传统的“物质”扶贫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多年来扶贫经验证明,人口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已成为影响消除贫穷的根本因素,因此,国家适时调整战略方向,从传统的“输血”扶贫调整为“造血”扶贫,教育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改变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精神面貌、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最直接的途径。
当前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列举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每个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供读者参考。
问题一: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薄弱,教学质量差。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已在中国普及。大多数适龄儿童都能获得正常的入学机会。完成义务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较差,目前的教学水平难以满足贫困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另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是农村学生大多进城学习,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入学人数减少。由于贫困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教师的工资较低,晋升职称的机会较少,难以吸引高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任教。这一现象与贫困地区学生数量的减少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相应对策举例一:美国的“有针对性的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为了快速、高效、广泛地解决贫困地区教师的问题,美国的一些大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了专门的农村教师培训计划。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职前教师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美国农村教师的培训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招收农村地区的学生,或者招收那些在农村工作过的学生。在入学面试中,申请者对农村教育的兴趣是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该计划也十分重视教师的人文关怀。例如,除了教师在教师轮换制度中应承担的义务外,还考虑到教师的家庭因素,如配偶的安置和轮换地区,目的是培训农村教师,并使教师也与他们所服务的地区的特点相联系,帮助教师适应未来的工作。这些措施为贫困地区的教师提供了“留下来”的保障。
相应对策举例二:在教育设施落后,辍学率上升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连锁学校”在发展中国家,一些面向贫困学生的学校满足了家长对相对较高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收取合理费用的要求。国家鼓励在贫困地区建立私立学校,并通过地区入学考试等措施,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私立学校的运营成本大约是公立学校的一半甚至4/1。肯尼亚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建立了“桥梁国际学校”(Bridge International Academies),父母每月支付6美元就可以送孩子上学。肯尼亚全国共有400多所这样的学校,到2025年,共有1000万名学生计划入学。这种模式也在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得到了推广。私立学校雇用的教师较年轻,学历不高,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这些教师也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他们采用了由教学专家开发的示范课程。每个老师的教学计划都是完全相同的,只要根据教学计划的内容来授课即可。课程计划的详细程度甚至包括如何细分每一节课、每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学校将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以掌握教学动态,并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2013年巴基斯坦曾进行了实验,对政府资助的199个村庄的低成本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入学率和考试成绩方面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私立学校的学生成绩甚至比公立学校的学生好,这表明建立这类学校是可行的。
相应对策举例之三:日本的教师轮换制度和选拔制度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教师,日本政府长期致力于改善战后教师的待遇。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由国家选拔的。在就职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全国考试,工资由国库支出。同时,教师每隔6年、校长每隔5年需调整到新的地区和学校,且不区分城乡学校。这确保了城乡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公平,即使在相对贫穷的农村小学也会有好的老师。日本的教师交流轮换制度始于二战初期,并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完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国教师资源的分布比较均衡,儿童可就近上学。学校缺少教师时,县教育局可以通过任用、晋升、降职、调职等方式调动教师。教师流动性并不强调教师的单方面奉献。对轮岗教师,国家给予交通津贴、住房津贴、单次任用津贴、边远地区津贴等各种津贴。根据家庭和工作学校之间的距离、不同地区的住房水平、配偶的存在和偏远地区的水平,有非常详细的补贴计划。国家统一配置教师,是保证各级学校配备足够教师的有效途径。同时,义务教育教师的选拔标准也非常严格。小学教师也需要有音乐、体育等相关知识才能胜任,工资也相当可观。 问题二:我国社会的贫困问题不仅是物质贫困,更包括精神贫困。
目前,在当今的教育扶贫中,对物质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的重视程度很高,但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往往被忽视。我国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都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追求经济效益,很少涉及人文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贫困地区的教育更是如此。事实上,贫穷是一个全面的问题。除了外显的经济和物质贫困之外,它还包括贫困人口内心的精神和心理贫困,这种贫困长期以来剥夺了穷人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他们不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不参与竞争,他们没有自信,心胸狭窄,被社会各阶层所排斥和压制,无法充分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生活在落后封闭的环境中,心理失衡,这种精神和心理贫困比物质和经济贫困更可怕,更难以根除。如果我们不首先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心态,我们就不会改变贫困人口的无知。如果不提高贫困儿童的教育水平,就远远不足以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相应对策举例之一:法国“社会文化资本”教育扶贫项目自2003年以来,法国名牌大学发起了“社会文化资本”教育扶贫项目,名牌大学不是单纯地给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捐款、捐物或降低分数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也不派大学生去“支教”。相反,该项目帮助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在高中3年时间里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以弥补他们家庭的社会地位较低给他们所导致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让他们在心理上像富裕或高知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自信,并帮助他们在学习和事业上设定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例如,法国的ESSEC大学的“我也可以”计划在3年内帮助学生在7个方面实现个人发展: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表达技能、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和艺术、掌握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了解不同的企业和职业、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其中社会交往和文化素养是关键点。他们带学生参观公司,介绍不同行业的人与学生见面、交谈,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职业。ESSEC大学和其他许多精英学校都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学生发起建立了各种协会,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探访监狱中的囚犯和向被边缘化的人群提供帮助;在城乡和社会矛盾集中的地区组织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有组织地帮助患病儿童,为贫困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相应对策举例二:澳大利亚通过艺术教育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为保护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当地政府为贫困移民后裔提供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等教育形式,包括The Song Room、Sacred Heart School等,以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一些来自贫困移民家庭的学生曾经沮丧、自卑、愤懑,对他人充满了敌意和戒备。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开始逐渐进步。艺术课程治愈了贫困生的心理创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学校更守纪,对学习也更有热情。该项目为期6~18个月,目前已帮助超过35万名学生。
问题三:我国的免费教育政策目前大多只免除学费,其他费用不免,导致一些特殊贫困家庭“因学致贫”。
2017年2月12日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有积极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无力上学”的问题。这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但是,“两免一补”政策只免除了学费,不免除贫困家庭子女因为上学而产生的其他必要的费用。贫困家庭为子女上学所支付的必要费用仍然占家庭收入的很大比例,导致一些贫困家庭“因学致贫”。
相应对策举例:拉丁美洲国家的“有条件现金转移计划”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拉丁美洲国家实施了“有条件现金转移计划”,其目的是对社会政策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优先扶贫项目,促进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发展来摆脱贫困。计划在执行了十多年之后证明它在改善贫困人口素质和消除贫穷方面取得了成果,该计划跨越了国家和区域界限被推广到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宾、南非、土耳其以及纽约和华盛顿等城市。所谓“有条件现金转移计划”是指通过在特定时期内提供直接现金补贴,促进对贫困人口,特别是极端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要求受益家庭确保家庭中适龄儿童入学,并达到一定的出勤率,以此作为领取补贴的基本条件。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并向学龄儿童提供一定数额的现金补贴,以帮助他们完成基础教育。在救助对象方面并没有实行“一刀切”。洪都拉斯主要是补贴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巴西和阿根廷,主要针对的中学生,因为这两个国家中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辍学率最高;墨西哥主要面向小学毕业前的学生和初中低年级学生;在委内瑞拉,小学生是主要的救助目标。在现金福利方面,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现金补贴涵盖所有与上学有关的费用,如报名费、学杂费和交通费等以及对上学而不工作的儿童的家庭的经济损失的间接补贴。在其他国家,这种津贴只包括对家庭经济损失的补贴。因为成本-机会比率随年龄而增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对中学生的现金补贴高于小学生。此外,补贴数额受到性别、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国家,女孩得到的补贴比男孩多,以此改善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当然,由于各国国情不一样,照搬是不现实的,在领会其精髓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情进行改造并最终为我所用方是正道。
参考文献
[1] 傅松涛,杨彬.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4(9):47-52.
[2] 刘芳.先帮穷孩子树立自信,再上我名校[N].新华每日电讯,2005-07-25(8).
[3] 周禹彤.教育扶贫的价值贡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4] 张彩云,傅王倩.發达国家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及对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6):77-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