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歙县贫困林场扶贫项目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在歙县桂林国有林场实施的现状、主要做法,分析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合林场实际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国有林场扶贫项目的实施和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扶贫项目;实施现状;发展对策;安徽歙县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自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在歙县实施以来,通过上下统一、齐抓共管,歙县国有林场扶贫项目建设质量和建成实效成绩斐然,多次受到安徽省林业局(原省林业厅)等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为共同交流探讨实施经验,在此主要就“十二五”以来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在歙县桂林国有林场(原桂林、水竹坑和许村3个国有林场)的实施概况和取得经验等进行阐述,对项目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和创新对策,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实施项目提供参考。
  1    扶贫项目实施概况
  歙县桂林国有林场为省级贫困林场,“十二五”以来陆续实施了“山核桃基地改造项目”“杨梅示范林项目”“雷竹培育项目”“绿梅培育项目”等造林工程,目前建设总面积达116 hm2。项目区内原来都是荒山荒地、低产低效林地等,通过扶贫项目营造了特色高效经济林,显著扩大了森林面积,有效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持续管理必将发挥出实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生态产品。
  2    项目实施做法
  2.1    科学规划,符合实际需要
  要从开拓林场经济发展渠道、有效增强自身发展动力方面考虑,兼顾资金投入、生长周期和效益产出等因素,优选既适应林场生产经营需要又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2.2    加强监管,提供支持保障
  成立管理机构,落实各方责任。深入发现和检查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整改意见。及时准确地向当地林业和财政部门报告实施进度,申请分批拨付工程款,在资金保障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2.3    公开公正,提高透明度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管理中心等政府监管平台,对项目施工实行公开招标,提高透明度。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监理服务,杜绝人情化和随意性管理,做好项目资金审计工作。
  2.4    积极参与,促进技能提升
  可组织现有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在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上提供有力支持。高参与度也能促进林场林技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项目后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2.5    合法规范,提高资金效用
  扶貧项目资金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国有林场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供帮扶,一定要在资金使用上做到合法、规范。可在账务管理、成本核算和工程决算等方面下功夫,在各环节的资金投入和保障上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性[1]。
  2.6    注重积累,做好档案管理
  做好项目实施各个环节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工作,为建立扶贫项目技术档案打好基础。竣工后要做好项目实施总结,并将项目实施全部资料整理装订成册后,做好向省、市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报送工作。
  3    存在的问题
  3.1    后续管理资金短缺制约项目发展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项目的后续管理和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如项目完工后的3~5年每年还需进行2~3次幼林抚育,含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这方面的资金靠林场自身无力筹措;另外,作业道、步道等基础设施也需持续进行维护。因此,持续投入资金做好项目后续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2    技术管理水平与项目要求存在差距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前近20年都没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力量日益不足,原先管理措施手段也相对简单粗放。因此,有待加强技术更新和培训,以适应今后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3.3    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明确
  扶贫项目安排实施的目的是发挥“扶贫”实效,提高国有林场自身经济发展动力,持续增加林场经济收入,使其彻底甩掉“贫困林场”的帽子。项目今后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当地国有林场对未来经营发展前瞻性不足,在进一步打造精品和亮点、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制定长期规划方面思路也尚不清晰。
  3.4    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
  当今是信息化开放时代,当地国有林场应做好创新性工作。广泛吸引林业积极人士采取创新模式,积极发挥扶贫项目建设的促进作用,促进国有林场更好地发展。   4    发展对策
  4.1    依托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促进后续发展
  林场要制定持续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当前常规项目造林的政策支持,持续扩大建设面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彻底摆脱林场贫困局面,使林场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2]。
  当前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林业增绿增效工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等形势发展对国有林场建设有利。如近些年来对现有中幼林抚育等项目的实施规模持续扩大,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尤其对国有林场实施营造林项目提高了政策倾斜。林场可以此为契机,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省级森林抚育和现有林培育等森林经营类项目,利用项目资金来促进扶贫项目后续的经营和发展,解决项目持续管理资金方面的难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当地国有林场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向当地政府人社部门申请人才招聘,利用国有林场改革后的人才管理体制,吸引林业专业毕业生加入到林场建设队伍中,充实国有林场专业技术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林场也可组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工人管理技能[3]。可与相关高等院校、农林科研单位等开展技术交流,邀请营造林、经果林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深入扶贫项目实施基地,针对项目管理实际需要,现场讲解管理技术和进行技术指导,解决项目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根据当前国有林场扶贫项目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和技能双强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4.3    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合理规划走出发展瓶颈
  充分利用国家层面的林业产业政策,根据当前扶贫项目现状,制定出符合国有林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如利用国家林草局等部委联合印发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有关扶持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的政策,争取把特色经济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夯实扶贫项目建设的基石。
  利用基地建设优势,做好产业发展布局。在做好现有特色产品发展的同时,重点向产品的深入开发方面发展。如做好绿梅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好雷竹系列產品开发,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山核桃深加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产品的亲和力等。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提高林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4]。
  同时要注重品牌规划,如借鉴当地“徽香”猕猴桃、“山里货”山核桃、“富岱杨梅”等林业品牌的成功经验,为国有林场特色经济产品杨梅、绿梅和雷竹笋等创立品牌,利用品牌效应逐渐形成区域影响,逐步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扶贫项目向产业化方向转型发展。
  4.4    通过引入创新理念拓宽发展前景
  可引入网络互联互通等创新方式,吸引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基地建设中来,采用林木“认养”、合作共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社会大众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参与者的获得感。同时也会促进全民办林业氛围的形成,加大扶贫项目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使扶贫项目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生态服务,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大力构建“林业+”的创新模式,在林区道路合理开设布局、坡地改造规划实施和排水沟渠等配套建设上下功夫,为项目的日常管理提供服务。可采用林下种植覆盆子、黄桅子等名贵中药材,发展新兴林下经济;林间套种当地见效快、周期短的黄桃和白花枇杷等特色水果,进一步拓宽立体种植和多元化发展之路。将来还可依托基地的绿色和生态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溧黄、杭徽高速公路和合福、黄杭等高铁的便利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开拓经营思路,修建休闲步道、休憩观景亭、景观池塘等基础设施,加种彩叶树种和观花树种等,加快项目基地向景区化发展,吸引“长三角”地区旅游观光人士前来休闲体验,发展“杨梅采摘”“绿梅生态观光”“雷竹采挖和干笋制作休闲体验”和“森林康养”等森林休闲旅游活动,做好扶贫项目基地综合利用工作,发挥扶贫项目的最大效益,树立扶贫项目实施成效的标杆和旗帜,在地区形成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5    参考文献
  [1] 汪晓晗.歙县桂林林场杨梅两用林示范园建设成效与措施[J].中国林副特产,2016(6):67-69.
  [2] 许忠文,刘峰,蔡剑锋,等.广西国有贫困林场现状及扶贫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8,47(3):377-380.
  [3] 易爱军.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4] 王自力.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