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常熟市水稻主栽品种演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常熟市水稻生产不同时期主栽品种及种植表现,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自主育成品种等,以促进当地水稻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稻;品种;种植表现;江苏常熟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03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常熟地处太湖稻区,至今已有约7 000年的水稻种植历史,是我国水稻高产区,单产一直居全国前列。明清时期就有关于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记载。近40年来,当地在生产上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良水稻品种的同时,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也自主育成推广了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和常优系列优良水稻品种,为常熟水稻生产高质高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对当地水稻品种演变进行阐述。
  1    地方品种
  现存最早的常熟地方志宋庆元二年(1196年)年孙应时编纂的《琴川志》就有关于水稻品种的记载,宝祐二年(1254年)鲍廉增补的《(宝祐)重修琴川志》中记载了27个籼稻及粳稻品种和8个糯稻品种。
  明清时已引进、培育出了许多新的水稻品种,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常熟县志》就有优质香粳稻品种“光头黄粳”“软颈黄粳”和优质糯稻品种“团头糯”“细叶糯”的记载。明万历的《常熟私志》以及清康熙的《常熟县志》和《常昭合志稿》都有记载适宜酿酒的糯稻品种,“枣子糯,壳黑,宜酒”,“细叶擂,性软,宜酒”,“落霜青,一名霜著青,宜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常昭合志稿》记载了抗倒伏品种和耐盐碱品种,“露管白,实名芦管白,以秆粗而硬也”,“金城稻,粒尖性硬,卤地可种”[1]。
  清康熙年间由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红莲糯”,又名“鸭血糯”,成为常熟著名地方品种,因其具有气香而味腴,补血滋阴功效,制作的“血糯八宝饭”色泽美观,而且香甜可口,至今仍有种植,1983年经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改良育成“矮杆鸭血糯”。
  2    引进品种
  建国初期,常熟水稻品种籼、粳、糯稻品种并存,早、中、晚稻混栽,主栽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水稻单产水平2.25 t/hm2。1949年以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引进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农垦57、农垦58、苏粳2号、早单八、秀水122、武运粳7号和南粳46等,大面积单产由不足3.0 t/hm2提高到9.75 t/hm2。
  1964年中粳品种农垦57(金南凤)和晚粳品种农垦58(世界稻)的成功引种,使常熟水稻单产有了很大提高。农垦58属多穗型晚粳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株型紧凑,茎秆细韧,成穗率高,千粒重26~27 g,籽实饱满,结实率高,谷壳薄,米质优,在常熟地区作单季晚稻栽培,或作双季晚稻栽培,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5.25 t/hm2。1964年,在常熟县莫城公社安定大队第十四生产队示范试种农垦58 3.84 hm2,单产7.54 t/hm2;1965年,种植7.24 hm2,平均单产7.89 t/hm2,单产第1次突破7 500 kg/hm2,不仅在常熟水稻历史上第1次单产超过7 500 kg/hm2,在江苏省内也是第1个实现晚稻单产超7 500 kg/hm2的生产队[2]。
  1984年在常熟市示范推广早单八,该品种是常熟市单季稻生产继农垦58、苏粳2号之后引进的又一当家品种。该品种是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晚粳“单八” (苏粳5号×853)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品种,198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熟期较早,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米质较好。在常熟地区3年示范种植平均单产分别为8.09、7.03、8.33 t/hm2,平均7.92 t/hm2 [3],增产显著。
  1993—1995年在常熟示范推广种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秀水122,与其他品种比较,明显的表现为高产潜力大,但稳产性差,平均单产为7.68 t/hm2,高产田超过9.75 t/hm2,低产田不足6.0 t/hm2,产量差异较大。1997年又引进种植了武进农科所育成的高产品种武运粳7号,由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稻瘟病、纹枯病轻、适应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综合性状较突出,迅速成为当时常熟水稻生产当家品种,丰产方平均单产达10.05 t/hm2,其中辛庄镇丰产方单产达11.0 t/hm2。同时引进了优质品种苏香粳1号搭配种植。
  进入21世纪,水稻生产由高产向优质转变,2007年以后引进种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南粳46、南粳5055等优质食味软米品種。其中,南粳46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自2007年引进后成为主栽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5 000 hm2。2009年支塘镇枫塘村千亩机插示范方,实收产量9.49 t/hm2,其中0.187 hm2高产田块产量10.56 t/hm2 [4]。   3    自主育成品种
  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5年恢复建所,1984年开始常规粳稻杂交育种,以选育优质、高产、多抗早(中)熟粳稻新品种为育种目标,至今育成审定了常熟黑米、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常优系列、早香粳系列等28个水稻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约466.7万hm2。
  3.1    高产育种
  1984—1999年,以高产为核心目标,兼顾抗性、熟期和米质。技术路线上,一是确立以江、浙改良品种为亲本配组,以江苏高产品种早单八、武育粳2号、武运粳7号和浙江抗病品种秀水04、秀水63为主体亲本,配组育成了太湖粳1号、常农粳2号、常农粳3号、常农粳4号。二是粳、糯配组选育高产品种。太湖糯和秀水04配组育成太湖粳2号,武育粳2号和太湖糯配组育成了常农粳1号。
  太湖粳1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第1个水稻品种,1991年常熟市扩大试种太湖粳1号300 hm2,平均产量8.25 t/hm2以上,其中莫城乡安定村百亩丰产方单产9.02 t/hm2,最高田块10.01 t/hm2。渭塘镇渭南村小苗机插1.07 hm2,单产9.47 t/hm2。1992年常熟推广种植3 333.3 hm2,平均单产8.25 t/hm2,其中莫城镇安定村6.83 hm2,实收产量9.51 t/hm2,比全镇平均单产增加22.9%,周行农科站7.45 hm2连片丰产方平均单产9.61 t/hm2,较对照丙88-122增加5.5%。
  太湖粳2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第1个单产突破12.0 t/hm2的常规粳稻品种,太湖粳2号的推广使常熟市大面积水稻单产突破了9.0 t/hm2,1996年辛庄丰产方实收0.088 hm2,单产达12.05 t/hm2,创苏州市单季晚粳高产记录。昆山从1992—1994年引进太湖粳2号,替代丙88-121和丙88-122,1995年扩大种植太湖粳2号达1.32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31.7%,仅此1项使昆山全市水稻产量提高483 kg/hm2。1996年扩大到2.656万hm2,平均产量8.21 t/hm2。
  3.2    优质高产兼顾育种
  2000年以后粳稻育种以高产为主向优质、高产、多抗兼顾为目标转变,在育种技术路线上,加强了亲本选配双亲双優,并从低世代(F2代)加大外观品质选择力度,在外观品质提高的同时,改进食味品质。2004年以后育成审定了1个国标一级、3个国标二级、3个国标三级常规粳稻新品种。
  常农粳5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第1个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的晚粳新品种,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理化指标达到《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一级标准,蒸煮品质优,食味柔软、适口性好。2006年尚湖镇示范试种691 hm2,平均产量9.18 t/hm2,较对照增产11.33%,2008年支塘镇示范种植35 hm2,最高单产9.86 t/hm2。2011年海虞镇肖桥村40 hm2机插秧标准化栽培示范方,实收平均单产9.63 t/hm2,2012年尚湖练南村27 hm2机插标准化栽培示范方实收单产9.6 t/hm2。
  常农粳10号201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属迟熟中粳稻类型,10月中旬成熟,米质优,产量高,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年区试平均单产10.29 t/hm2,较对照武运粳23增产3.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1.04 t/hm2,较对照武运粳23增产5.5%。2015年支塘镇枫塘村示范面积68 hm2,实收产量达11.58 t/hm2,表现生长清秀,抗倒性好,结实率高,熟期早,适合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是粮食周年高产理想的水稻品种,是常熟市当前水稻主栽品种之一。
  早香粳1号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特早熟优质香型软米品种。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稻谷标准,其中直链淀粉含量9.2%,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5 t/hm2,较对照苏香粳3号增产6.5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46 t/hm2,较对照苏香粳3号增产7.64%。高产示范田单产达到9.0 t/hm2。成熟期早,全生育期127.3 d,9月底成熟,较苏香粳3号早3.6 d,是常熟市目前水稻搭配种植的优质稻品种。
  3.3    杂种优势利用
  1996年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启动粳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以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 、易繁制种为育种目标,以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为主,形态改良、生态适应和杂交优势利用相结合,至今已育成审定了9个杂交粳稻组合和4个不育系,3个组合品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
  常优1号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50个水稻主导品种中唯一单晚杂粳组合,还被定为国家南方稻区单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2000年常熟市辛庄3.5 hm2示范方,机收实产9.72 t/hm2。2001年常熟市辛庄镇种植35.4 hm2,机收实产10.4 t/hm2。常熟市王庄镇农户种植209.3 hm2,平均产量10.48 t/hm2,其中高产田块单产达11.37 t/hm2,达该镇水稻单产历史最高。2002年辛庄镇示范4.2 hm2,机收单产10.02 t/hm2,其中高产田块单产达10.79 t/hm2。2012年常熟支塘镇枫塘村常优2号百亩示范方实产验收,平均产量达12.53 t/hm2,典型田块最高产量达12.85 t/hm2,创国标1级优质米、同类型杂交粳稻组合国内最高产量。常优5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品质达到国标一级的杂粳组合,2010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审定和国家审定,2012年获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稻品。
  4    发展趋势
  常熟市现有水稻面积17 666.7 hm2,其中常规粳稻16 733.3 hm2,杂交粳稻333.3 hm2。种植品种为南粳系列、常农粳系列、苏香粳系列和常优系列品种。其中南粳46品种4 133.3 hm2、南粳5055品种3766.7 hm2、常农粳8号品种2 133.3 hm2、常农粳10号品种3 020 hm2、苏香粳品种106.0 hm2、武运粳30号品种2 120.0 hm2,常优系列品种种植面积313.3 hm2。
  近年来,优质食味品种种植面积和比例逐年扩大。2018年南粳46、南粳5055、苏香粳3个优质食味品种占总面积的50.7%,较2017年的42.5%提高8.2个百分点。2018年常农粳8号、常农粳10号等国标二级优质品种合计占29.2%,较2017年的18.5%提高10.7个百分点。2018年常熟市粮食部门在最低保护价基础上,对南粳46等优质食味品种加价0.1元/kg收购,优质食味品种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常熟市水稻种植对品种品质、产量、抗性、熟期等要求更高。在历年种植中,一些品种由于在稳产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存在缺陷,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一些稳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熟期适宜的品种种植面积将迅速扩大。 5    参考文献
  [1] 闵宗殿.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水稻品种[J].古今农业,1999(2):13-18.
  [2] 钱子春,苏根林,陈瑞芬,等.常熟县莫城公社安定14队晚麦茬单季晚稻农垦58号稳产千斤的初步经验[J].浙江农业科学,1966(6):321-325.
  [3] 朱建华,陆钦历.早单八水稻的“早足稳”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87(5):8.
  [4] 吴建明,陈雪林,杨伟林.南粳46在苏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保优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12):1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