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培育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大学生是“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毕业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何将职业精神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机融合,使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与行业对人才需求高度契合,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高职学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对策,以达到培育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职业精神培养;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21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101
  一般来讲,所谓职业精神就是每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中密切相连的诸如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对待职业的态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表现。职业精神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纪律和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八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反映着为什么从事某一职业和怎样从事职业等根本性的价值判断,是高职学生的“软能力”。本文拟在研究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原因及提出如何提高职业精神的培养。
  1 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的几个特点
  我们通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143名高职在校生、123名毕业生和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反映出以下几个特点:
  1)对所学专业有认同感。职业理想的树立源自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92.91%的高职学生在“你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吗?将来是否打算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问题上,都选择了喜欢。总体来看,学生对专业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2)对职业精神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但对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了解不足。
  为了解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情况,我们设计了“你对本专业应具备的职业精神是否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职业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是否需要在校期间开展职业精神教育”4个问题。
  从数据结果当中可以看出,97%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职业精神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并且在校期间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对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很高的期待。同样,在对123名毕业生的调查中,77.24%的学生认为职业精神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21.95%的毕业生选择“重要”。而目前学生对职业精神和本专业应该具备的知识及素养很了解的大概在10%左右。这组数据说明,在校生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精神的了解不够充足,学生的期待与学校职业精神培养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3)获取职业精神相关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
  在对获取职业精神的方式调查中,学生选择居于前五的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师的渗透”、“假期的社会实践”、“就业指导教师的介绍”和“网络和相关媒体的报道”。“到企业实习实训”排在第六位。总体来看,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了解和学习职业精神的主渠道,也反映出我院在当下推进“三全育人”、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中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但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培养职业精神的效果却不明显,这值得反思和研究。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实习实训时,内容安排上比较忽视对实习生职业精神培养。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调查对象中45.45%的学生是一年级,按照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见习实习的安排,他们还没有参加过下企业实习的活动,缺少相关经历的体验。
  4)在校生更加注重专业技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加看重专业综合素养。
  对个人职业精神的优势特点的选择上,居于前四位的是:60.8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53.1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49.6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非常的热爱、44.76%的学生认为自己讲诚信。而对自身最为欠缺的能力和素养上,选择集中在“手绘能力”和“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其中49.65%的学生选择的是手绘能力、44.06%的学生选择“熟练使用设计软件”)。总体来看,艺术设计类高职生能将良好的学习态度、责任心和对专业的热爱客观评价为自身的优势,但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上还信心不足,成为影响其职业精神总体评价的重要因素。在对123名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认为最应该具有的职业精神是脚踏实地、勤奋的工作态度、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而熟练地使用专业工具软件只有38.14%的学生选择。同时,在对企业的调查反馈总看,企业选人用人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更加包容的态度,认为可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培养能尽快掌握。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用人单位普遍都认为职业精神的非常重要,学校也逐渐提高了“三全育人”模式的积极构建、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但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看,师生普遍都还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没有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有机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内在要求认识上还不明确清晰。从数据上看,虽然97%以上的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都认为职业精神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或者重要,但通过他们是否将来打算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是否对自己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是否能有序安排在校学习生活以及自我评价自己的最大优势和最欠缺的素养等问题的数据反馈上看出,高职在校生对专业技能非常看重,但主动塑造个人职业精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并不明显。
  2)在专业实践环节上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还十分薄弱。从调查数据中显示,高职学生对职业精神的了解和学习主要还是在思政课、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上,“到企业实习实训”選择较少,只占调查人数的31.47%。   3)职业精神培养的目标还不够明确。在课程教学实施上,教师只是将职业精神作为思政教育其中的一个元素进行挖掘和融入,但在培养目标上,还未将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职业岗位标准进行目标对接,在目标融入上没有衔接。
  3 对策与建议
  1)制定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精神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衔接。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阵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领课程体系建设,因而应做好高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的要求,研究制定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所需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将融合培养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去,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将目标进行贯通。
  2)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将课程内容与职业精神有效融合。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的按章节组织教学向按专题组织教学转变,对职业精神进行专题讲授。让学生认识到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是新时期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就业指导课上要结合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讲解职业理想,让学生明白,只有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扎实肯干,才能创造美好人生。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开展设计师职业岗位的职业精神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精神标准,将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
  3)提高对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职业精神培养与职业实践密切相关,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有识岗见习、跟岗见习及定岗实习等,是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践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企业文化教育、岗位职责要求、职业精神培育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接起来,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学做职业人,使职业精神在学生具体工作岗位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
  4)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仿真职业环境,强化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实训室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设环境,将学生的角色转换为“员工”,将实训室模拟为职场,將实训过程模拟为生产过程,激活学生的职业角色感,激发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将设计师的职业礼仪、产品品质把控、操作规范、交流与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与技能训练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就养成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积极践行职业价值与职业目标的良好习惯,在技能中体现精神,在精神在深化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内涵提升。
  5)着力营造培养职业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校园文化作为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贴艺术设计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与专业教学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
  4 小结
  职业精神的培养,无论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还是事关专业的生存发展根本,都需要我们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和修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课程内容、实践环节和营造职业精神文化氛围等,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紧密对接起来,才能让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金娟.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探索.
  [2]黄超.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71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