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同时,诸多因素也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立足我国实情,提出了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因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212-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t the same time,many factors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based on the truth in our country,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raising awareness of na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cultiva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innova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provide a more powerful safeguard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y;development status;factor;problem;countermeasure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农业的自身产业特性和我国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也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置身于国际大环境,在农业发展的新时期,应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入手,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我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上升到另一高度。
  1    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民族复兴、国家强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有所改良,具备了农产品可以持续稳定生长的条件,实现了农业经济作物的基础功能,满足了全民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随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产业调整和技术支持都有很大改善,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对耕地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威胁的防范措施也越来越规范化,同时国家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因此,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比以前更合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稳定基石。
  农业发展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地域、土壤特性等。因此,在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模式单一、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问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农业模式为主,如农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较低、营销方式单一、当地资源浪费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也牵制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农业资源缺乏以及土壤、交通等自然资源受限的地区,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需求,不得不改造或改良本土资源。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破坏植被的同时又对气候和土壤产生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造成问题越来越多。在农业技术缺乏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量,对化肥的需求和使用就会更多,不免会出现使用误区或滥用现象,严重破坏当地土壤和水资源,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这不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长远之计,更不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甚至会阻碍农业发展。农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只有遵循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   2    影响因素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较大,各省(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差别较大。影响我国各省(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各异,但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由单一因素或者多个特定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各个因素相互影響、共同决定的。有针对性地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均衡、快速发展。
  2.1    农作土壤质地恶化
  农业生产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土壤就是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土壤质地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耕种模式和方式重施氮肥,轻施磷肥、钾肥,由于长期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中有机肥不足,土壤不断酸化,有益菌缺失,土壤菌群比例失调,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恶化,进而带来土壤板结、土壤中农药与化肥超标、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土壤耕作层一旦遭到破坏,农作物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难以获得高产,而且还会降低耕地使用寿命。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土壤质地的不断恶化、土壤养分的严重不足,致使农产品产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另外,农业生产者的土壤养护意识淡薄,缺乏土地优化利用以及土壤改良技术,对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方法推广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2.2    涉农人员文化水平偏低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1]。而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基层懂得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很多先进农业机械在使用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先进农业机械使用方法不正确、日常维护不合理,使先进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新机型的使用推广,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有的思想观念落后,对当今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的接受能力有限,甚至不愿接受。在当今现代农业发展时期,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周期太长,收益太低,与实际投入不成比例,不仅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更阻碍了我国科技兴农的发展。
  2.3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
  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涉及农业生产及其延伸的各个阶段,与信息链、物流链、价值链、组织链组成有机整体。近些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市场的自身调节作用,我国的农业产业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农业产业链的总体竞争力不强[2]。
  农业的上游行业主要由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农资行业组成,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供方,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成本之一。农业的下游行业主要由饮料、食品加工、物流、纺织、造纸、建材等行业组成,农业是这些行业原料的提供方。下游行业尤其是食品、饮料、农产品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因地域不同,各地农产品的结构也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土农业生产体系。同时,由于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地域市场的分割和行业的分割,造成农业产业链产生断层[3],联结不畅通,信息化程度较低,整体农业产业链涉及面不宽,缺乏带动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链不多、不协调,名牌农产品链少等,同时农产品经营模式单一。因此,各产业之间的产业链组织化以及一体化程度都较低,利益分配机制、政策支撑体系等都不健全[2],整体构建还不完善,不适应当下市场日益精细化、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2.4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不到位
  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难度,实际效率也有所降低,加上当地自身的农业技术原本就比较落后,新型农业技术难以惠及所有农户以指导其生产。此外,新技术的经费不足、设施缺乏、推广能力不足等也体现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不健全[4];同时,技术推广的不够重视、科技培训不到位、科技成果得不到实际应用、农民自身较低的知识能力和求知欲等都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缓慢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5-6]。
  3    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改善农村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及农产品安全等因素是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7];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价值,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相融合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3.1    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推广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8],更是确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壤的保护和改良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是农作物高产、高质、高效的保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水灌溉,尽量利用地上水;提倡免耕,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推广秸秆还田;科学合理施肥,合理控制使用高氮化肥;增施有机肥、腐植酸性肥料、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等,实现土壤的脱盐与培肥效果,以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酸化、板结[9]。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作自然资源保护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0]。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与世界农业发展接轨,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是我国农业经济科学转型的必然结果[11]。首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减少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和周边环境的破坏,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农业经济转型的突破口,通过资源保护、集约开发、污染防治以及循环利用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农业与林、牧、副、渔等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   3.2    加强农业教育投资,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加大农业教育投资,提高农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对发展农业经济意义重大。提高基层农业人员的素质,应从基本入手,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首先,建立从事涉农人员的基本信息库,统计人数、年龄、文化水平、农业生产等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地点和时间,由专业队伍对其组织学习,其中包括综合文化知识、农业基本知识、农业(机)专业技术知识以及金融、经营、管理、营销、网络等相关知识。其次,对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增加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培训系统,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扩大科学技术对农民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让科学技术应用到实处,为农民真正带来经济收益,为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13]。
  3.3    完善农业产业链,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农业产业链的竞争[2]。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农业产业链必将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产业链的整合也直接关系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应进行各产业链分类整合,通过市场交易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上、下游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产业链整体的发展;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园区配置,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地方龙头企业等产业主体,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链的一体化、组织化水平,健全利益分配和联结机制[2];健全产业链要素支撑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使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产业化、专业化、模式多元化、组织网络化、高附加值的轨道,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实践结果表明,都市田园、高原特色农业、大园小镇、彩虹农业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特定区域已实践成功,推进了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的经营规模化。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建设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方法,为农业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具有成功经验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推广与应用。
  3.4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科技兴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14-15]。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将科技成果盡快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之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这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科技就是生产力。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建立专业的农业科技队伍,研究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设备,建立基层信息服务平台,在具有高性能农作物品种、绿色生物化肥、现代化农机设备、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渠道对广大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使其快速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技能,通过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实现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推广与应用。其次,加快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进程,重点投入研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科技技术;逐步健全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科学发展。
  4    结语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投入不断扩大以及乡村建设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将会越来越好。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国农村生活环境;同时,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电商、共享农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丰富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随着我国互联网农业的逐渐成熟,农业的科学管理、信息分享、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智能物流等必将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中,结合我国国情,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将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主,且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融合、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张莉,张磊.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农技服务,2016(7):197.
  [2] 叶兴庆,张云华,金三林.加快农业产业链整合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J].发展研究,2017(8):17-21.
  [3]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 王军.简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村,2014(4):42.
  [5] 康德广.浅谈我国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4(12):158.
  [6] 王向楠.农技推广的现状以及思考研究[J].农家科技,2015(2):16.
  [7] 陈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26-27.
  [8] 孙菲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23.
  [9] 梁晓琳.利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研制生物有机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10] 冯竟争,杜绍华.发展现代农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17(3):81-83.
  [11] 付岩岩.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2014(2):39-40.
  [12] 宋翊宁,张瑞花,张明丽.浅析当代中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科学时代,2015(10):4.
  [13] 王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126.
  [14] 张玉坤.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
  [15] 刘艺玮.创新农业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J].吉林农业,2016(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77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