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全方位技术人才的职责,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蓝领人才出现缺口的问题日益暴露,与此同时为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更加完善,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所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该文主要针对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方式。
  关键词:职业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165-02
  医学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够为医药行业提供人才保障,而且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针对于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学工作开展除却基本专业理论与技术外,还应当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所融合的职业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便于在未来的就业当中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服务。
  1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工作
  虽然在当下社会发展当中高质量技术人才缺失情况严重,但部分群体仍然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导当中,以大学作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情况普遍存在,社会中广泛缺乏对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和体系的认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高职院校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完善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可凭借自身的优化转型向社会公众证明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职业精神作为目前社会需求的直接反馈,能够契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将两者进行深度融合,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当中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当中获得良好的指引方向。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职业精神的引入作为基础保障,以此所进行教育后的学生更加具有职业优势,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公信力。
  1.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的国家明确的规定和市场直观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理论课程薄弱,并且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为散漫,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为了能够改善教学效率和质量,不仅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工作进行调整,而且需要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方向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而职业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则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提高兴趣,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在学习当中遭遇阻碍和困扰,学生凭借自身的信念和理想,能够进行积极应对,成为专业课程与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
  1.3 促进医疗事业和谐发展
  医疗事业是公众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有关医疗事故所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虽然其中不乏有部分患者家属无理取闹,但部分医生职业精神缺失的情况也十分明显,不仅影响医院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高职院校作为医疗人才的培育基地,则应当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基准,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以心理干预和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医疗事业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学生还未完善的价值观进行补充。
  2  当前职业精神在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2.1 缺乏应有的价值体现
  以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职业精神在教学当中缺乏应有的体现,甚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在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当中,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将工作重心放置于学生专业课成绩的提高,從而带来生源的保障,并且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符合公众主观意识,盲目效仿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缺乏对该校学生的针对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被抛之脑后,从而导致职业精神成为了口中之谈,难以付诸行动。
  2.2 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失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似抽象,但其中却包含的大量专业技巧和内容,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但反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作模式,依然以该校其他科目教师兼职为主,导致教学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由于高职院校将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于教学器材的引进以及该校规模的扩展当中,导致在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缺乏应有的薪资待遇,很多学校也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指派思政科目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难以真正体现职业精神的内涵,无论是在课堂开展还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方面,都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作用。
  3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措施
  3.1 建立健全教学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做出有效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并开展,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使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带来影响。教职人员在工作当中应当明确所负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自身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比如,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针对于此则应当尽可能提高课堂活力,对死板的知识灌输方式进行改良,加入实践活动和小组探讨环节,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高职院校的全部教学阶段,所以教职人员则应当注重于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培养,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构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不仅自身作为具有权威性的教师,而且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陪伴者。
  3.2 提高教职团队素养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于职业精神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选拔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核,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自身同样应当具有职业精神,才能在工作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当中,学校应当加入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先进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学习,促进教师能够对自身工作模式进行不断改良,并且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以容错机制激发教师的动力,从而使得职业精神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度融合。
  3.3 以就业作为教育工作首要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更加偏向于技能化、职业化,所以,在教学工作开展时,则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打造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为首要工作方向。职业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职业理想为前提,以职业道德为支柱,以敬业奉献、自觉承担职业责任为宗旨,帮助学生在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明确文明、礼貌、忠诚、爱岗敬业和勤奋好学对于企业的真正作用,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能够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过后更好地进入社会,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4  结语
  职业精神看似空泛,但在高职院校当中则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力量,针对于医学生所进行的职业精神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既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教学体制改革下完成自身优化转型,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工作开展和进步的完美助力。
  参考文献
  [1] 杨红英,汪益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科协论坛,2012(7):179-180.
  [2] 曾白琳,孙雄华,胡俭云.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9):65-66.
  [3] 孙华.对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89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