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芯作为杏鲍菇栽培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甘肃省丰富的玉米芯和玉米芯发酵料为栽培主料,以玉米面、麦麸、高粱壳等为辅料,探索不同主料以及不同基质配比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杏鲍菇生产的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料或以玉米芯添加高粱壳的培养基均可以获得杏鲍菇较好的出菇特性,而其中以配方Ⅴ处理(玉米芯40%、高粱壳48%、玉米面10%、石膏粉2%、基质含水量65%)为最佳栽培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0.48 cm/d,子实体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93.82%。
  关键词: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玉米芯;培养料;配方;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4-012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4.02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Feasibility study on corncob as raw material for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Quel.
  SONG Li-rua,b,DOU Hong-qianga,b,XI Ya-lia,b,LIANG Qian-qiana,b,
  FENG Jiu-haia,b,ZHU Ying-shuc,WEI Sheng-longa,b
  (a.Gansu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Application Mycology;b.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the Genetic Breeding of Edible Fungi in Gansu Province;c.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Hexi University,Zhangye 734000,Gansu,China)
  Abstract: The corn cob and the corn cob fermentation material in Gansu were used as a cultivation main material, taking corn flour, wheat bran, sorghum shell and the like as auxiliary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in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matrix ratios on the yield and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Quel. were studied. Combining with the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the best culture formula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Quel. was sele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corncob as the main material or adding sorghum shell to corncob as the medium, we could obtain the better mushroom characteristics of Pleurotus eryngii Quel., and the formulation Ⅴ(corncob 40%, sorghum shell 48%, corn flour 10%, gypsum powder 2%, substrate moisture 65%) as the best cultivar matrix formulatio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hyphae is the fastest,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hypha could reach 0.48 cm/d, the yield of the fruiting body is high,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could reach 93.82%.
  Key words: Pleurotus eryngii Quel.; corncob; substrate formula; cultivation formula; yield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隶属于真菌门(Enmycophy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由于野生条件下杏鲍菇生长在伞形花科植物刺芹的枯木上,故又称刺芹侧耳[1]。杏鲍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菌,其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2],对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一定的抑制和治疗作用[3,4]。杏鲍菇是近年来新兴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具有口感佳、耐运输和易保鲜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5],现在杏鲍菇已成为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6]。
  目前,国内杏鲍菇栽培采用的主要原料是棉子壳[7],但随着近年来国内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棉子壳市场价格不断升高,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杏鲍菇生产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及甘肃省本地的实际情况,以玉米芯、玉米面、麦麸、高粱壳等为原料,以张掖市目前工厂化主要栽培的杏鲍菇品种,探索10种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袋栽生长发育、出菇产量和出菇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以期筛选出更适合于本地化袋栽的培养基质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杏鲍菇品种为张掖市紫家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种植推广的品种。
  1.2  供试培养基
  1)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
  2)原种培养基: 麦粒88%,木屑10%,蔗糖1%,石膏1%,pH自然。
  3)栽培袋培养基配方见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母种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并挖去发芽、发青部分,切成厚约2 mm的方块,称取200 g放入1 000 mL水中,于锅中煮沸20 min,煮至熟而不烂时(煮沸20~30 min,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重新倒入锅中加热,加入琼脂20 g,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溶解完后加入葡萄糖20 g、酵母粉5 g,用玻璃棒搅拌至溶化,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1 000 mL,完全溶解分装至玻璃试管中,试管中培养基的量约为试管容量的2/3,加塞、包扎,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压力升到121 ℃灭菌30 min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中间注意排净冷空气。将制好的斜面放入接种箱,用高锰酸钾+甲醛消毒接种箱后无菌接种,贴上标签,于温度22 ℃黑暗条件下培养。
  1.3.2  原种与栽培种  将麦粒隔夜浸泡约12 h,再与1%石灰放入锅中煮沸45 min,煮至熟而不烂时捞出,与石膏混合均匀,装入750 mL菌种瓶,约装整个瓶子的2/3塞好棉塞,于121 ℃灭菌2.5 h。冷却后无菌条件下接种,于22 ℃黑暗条件下培养。
  1.3.3  拌料及装袋灭菌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成不超过黄豆大小的颗粒,并含有一部分粉末。加水焖过夜后与其他料混匀,按照表1配方精确称量各种培养料,加入培养料重量65%的水,搅拌均匀,装入17 cm×32 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一头加套环无棉盖体,每袋装干料0.625 kg,于121 ℃下高压灭菌2.5 h,于冷却室冷却,待中心料温低于25 ℃后接种。将杏鲍菇品种于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接入菌种约25 cm3,每瓶菌种接20个栽培袋,每个配方接种300袋。接种后将栽培袋移入培养室中,于避光、清洁、通风良好、温度22 ℃、黑暗条件下发菌。
  1.3.4  发菌及出菇管理  将每个配方300个菌袋平均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袋。接种1 d后每隔12 h观察一次菌种定植情况,以后每2 d观察菌丝生长状况,测量菌丝生长速度,记录菌丝整齐度、菌丝长势等。
  菌丝长满料袋后继续培养7~10 d,让菌丝积累足够的养分,经5~7 d即可形成原基。当菇蕾长至米粒大小、呈淡灰色时进行出菇管理。控制菇房温度为12~16 ℃,相对湿度为85%~95%,光照以500~1 000 Lx散射光为宜,每天通风1~2次。在菇蕾培育期间,气温控制在15~18 ℃、空气相对湿度90%~95%,当原基在袋内形成,并出现1~2 cm的小菇蕾时,拔出塑料颈圈,割弃料面以上的塑料薄膜,让其充分生长。孢子尚未弹射时及时采收。
  1.4  观测项目
  1.4.1  菌丝生长状况  在发菌期,采用画线法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每隔2 d测定一次菌丝生长速度,取平均值,待菌丝长满袋后移入出菇房,统计菌丝长满料袋的时间。
  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度/生长时间  (1)
  菌丝整齐度根据菌丝先端生长状况可分为整齐、较整齐和不整齐三类(菌丝先端0.5 cm以内为整齐,0.5~1.0 cm为较整齐,大于1.0 cm的为不整齐)。
  1.4.2  菌袋污染率  每个配方接种300袋,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袋。于发菌室内培养,菌丝满袋后计算污染率,统计成品率,并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菌袋污染率=污染袋数/300×100%  (2)
  成品率=健壮生长袋数/300×100%  (3)
  1.4.3  栽培特性  測定各菌株的封口时间(从接种到长满袋口的时间)、满袋时间(从长满袋口到全部长满袋时间)、出菇时间(菌丝满袋到子实体形成的时间)等栽培特性。
  1.4.4  产量统计和生物学效率  将各处理组合采下的子实体分别称重,记录产量,计算出生物学效率。
  生物学效率=产量/培养料重×100%  (4)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作图,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的影响
  杏鲍菇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和长势均不相同(表2)。由表2可知,杏鲍菇在配方Ⅲ和Ⅴ处理下的菌丝长势最强,菌丝浓密健壮、菌丝整齐;而在配方Ⅱ、Ⅵ和Ⅷ处理下菌丝生长状况最差,菌丝稀疏;配方Ⅲ、Ⅳ、Ⅴ和Ⅶ处理的菌丝生产都较健壮、浓密、整齐,其中以配方Ⅴ处理菌丝生长状况最好,可见,以单纯玉米芯或以玉米芯和高粱壳为栽培主料杏鲍菇长势很好,而在配方Ⅴ处理中,玉米芯中添加高粱壳和玉米面,改善了玉米芯的物理结构和营养比例,使得该配方菌丝生长更好;其他配方虽然也添加了不同成分,但可能杏鲍菇生长发育利用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玉米芯,所以其他成分的添加均未改变菌丝的生长状况。
  总的来看,配方Ⅲ、Ⅳ、Ⅴ和Ⅶ处理无论从菌丝颜色、菌丝整齐度还是菌丝长势上都处于较优水平。
  2.2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不同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明显(图1),杏鲍菇在10个配方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可以分为6个水平,其中以配方Ⅴ处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0.48 cm/d,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其次是配方Ⅲ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配方Ⅱ、Ⅵ、Ⅷ和Ⅹ处理菌丝生长速度较慢。由此可以看出,杏鲍菇菌丝在以玉米芯添加高粱壳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纯玉米芯次之,而在玉米芯发酵料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较慢。
  经过多重比较,从图1和表2可以看出,配方Ⅴ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势强、菌丝洁白、浓密健壮,为较优配方。
  2.3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袋污染率和菌袋成品率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杏鲍菇菌袋污染率的影响均不相同(图2),由图2可知,以配方Ⅹ处理的菌袋污染率最高,达到16%;其次是配方Ⅳ处理;而配方Ⅲ、Ⅴ、Ⅶ和Ⅸ处理菌袋污染率较低,污染率在6%~9%。以上数据表明,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污染率比较低,玉米芯发酵料添加玉米面污染率较高。
  不同配方对杏鲍菇菌袋成品率的影响均不相同(图3),与菌袋污染率呈负相关,随着菌袋污染率的提高,菌袋成品率逐渐下降。由图3可知,以配方Ⅴ处理菌袋污染率最低,成品率最高,达到94%;其次是配方Ⅶ处理;而配方Ⅳ和Ⅹ处理菌袋污染率较高,成品率较低。以上数据表明,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菌袋成品率比较高,玉米芯发酵料添加玉米面菌袋成品率比较低。
  2.4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栽培特性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杏鲍菇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栽培特性有很大差异,而其中以配方Ⅴ处理的栽培周期最短,为65 d;配方Ⅳ、Ⅶ和Ⅸ处理的栽培周期次之,为68 d;而以配方Ⅱ、Ⅵ和Ⅷ的栽培周期较长,均为75 d。可以看出,在以玉米芯发酵料为主料的培养基上杏鲍菇出菇周期均较长。
  2.5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配方杏鲍菇产量差异较大,以配方Ⅴ处理平均产量最高,平均每100袋为63.64 kg,生物学效率为93.82%,其次是配方Ⅲ和Ⅳ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62.35 、64.60 kg,生物学效率分別为83.76%和87.35%;配方Ⅴ和配方Ⅲ处理平均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配方Ⅱ和配方Ⅶ处理平均产量较低,生物学转化率在63.00%左右。
  2.6  不同培养基杏鲍菇的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从经济效益分析,配方Ⅲ处理经济效益最高,其投入产出比达1.00∶7.23,其可能的原因是这种配方的主料玉米芯主要来源于盛产玉米的张掖市,因而其成本最低。配方Ⅴ处理虽然平均产量排第二,但生物学转化率最高,投入产出比也比较高,在张掖地区玉米、高粱种植户很多,以玉米芯和高粱壳为主料的配方Ⅴ处理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
  3  结论与讨论
  杏鲍菇属于木腐菌,可利用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等进行栽培,其栽培原料价格在不断增加。本试验利用甘肃省张掖市丰富的玉米芯及玉米芯发酵料为栽培主料,并添加高粱壳、麸皮、玉米面等辅料栽培杏鲍菇,从中筛选出适宜本地化栽培同时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栽培配方,一方面可以解决杏鲍菇生产中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本地农业下脚料的处理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研究发现,从不同配方的栽培效果来看,配方Ⅴ处理优于其他配方。配方Ⅴ处理的菌丝洁白,菌丝生长浓密健壮,菌丝的生长速度最快,污染率最低,成品率最高,出菇周期较短,虽然平均产量次之但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93.82%。其次是配方Ⅲ、Ⅶ和Ⅸ处理,以玉米芯为主料或添加部分高粱壳均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
  从经济效益上看,利用玉米芯和高粱壳作主料的配方原材料易得到、投入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产投比较高,在张掖地区玉米、高粱种植较多,以玉米芯和高粱壳为主料的配方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这对合理利用废物资源、降低环境污染、食用菌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恒生,刁治民,陈克龙,等.杏鲍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J].青海草业,2014,23(2):26-30.
  [2] 郭英美.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J].食用菌,1998,20(5):11-12.
  [3] CARBONERO E R,GRACHER A H P,SMIDERLE F R,et al. A β-glucan from the fruit bodies of edible mushrooms Pleurotus eryngii and Pleurotus ostreatoroseu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6,66(2):252-257.
  [4] MORI K,KOBAYASHI C,TOMITA T,et al.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the edible mush rooms Pleurotus eryngii(Eringi),Grifola forndosa (Maitake),and Hypsizygus marmoreus (Bunashimeji)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J].Nutrition research,2008, 28(5):335-342.
  [5] 唐利华,高君辉,郭  倩.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9,16(3):33-35.
  [6] 黄年来.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J].中国食菌,1998, 17(6):3-4.
  [7] 张  敏,张月华,姚祥坦.利用桑枝屑简易栽培杏鲍菇技术[J].中国食用菌,2010,9(2):66-68.
  [8] 苗玉志,张微帷,何  兵.鲜块菌片热风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162-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06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