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通过对广东垦区茶叶产业调研,介绍了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广东垦区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234-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广东省位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地理位置优越,雨量充足,气温适宜,独特的环境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茶叶产业是广东垦区的重要产业之一,整体效益一直较好,但规模不大。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倡导“一带一路”,茶叶产业对于垦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对广东垦区(茂名垦区的新华农场和湛江垦区的华海公司)茶叶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旨在为垦区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茶叶种植
  垦区植茶历史比较悠久,但随着垦区其他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整体在渐渐萎缩。截至目前,垦区茶叶产业发展良好的仅有茂名垦区新华农场和湛江垦区华海公司。
  1.1.1    新华农场茶叶种植现状。垦区新华农场占地面积为4 733 hm2,以橡胶(1 600 hm2)、茶叶(66.67 hm2)、油茶(600 hm2)、水果(266.67 hm2)生产为主(图1)。茶叶种植面积占农场总面积的1%左右,与植茶面积最高时的200 hm2相比减少了67%。其中,投产31.13 hm2,茶叶公司实行“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新一代原生态茶园基地。该公司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有年产干茶600 t以上园林式茶叶加工厂,拥有配套设备加工生产绿茶、红茶、乌龙茶[1]。
  1.1.2    华海公司茶叶种植情况。2015年茶园面积190.4 hm2,其中云南大叶种150.1 hm2,金萱10.7 hm2,金观音3.5 hm2,英红 9号0.7 hm2,鸿雁12号3 hm2,福鼎大白2.6 hm2,新品种19.8 hm2(图2)。生产茶叶以蒸青绿茶为主,以红茶为辅,产量240 t,销售收入 900万元。其中,生产茶叶品牌有“雄鸥”“勇士”蒸青绿茶。华海公司茶园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生产的“雄鸥”“勇士”蒸青绿茶斩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等各项殊荣。
  从华海糖业公司产业结构(图3)可以看出,茶叶产业只占该公司总面积的2%左右,相比最高植茶面积666.67 hm2相比,产业萎缩近70%。
  1.2    茶类结构
  中国六大茶类广东垦区基本都有,以绿茶、红茶、乌龙茶为主。新华农场茶类结构以红茶、橘红茶、观音绿、铁观音为主,华海公司茶类结构以红茶、绿茶为主。
  1.3    茶叶品种结构
  垦区植茶最早从海南、云南引种琼福云6号、福鼎白叶等,由于土壤问题,产量极低,引种失败。自2000年开始成功引进少量的台茶,以金香、翠玉为主,2004年引进云南大叶种,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云南大叶种、金萱、翠玉、黄观音、金观音、黄金桂为主的茶叶品种,其中云南大叶种占87%,金萱占6%。
  1.4    茶叶产业经济效益
  新华农场植茶面积68 hm2,投产面积31.1 hm2,年产干茶30~40 t,茶园经济效益400万元以上,效益达到30%左右。华海公司有茶园212.9 hm2,生产上以蒸青绿茶为主,以生产红茶为辅,2014年产茶叶258.3 t,销售收入999万元。
  茶青分级标准及单价如表1所示。
  1.5    茶叶加工工艺现状
  垦区茶叶加工业发展迅速,主导性优势日益显现。生产方式上,初制茶加工基本保留着传统工艺方式,现代加工体系及深加工比重小,精深加工增值滞后。在产业上,垦区茶叶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与福建、云南等龙头企业还有不少差距,且加工技术滞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2]。
  广东省茶叶外销历史超过千年,随着国家倡导“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海外华侨的思乡情结,垦区茶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且随着消费人口越来越多样化,要求环保、安全、特色,势必会为垦区茶叶产业带来巨大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垦区茶叶产业链延伸,加工技艺创新需求迫切。
  1.6    人才队伍情况
  通过对2个垦区茶叶产业人才队伍调研发现(图4,以新华农场为例),二者存在共性问题:一是从事茶叶产业生产女多男少;二是职工年龄偏大;三是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目前,垦区茶叶产业极度缺乏茶叶的专业及推销人才,再加上茶园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劳动成本居高不下。   2    存在的问题
  2.1    茶树品种退化,良种覆盖面小
  广东农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福云六号等无性系良种,后续引入铁观音、金萱、翠玉等乌龙茶优良茶种,有效地推进农垦茶叶良种化进程。但茶园绝大多数是衰退茶园或衰老茶园,品系退化,茶叶产量低,茶青质量差,无性良种少,茶树良种覆盖面小。随着茶产业发展,尽管2个企业逐步意识到茶树品种改良的作用,但由于企业生产效益差,面临资金紧缺的现状,企业无法对茶树良种尽心投资改良,且即便少数单位小规模引入优质茶种,也因投入、管理不到位而使新茶园规模、良种普及率低,造成茶叶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3]。
  2.2    茶叶生产经营分散,产业化水平低
  广东农垦集团管辖的茶叶公司仅有2家,且其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效益差、管理差、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茶叶产业化生产率低下,致使茶叶的品质不稳定。在茶叶产、供、销等环节中,市场开拓、营销等相对落后,且中间环节过多,公司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较差。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与基地、农户各环节的统一协调机制由于利益、关系没有理顺而存在较多问题。对垦区内茶叶的生产加工、原材料的收购和成品的销售与定价实行统一原则,保证了垦区内茶叶产品的稳定性,但对茶厂的硬件设备,产品加工工艺以及茶园的投入资金较少,导致茶园退化,茶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效应薄弱等问题,这些是制约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3    茶叶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偏低
  广东农垦有机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虽然茶叶精加工方面得到大力发展,但由于各个企业发展起点不同,有些企业存在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低;茶叶产销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采取小农经营模式,茶叶生产标准难实施,更难达到生产标准统一,农药残留等问题很难控制。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残留量超标、有毒有害元素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灰分超标、粉尘污染、人为添加色素和香精等方面,而茶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自身不产茶或者产量较少,制定进口茶标准要求带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严重制约我国茶叶的出口。
  另外,茶叶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技术创新,导致产品品牌档次较低,品牌数量少,相似度大,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要求[4]。
  2.4    品牌知名度低,政府重视度不高
  广东有最广阔的市场平台,但广东农垦却没有为农垦名茶做一个全面、实质、有效的宣传,未建立起一个品牌。广东农垦茶叶在省外影响力不大,在经营上,由于广东农垦主打甘蔗、橡胶、剑麻三大产业,而忽视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广东农垦等政府部门对农垦茶叶产业的支持、重视、投资不够,茶叶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强大外力的扶持和有关部门指导性的支持与规划;自有品牌不多,出口企业产品多是贴牌生产。同时,广东农垦的华煌、雄鸥牌绿茶、勇士牌绿茶等茶叶,品牌创立时间不久,知名度也不高,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树立品牌形象。
  3    发展对策
  3.1    大力推廣良种茶树
  目前,茶叶优良品种中已经通过国家审定的有76个,无性系良种有59个,虽然我国在优质新茶种的繁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全国无性系良种覆盖率极低,仅仅为19%。这种情况在广东垦区更为严重,由于资金短缺,茶树良种推广进程较缓慢,茶园良种覆盖率依旧很低。因此,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进程,对于垦区打造名优特茶叶至关重要。
  此外,应大力培育茶叶新品种,新品种在市场中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商品价值高,如金萱品种红茶比云大种价格至少高1倍。茶叶新品种在季节茶中,春茶比较畅销,售价也比较高,如蒸青绿茶春茶售价比夏秋茶高出1倍多,因而在茶叶发展中应重点发展春秋季茶叶,围绕增加春茶产量多做努力。
  3.2    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
  基于农垦两大茶叶公司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效益差、管理差、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茶叶产业化生产率低下,致使茶叶的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索,培育华煌等茶叶科研、生产、加工、营销和品牌等转型升级的旗舰企业;同时,大力培育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现代加工规模、现代营销方式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高垦区茶叶产业化程度。
  3.3    提高茶叶科技含量,提升竞争力
  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机构在茶产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重点围绕名茶,开展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茶树良种的选育和繁育、栽培技术综合配套、茶叶采摘、加工机械化和清洁化加工技术、茶叶精深加工、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研发和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联合攻关,促进广东农垦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加工工艺,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产品品质,积极探索地区性消费喜好,做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另外,要强化茶农各项技能培训,培育适合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新型骨干茶农队伍。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步伐,积极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工业品等新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4    塑造垦区名优特茶叶品牌
  首先,制定茶叶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可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品牌推介方案,并且鼓励开展特色推介活动;鼓励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销会,增加垦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其次,完善并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有效防止劣质茶叶进入市场;建立源头追溯机制,对广垦茶园进行登记、建档,建立诚信档案,有效控制茶叶生产源头。再次,推进垦区优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满足顾客对于茶叶品牌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
  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饮茶日活动,借助活动扩大茶叶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湛江茶博会,借助茶博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目光,推介新茶品,扩大影响力,同时亦可了解同行业的产销情况,为茶品销售筹备基本信息。积极参加一些影响力大的茶事活动,积极融入,借力发展品牌,扩大品牌地区影响力。积极筹划茶事活动,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及影响力,带动大众的饮茶兴趣,亦可推介产品,如茶叶开采仪式、春茶上市(开卖)庆祝仪式、茶艺表演、茶叶品饮、茶文化节、有关茶叶的书画展、摄影活动,以品牌赞助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竞赛)等。
  3.5    发展多元化的茶叶销售渠道
  一是引导华煌和华海2家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经营网点建设,依托电商平台开设专卖店,入驻实体商超,构建立体式茶叶营销渠道,加快垦区名牌茶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探索以销售、旅游互相促进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旅游茶园,吸引游客观赏茶园风景,促进美誉度,以旅游促进销售,引领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赵晓罡.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 张静.湖南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 陈钦儒.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4] 陈桃,孙剑,李紫娟.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3):424-4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