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紫云英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肥东县为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和化肥减量控害的目的,近年来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种植。本文针对种植户对紫云英投入和管理不足而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紫云英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云英;问题;对策;安徽肥东
中图分类号 S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17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肥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西接合肥市区,南临巢湖,位于江淮之间中部,是合肥市东大门。全县耕地面积约11.33万hm2,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棉花、油菜、小麦等,秋季种植主要以小麦、油菜为主。近年来,为了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和化肥减量控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肥东县尝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绿肥生产,在秋季水稻后茬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为豆科黄耆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肥东县20世纪60~70年代曾大面积种植紫云英作为绿肥。紫云英生物产量高,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青饲料,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1]。新形势下,紫云英作为绿肥种植,既能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还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防止水土流失,具有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2015年以来,肥东县持续推进紫云英的种植力度,加大政策扶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预计2019年全县种植面积将达到1 666.67 hm2以上。现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际情况,找出肥东县在紫云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难以适时播种
近年来,肥东县一季稻直播面积逐年扩大,其中主要以晚粳品种为主,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0%左右。由于晚粳品种生长期长,种植大户大多数选择这些田块作为接茬种植紫云英。遇到秋季干旱的年份,直到11月底至12月才播种,造成出苗不齐且苗弱不壮。难以适时播种是影响紫云英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1.2 不能规范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种植大户一般选择在水稻收割前后播种紫云英,主要采用免耕直播的形式,很少施用基肥,且往往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导致冬前苗小、苗弱,生物产量很难提高[2]。根据实际调查,60%的种植户不重视冬季绿肥的生产,不注重提高紫云英的产量,成本投入不够。
1.3 种植粗放,管理不到位
1.3.1 三沟不配套,田间渍害严重。采用免耕直播,加之种植户劳动力投入不足,多数田块未开好“三沟”或“三沟”不能互通,造成田间渍害,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1.3.2 秸秆处理措施不到位。前茬水稻收割后,秸秆留桩过低,造成秸秆生物量大、田间壅堆严重,再加上在机械收割的方式下收割机轮子来回碾压,导致紫云英种子出苗困难,或出苗后毁苗现象严重。
1.3.3 田间草害严重。紫云英在生长前期有一个出苗期和越冬期的缓慢生长过程[3]。由于肥东县绿肥播种期普遍较晚,前期生长缓慢、冬发不足,無法实现壮苗越冬。此时期杂草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紫云英,加之农户对杂草生长未加以有效控制,导致部分田块杂草丛生,其长势完全盖过紫云英,并与之争肥,从而影响了紫云英的正常生长,造成紫云英产量下降。
2 推进肥东县紫云英种植的对策
2.1 加大绿肥种植的宣传
通过技术培训等形式向广大农户和土地承包种植大户宣传种植绿肥的益处和重要意义,增强农户对种植绿肥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引导其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种植绿肥的积极性。
2.2 减少水稻秸秆对紫云英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对于田间种植紫云英的田块,应提倡高桩收割,粉碎的秸秆应抛撒均匀,防止堆积;或采用其他秸秆处理方式,如“田头窖”堆腐还田等。通过减少紫云英播种和生长前期的秸秆还田量,以减少对紫云英出苗和苗期生长影响,从而避免基本苗的不足。
2.3 适时播种
紫云英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10月15日播种。最佳播种方式为水稻收获前5~7 d播种。播种时可按畦称种,一般用种量为22.5~30.0 kg/hm2。为提高播种质量,应做到落种均匀,播种后保持田间湿润。
2.4 加强田间管理
2.4.1 开好“三沟”,促全苗壮苗。紫云英生长期间既怕渍又怕旱。因此,在水稻收割后,要开好横沟、纵沟以及田边的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保持田面湿润不积水,以利全苗、壮苗[4]。
2.4.2 科学施肥,促平衡高产。紫云英种植前用钙镁磷肥75 kg/hm2和专用根瘤菌拌种;在水稻收割后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0 kg/hm2,均匀撒施,加速幼苗生长;开春后应施足春肥,用尿素50 kg/hm2、氯化钾60 kg/hm2撒施,可以达到“以小肥换大肥、用无机肥换有机肥”的目的。
2.4.3 防治病虫草害。防治杂草是争取全苗、足苗的关键措施。紫云英直播田主要以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在二叶一心期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300~450 mL/hm2加水600~750 kg/hm2喷雾防治。紫云英的主要害虫有蚜虫、潜叶蝇、蓟马等,可用50%吡蚜酮150~200 g/hm2加水600~750 kg/hm2喷雾防治。紫云英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菌核病,可用36%丙唑·多菌灵750~1 000 mL/hm2加水600~7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
3 参考文献
[1] 任文海,胡群中,何迅,等.湖北省绿肥种植效益与扩大种植面积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3):23-26.
[2] 罗财荣.将乐县推广紫云英绿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154.
[3] 单英杰,倪治华.浙江省绿肥生产与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2):156-158.
[4] 桂党生,江煜,粱海军,等.湖南省发展绿肥的潜力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12-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