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参组培繁育及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竹节人参野生资源面临过度采挖、濒临灭绝的境况,人工栽培存在种植技术跟不上、开发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总结了竹节人参的组培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竹节人参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节人参;组培繁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7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us C.A.Mey)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竹根三七、水三七等,因其根状如竹节而得名。竹节人参性平、味甘,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滋补品,具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等多种功效,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材,在土家族医药中被视为“草药之王”[1],具有我国南药三七和北药人参的综合功能,健脾补肾,可治病后虚弱、风湿肿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症状。竹节人参通常生于海拔1 200 m以上的高山灌木丛中和岩石沟涧旁,在我国分布较广,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及东部多省均有分布,但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恩施最为集中,其中湖北恩施已成为全国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和药材、种子、种苗集散地。
自2017年竹节人参被纳入常规中药材以后,其药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由于野生资源匮乏,且人工种植规模小,近年来竹节人参价格日益见涨,干品价格甚至高约1 000元/kg,目前产区均价650~750元/kg。竹节人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值得广大农户考察和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若采取专业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1 组培繁育
1.1 外植体选择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对其诱导率有很大影响,竹节人参的根、茎、叶片、种胚都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异。罗正伟等[2]研究发现,茎相对于叶片和胚能较快诱导出愈伤组织,增殖速度较快,且茎叶取材较胚、根简单,是作为外植体的优选。
1.2 外植体消毒
外植体采集后,需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药品包括酒精、双氧水、次氯酸钠、升汞等,根据外植体特点,消毒时间不一。根据罗正伟等[2]的研究,竹节参不同外植体消毒的最优方法分别为:种子采用75%酒精浸泡60 s,0.1%氯化汞浸泡12 min;茎和叶片采用75%酒精浸泡15 s,5%次氯酸钠浸泡5 min,可使外植体的污染率降到最低。
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适量的外源激素可以促进竹节人参愈伤组织的生长。刘贤旺[3]研究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2,4-D 1.0 mg/L、NAA 1.0 mg/L、6-BA 0.1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在B5培养基中添加6-BA 0.1 mg/L、NAA 3.0 mg/L,愈伤组织生长状况最佳。竹节人参组培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5.8。刘贤旺[3]认为,每天给予10 h光照可诱导愈伤组织生长;而罗正伟等[2]研究发现,在光照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虽然高于暗培养,但会导致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化现象;庄 山等[4]研究表明,在暗培养下可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关于光照对竹节人参组培生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
1.4 组培苗炼苗及移栽
在组织培养中获得的竹节人参小苗较脆弱,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炼苗培养才能移植到自然环境中。罗正伟等[2]在移栽试验中发现,经壮苗培养后能显著提高其栽培成活率。选取粗壮完整的小苗炼苗是移栽后的小苗能够成活及正常生长的关键。
2 栽培技術
2.1 选地
竹节人参育苗宜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水性能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适宜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要求园地排水良好,具有一定坡度,地势阴凉。
2.2 整地做畦
选好园地后,及时清除杂草、灌木,对土壤进行深翻晾晒,深耕结合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牛、羊粪等15 kg/m2;土壤消毒可用生石灰75~100 g/m2,或代森铵800倍液+敌百虫粉剂15 g/m2拌土。整地结束后,将土壤耙细整平做畦,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区宜采用高畦,畦面高于步道15~20 cm,畦宽100~120 cm,畦长根据地形特点及栽培管理需要而定。
2.3 搭棚遮荫
竹节人参性喜阴凉,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的现象,需提早搭建遮荫棚。一般搭建的棚高140~160 cm,育苗期遮荫度控制在60%~70%之间,移栽后降为40%~50%,需保持棚内通风透气。 2.4 田間管理
竹节人参出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以使土壤疏松,减少杂草危害,松土深度应适当,防止伤根。一般每年结合松土除草3~5次。
竹节人参喜肥喜湿,但又怕热怕涝,夏季高温注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雨水过多要及时进行疏沟排水,防止积水。
竹节人参栽培期间每年需追肥1~2次,追肥多用稀释的人粪尿、复合肥等,根据林先明等[5]的试验,施腐熟有机肥37.5 t/hm2+尿素3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37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是最佳方式,可使根茎鲜重增产量最大化。
2.5 病虫害防治
2.5.1 主要病害。竹节人参常见的病害有疫病、立枯病、根腐病等。通常采取提前预防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所施有机肥充分腐熟,及时清沟排涝,发现病穴及时清除,并对病穴进行消毒,防止进一步传染。二是在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 000倍液灌根防治;疫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乙磷铝、甲霜灵锰锌等500~800倍液;炭疽病、皱叶病用代森铵800倍液喷洒叶面,每7~10 d喷1次,或用波尔多液120~160倍液喷防。
2.5.2 常见虫害。竹节人参虫害主要有蛴螬、红蜘蛛、蝼蛄、地老虎等,主要为害根茎及幼苗。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4.5 kg/hm2与细土搅拌均匀后开沟撒施,对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
2.6 采收、加工和储藏
竹节人参种子采收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当果实充分红熟呈鲜红色时便可采摘,采收的种子要随采随洗,除去果肉,淘汰瘪粒、空粒,待种子表面稍干无水便可播种或催芽储藏。若留存干籽,种子阴干含水量达15%以下即可,种子保存需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适时采收人参根茎可有效提高鲜参成品的产量和质量,采收通常在秋季平均气温15 ℃左右、地上部茎叶枯萎时进行。在采收过程中注意不乱撬乱挖,以防伤根。挖取根茎后去除表面泥土,去掉茎叶和根须,清洗干净后经晾晒或用干燥设备干燥,经封装后,于阴凉干燥处贮藏备用,以防虫蛀[6]。
3 参考文献
[1]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等.竹节人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5):26-28.
[2] 罗正伟,张来,吕翠萍,等.竹节人参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中药材,2011,34(12):1818-1823.
[3] 刘贤旺.竹节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初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5(2):4-5.
[4] 庄山,幸弘.竹节人参的组织培养[J]. 生药学杂志(日),1987,41(4):333-337.
[5] 林先明,由金文,郭杰,等.不同施肥措施对竹节参根茎产量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1):17-18.
[6] 周益权,潘瑞,叶成娟,等.竹节参林下栽培技术[J].农业科学,2018,38(15):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