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绿色蔬菜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保障上海市绿色食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整体提升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上海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上海市的绿色食品事业开始于1992年,由于地域面积、自然环境、产业布局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影响,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数和产品数在全国占比并不高,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绿色食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涵盖了蔬菜、粮油、果品、畜产品、蜂产品、水产品、加工类等七大类,已经成功打造了一批如马陆葡萄、光明米业、蛙稻米、星辉蔬菜、宝岛蟹业等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存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在绿色生产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同步改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1]。
  然而,根据目前上海市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分析,上海市蔬菜产品认证仍存在诸多障碍,较果品类、粮油类等其他产品发展较慢,根源在于蔬菜产品认证自身的局限性。今后如何突破蔬菜产品的绿色食品创建瓶颈,这对上海市农产品品牌的整体提升意义深远而重大,将有利于整体推动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又好又稳发展。
  1    发展现状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地产农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20%以上[2]。自2018年起,上海市各区大力推进蔬菜绿色认证力度,使得蔬菜认证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三季度,上海市有绿色食品蔬菜企业223家,产品460个,平均产品数为2.06个/家,产量为473 457.05 t。
  上海市蔬菜认证主要表现为认证企业数增多、认证产品增多、种类增多。认证产品由原先甘蓝类、茄果类为主转化为叶菜类产品为主,并增加了水生蔬菜、葱蒜类蔬菜、菜豆类蔬菜等,认证产品类型逐渐丰富。结合上海本地蔬菜的种植情况、市民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大部分企业优先选择叶菜类品种申报,以青菜、普通白菜为主,其次是甘蓝类蔬菜(以花椰菜、结球甘蓝为主),而草莓、茄果类蔬菜(以番茄、辣椒为主)、其余类别蔬菜品种如黄瓜、芋艿、茭白、玉米等比例较低。
  虽然目前上海市蔬菜的认证量逐年递增,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蔬菜认证相比果品类、粮油类认证有它的个性所在,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无法攻克,根本原因在于上海市蔬菜种植规模偏小、种类及茬口偏多。上海市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将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成为企业发展首选因素,大部分企業选择种植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的品种,如叶菜类蔬菜。但叶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等认证中存在基地不固定、投入品使用风险高等问题,在绿色食品创建中存在一定难度。
  2    存在的问题
  2.1    申报主体仍缺乏认证积极性
  生产主体追求效益第一位,绿色产品在没有形成品牌的情况下,还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影响了申报积极性。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认为绿色食品生产增加了企业成本,认为生产绿色食品是政府部门的要求,再加上蔬菜认证较为复杂,企业意愿较差。
  2.2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大部分蔬菜园艺场种植品种多,茬口安排紧张,申报产品认证地块往往换茬种植未申报绿色的产品,在用药用肥上标准不一,对于申报的绿色产品存在风险。
  2.3    绿色蔬菜种植企业管理比较分散
  少数申报企业以“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主,无法保证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农户种植的标准化,对农户的种、药、肥管控能力薄弱,基地分散不集中成片,甚至前期不统一管理,后期只收购销售。这种类型的企业很难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
  2.4    绿色续展蔬菜企业维持绿色食品生产能力较弱
  对续展企业抽检结果显示,发现部分续展企业尤其是一些老绿色企业在绿色食品标准的把控不够,反倒不如新申报企业,很难真正维持绿色食品的生产。突出表现在企业人员对新标准的学习不足,或者由于内检员变动频繁,难以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    发展对策
  3.1    完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
  自2018年以来,对各区开展以认证率为主的指标考核评价制度,地产蔬菜逐步涌现出一批诸如城市超市、青浦弘阳等优质品牌生产企业。但单纯以认证率为主来衡量各区绿色农业发展情况的好坏,也导致短期内速度的急剧扩张,以及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局限,绿色食品的成员企业之间始终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今后绿色蔬菜的发展重点应该慢慢转向如何平衡量变和质变之间的问题,不再单纯以认证率为考核指标,在保证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对绿色蔬菜企业严把关、严审核、严监管,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保障市民餐桌安全。
  3.2    提高认证门槛,做好质量控制风险预警
  上海地产蔬菜种植规模普遍偏小,0.33~0.67 hm2种植小品种蔬菜产品的企业很多,对于小规模蔬菜品种的认证风险在于很难保证其长期稳定种植,随时都会随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发生变化。针对此问题,上海市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绿色食品申请人条件审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上海市绿色食品审查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绿色食品申请人申报设施蔬菜时,其品种规模应符合:单品种单茬口达到3.33 hm2以上;2个及以上品种,每个品种单茬口达到1.33 hm2以上。
  3.3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将风险控制从证前延续到证后
  要加强蔬菜生产各项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强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执法体系、信息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3]。蔬菜种植存在茬口多、品类丰富等特点,受市场调节和季节变化影响大,所以监管更应当尽量做到全覆盖,严格对标各项体系,对于监管过程中查到的问题,严查严处。同时,对于绿色食品标准执行较好的企业,应该作为典型推广,从而增强企业严格遵守规矩,保持良好经营信誉的自觉性,从外到内做好质量风险控制[4]。
  4    参考文献
  [1] 韩沛新.推动我国绿色食品快速发展的策略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3):7-11.
  [2]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A].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2018.
  [3] 仇建国.昆山市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1):5-6.
  [4] 冯丽娟,王劲松,王立革,等.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9(1):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