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双师型”人才是既具备教师资格、教学能力又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为适应国家对“双一流”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快高校“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分析建设“双师型”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视角  高职院校  “双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194-02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推进和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过程中,“双师型”人才培养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缺少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1]。
  高校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各行业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产业要求的专业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提高“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双师型”人才培养情况也代表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中,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滞后教学模式,没有根据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调整教学体系,更新课程结构。这种教学体系下培养的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创新实践能力,涉猎的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  “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2.1 培养教师终身学习意识
  终身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兴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将个人成长过程和教育经历相结合,具有灵活性和持续性。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因此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更新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发展才能在现代教育领域站稳脚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高校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扩展自身学习的方式和学习领域,积极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2]。
  2.2 拓展教育人才的培养渠道
  高校教师培训首先要结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另外,要考虑教师所教专业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在“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培养工作不仅仅体现在高校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以提升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模式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此外,组织各专业、各高校的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扩展教学视野的同时掌握不同地区学校的优秀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2.3 建立高校特色化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要形成适应本校自身定位和发展的特色模式。在对高校教师培训时应注重利用本校的办学优势,结合本校特色,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决定了高校整体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实现高校特色化发展,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积极为教师提供科研环境,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学习和提升机会[3]。
  2.4 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与教育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是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加强高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情况积极开展生产性科研活动,引入学科相关企业的合作模式,在学校和企业中设置实践学习基地,引进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指导实训活动,鼓励高校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实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更好地完成本职教学工作[4]。
  2.5 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教学评估考核机制
  由于传统教师的招聘受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多为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缺少对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一般难以保证教师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要达到一定水平,因而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提高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对于无法胜任目前教学工作的教师采取一定的淘汰退出机制。此外,院校应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提高进修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鼓励其参加大型学术会议、评定职称等,将优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向优秀教师倾斜[4]。
  3  结语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要求通过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也标志着高等院校的发展从早期追求规模扩张到现在的注重提升教育质量转变,而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应加强“双师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提高院校的師资队伍的素质,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朱静,蒋华.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7(10):80-81.
  [2] 陈宏麟,杨卫燕.终身教育理念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14):99-101.
  [3] 杜虹景.“PLM”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29,31.
  [4] 唐学红,肖先举,孙婷婷,等.“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7,1(5):73-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3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