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程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9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34万,在大数据的时代,一定要践行好高职培养技能型劳动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效助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鉴于此,该文尝试性构建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驾驭微课程,来改善教学手段、教学生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参与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解析了微课程的内涵及底色,进而分析了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使用微课程的可行性及功能,最后对于如何有效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运用微课程的路径进行了探寻,以期推进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对教学信息化、回应大数据时代、改革教学方法、拔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程  高职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171-02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企业在对企业所人才进行招聘。培训、薪酬设计、职业规划进行一些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工作。简而言之,要招得来人才、发展得好人才、留得住人才,已达到人得其事、岗得起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匹配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进而优化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文章认为,微课程不失为一优化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机制。
  1  底色探寻:微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微课程可以说比较盛行,欲从何处去,必究从何处来。那么,何为微课程,微课程来源哪里,有何特征?对此文章进行了分析。
  1.1 微课程的来源及含义
  1.1.1 微课程的来源
  在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诞生的微型课程,可以说是当前微课程的最原始的出处。但是当初的微型课程学习单元、短期课程的形式,最开始还没有在网络上发展,当时的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不够发达。慢慢的,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历了2课时的微型课程,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分钟短视频”。可以说,微课程是随着科技呈现着越来越短小、精悍、实用、突出重点的特征。
  1.1.2 微课程的含义
  文章整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微课程的定义的解读,尝试性建构了微型课程的内涵,即使用手机或者拍摄设备,对某一知识主题进行的5~10min的视频拍摄,借助于互联网或者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源的共享并进行学习。
  1.2 微课程的特征
  1.2.1 主题突出
  微课程始终围绕着某一主题进行拍摄,并且是一个视频只能有一个主题,彰显出目标导向性,一个5~10min的短视频只围绕以一个知识点或者主题开展。
  1.2.2 时间短暂
  虽说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微型课程、2课时微课程、1min短视频等,但是文章认为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使用的微课程时间上一般而言是5~10min为较妥当的。
  1.2.3 科技含量高
  視频的制作需要手机或者其他拍摄设备,而且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将制作的视频上传至相应的共享平台或者共建的微信、QQ群等,自己进行学习、交流时也需要借助于网络或者计算机技术。
  2  大势所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驾驭微课程的可行性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微课程这一创新的机制,其使用所需要的工具、网络技术的提供、操作者的技术、教学生态等是否具备,文章对此进行解析。
  2.1 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持有量为微课程提供支持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不敢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但是持有智能手机的学生比例还是相当高的。故而,不论是在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或者知识点进行拍摄,或者上传至共享平台,亦或是下载下来学习、交流,均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或软件条件。
  2.2 技能型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呼唤微课程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涉及到压力面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的方法、薪酬的设计、职业兴趣调查、劳资纠纷的处理等教学,技术操作性比较强,如果说使用纯理论教学,可能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定与兴趣,而会加入到“低头一族”,教师也会陷入在讲台上自编自导自演的尴尬局面。若使用了微课程,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单个来制作微课程,进行展示、分享、交流、学习,拔高了学校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度。
  2.3 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
  当前4G在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有覆盖,甚至有的在尝试性使用5G来覆盖,故而,在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微课程,外在的科技生态为其推进提供了支持。
  3  价值挖掘:高职人力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微课程的功能
  按照价值工程理论V=F/C,在进行分析某一项技术的引进或者投入时,需要对其价值分析,而作为分析对象的两个因素是功能及成本。故而,文章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专业中使用微课程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3.1 拔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度
  改变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项目的驱动,依据自己所负责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教学技能模块,比如压力面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的方法,以及薪酬的设计、职业兴趣调查、劳资纠纷的处理等。让学生去制作相应的视频,再来进行探讨,交流及学习,学生因为会使用到手机,进行上传、下载、群里讨论及互动,可以说热情高涨。
  3.2 和谐了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按照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技能模块的划分后,分小组进行围绕主题的拍摄,学生是分组进行,不再是单兵作战式学习,而是团队协作、小组长负责制,教师在整个微课程的推进中起到定盘星、压舱石、掌舵者的作用,增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认可,关系更为融洽。
  3.3 彰显了技能导向型培养学生
  教师讲人力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技能型内容进行模块化,比如压力面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的方法、薪酬的设计、职业兴趣调查、劳资纠纷的处理,让学生分组,围绕这一个主题进行拍摄视频,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个组长,共建一个大的微信或者QQ群,群里教师是群主,可以设置轮值制的学生负责人,以确保群里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学习讨论或者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的交流,并且对视频进行监督,确保质量。可以说整个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无形之中拔高了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指挥、控制能力,借助微课程深刻顿悟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技能。
  4  结语
  微课程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使用,教师要做好定盘星的作用,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教学内容模块化,进行主题性质的短视频制作,建群、交流、学习,实行小组长制,流程化团队协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5-18.
  [2]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张民选.模块课程:现代课程中的新概念、新形态[J].比较教育研究,1993(6):11-13.
  [4]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5] 朱乾娜.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91-92.
  [6] 曾文婕.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9(2):48-52.
  [7] 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7-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3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