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心划分任务驱动学生电子技能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电子技能教学最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的划分。该文将高职电子技能教学粗分为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等任务,再各细分为一系列任务,这一系列任务都是围绕着电子电路板制作而展开的。以此为根据设计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职电子技能教学的任务体系。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电子技能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136-02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以教师为主導、学生为主体。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关键是进行任务划分设计。教师必须以课程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与细致的分析,将一门课程分为有机的若干模块。在充分分析各模块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要准确地确定任务的类型。根据任务的大小确定是独立的任务还是系统的任务;根据任务的内容来确定是何种性质内容的任务;根据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来确定是非独立性任务还是独立性任务。
  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还要注意: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原理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要与知识点密切联系,能够涵盖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知识点;要与学生的生活或将来的工作岗位或兴趣密切相关;要有层次性,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中,要为学生留出创造性能力发挥的空间;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2  电子技能学习任务分析
  电子技能学习粗分有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这一系列任务都是围绕着电子电路板制作而展开的。其中,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为基本要求的任务,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独立熟练掌握。而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则是提高性任务。
  2.1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可以细分为:(1)将实验室发给的元器件准确地识别出来,并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进行分类。(2)根据元器件的标识标出元器件的数值或集成电路的型号。(3)使用万用表对元器件进行基本性能的检测。
  2.2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可以细分为:(1)根据给出的原理图找出所应焊接的元器件类型及型号。(2)安装元器件。(3)焊接元器件。
  2.3 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
  如何把电子设备所需要的元器件按电路图组装起来,原理电路图上各部分应放在电路板上什么位置?是用一块电路板,还是用多块电路板组装?一块电路板上电路元器件又是如何布置?等等,这都属于电路安装布局的问题。
  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可以细分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和电路板上元器件安装布局。
  (1)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
  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主要是一个空间布局的问题。在进行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时应从全局出发,适当地安排电子装置各部分的空间位置。
  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子装置的重心平衡与稳定考虑。
  ②发热部件的通风散热及发热部件的热干扰考虑。
  ③电磁干扰对电路正常工作的影响考虑。
  ④电路板的分块与布置考虑。
  ⑤连线的相互影响考虑。
  ⑥操作按钮、调节按钮、指示器与显示器等都应安装在装置的面板上。
  ⑦安装、调试和维修的方便,并尽可能整体布局的美观考虑。
  (2)电路板上元器件安装布局。
  电路板上元器件安装布局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布置主电路的集成块和晶体管的位置。
  ②安排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其他电路元器件的位置。
  ③合理布置接地线与电源线。
  ④各元器件的连线布置。
  不管是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和电路板上元器件安装布局,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空间比较宽裕,可按一般惯例安排,但在空间不宽裕且组成部分多而复杂的时侯,布局是十分艰难的,常常要对多个布局方案进行尝试比较,多次反复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
  2.4 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
  可细分为电子电路测试前的检查与电子电路调试。
  (1)电子电路测试前的检查。
  ①检查电路连线是否正确,是否有错线、少线和多线。
  ②检查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器件和电解电容极性等是否连接有误。
  ③检查电源供电、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
  ④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
  (2)电子电路调试。
  ①通电观察。
  把电源接入电路,观察是否有冒烟、有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是否发烫,了解电源是否有短路现象等。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才能再通电。
  ②测量各路总电源电压和各器件的引脚的电源电压。
  通过通电测量,认为电路初步工作正常,就可转入正常调试。
  ③静态调试。
  静态调试是在没有外加信号的条件下进行直流测试和调整。通过静态测试模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的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等,可以及时发现已经损坏的元器件,判断电路工作情况,并及时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④动态调试。
  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在电路的输入端接入适当频率和幅值的信号,并循着信号的流向逐级检测各有关点的波形、参数和性能指标。如发现故障现象,可采取缩小故障范围的方法,排除故障。
  ⑤通过以上调试,检查各功能块和整机的各种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需进一步调整电路。
  3  电子技能学习任务体系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電子元器件的焊接、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这一系列任务都是围绕着电子电路板制作而展开的,所以完成这些任务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电子制作活动来实现的。这一系列电子制作要求学生完成6~8个从简单到复杂,要求从低到高的电路板制作。依次轮换地重复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这几个任务的训练,直至每个同学的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能达到熟练,而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技能有较大进步为止。
  在设计电子技能学习任务体系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原则。
  3.1 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即操作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每一步都能学会,学得容易,学得扎实。
  3.2 轮换重复进行训练
  即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这几个任务轮换重复进行。每块电路板的制作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3.3 基本任务和提高性任务要求要有区别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能要求每位同学能达到熟练,而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技能则要求每位同学有较大的进步。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按独立性小任务要求进行,而电子电路安装布局布线和电子电路检测与调试可按照非独立性大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
  经过了几年探索和完善,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我们在高职电子技能课程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2] 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36-37.
  [3] 刘国联.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87-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5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