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机的学科是集实用性、实践性、知识性为一体,含有发展速度迅速、实用性强、应用的层次广的特点。但是因为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很快,学生对于知识的结构概念不是很清晰,之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阶段学生们的需求。所以,教师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来开始计算机教學,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众多计算机教师应当深思和下功夫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研究
  引言:
  本篇文章共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检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我们通过在《计算机基础》中施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开放性、封闭性”的两种不一样的任务类型的教学形式出发,明了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铺设任务到开创情境、提出任务到整理任务、提出疑问到开始探索、完成任务到开始交流、评价内容到总结结论、产生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在“封闭性”任务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而在“开放性”教学任务过程中,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创作各种丰富内容的报刊和文章,许多的小组伙伴能够相互合作,明了正确的任务主线,任务分责,运用了亲自动手创作,培育了学生们运用各种不同的软件进行创作,并解决问题;运用了现代科技教学软件来测试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测试能力,运用分析测试的数据得出结论: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是最近几年来广受关注的教学手段。之前的计算机教学往往采用的是教授法、应用练习法,一般是介绍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再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过于晦涩难懂,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压制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会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喜欢上机却不喜欢听老师讲课的情况,学生们提出让老师精讲多练习,并且让教师多给学生们留出时间操作电脑。我们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有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出发,国内外的学者们开始对“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许多研究。
  在看过大量的研究数据之后,教师们对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授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同,但还是能看出几点相同之处:(1)“任务驱动”是立足于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重点是对任务情况下的创作设计和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2)形成以任务为主的学习活动;(3)学生对任务展开详细的分析,相互讨论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主义。换句话来说,“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产生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高职学生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们的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提高,这种有效的成果尚未出现。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实践与理论意义。
  二、任务驱动教学现状的反思总结
  尽管任务驱动教学都达到了许多的应用与实践,但是在理论知识系统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同步提升,所以现在很多市面上的教材都能称为任务驱动,却又因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任务,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小任务,和之前我们练过的传统练习题没什么区别。现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误区:
  (一)对任务的反思
  其一就是关于任务的庸俗化,把任务转化成练习,将传统的讲解课的课堂作业比作任务,在教师讲解知识点后,留下一些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开始完成,并认为这样就是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了,这种方式显然是错误的,把任务当练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对难题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下去。这些任务从理论上讲应该称为知识,而这些任务提出来的时间,还有教师在教学任务中的角色,都不是“任务驱动”的教学观念。
  其二任务的种类分类不清晰,任务可以分成“开放性、封闭性”两种形式,他们各自的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如今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封闭性任务为主导的。但是封闭性任务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任务设计的单向度,它主要是在教师制定了学习任务后,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进来,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任务的设计方案也是一成不变,缺乏创新思维,不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这样会让学生只是模仿而没有进行学习。
  (二)对任务驱动的反思
  如今,任务驱动的教学只是把任务当成技能的训练,却把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给忽视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培养,但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我们教授学生不仅要让学生们在操作技能上得到提高,还应当在技术和学习方法方面熟练,并且在信息文化层面上注重感受和内化。
  三、研究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实验法,实验法就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和设计想象,组建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在一定时间后根据学生的成果进行相互比较,并加以分析,然后得到实验结论。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任务放在中心,把每个学生的不同任务当做实验对象,再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在上机的过程中,由学生们自己进行对于任务探索并解决。
  第二个方法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行动和研究相结合,并采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去研究,并解决相关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任务驱动”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实践,再根据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教育任务,争取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升学生们对于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个是文献法,文献法就是根据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在其中挑选到可以用的资料。
  第四个是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们的种种表现,例如操作水平、学习的主观能动、自学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记录分析。
  四、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应当做到互动的。教师设计合适的任务,并开展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动去完成各项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好,就能发现很多传统教学方法中不易发现的问题。此时,学生就会求助于老师,老师再发挥主导作用,一起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结束语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精心的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实践中有所提升,在任务的布置方面,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并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立足于学生的实践情况,储备丰富的学习资料,并对任务进行充分合理的设计。作为教师,还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发现,如今市面上还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的教辅材料,尽管有些资料中有着逻辑性强、整体性好的特征,但是不适用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所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争取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编辑一套适用于“任务驱动”的教辅材料。
  参考文献
  [1]张继皇.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J].电脑迷,2017,05:96-97.
  [2]徐艳红.浅析中职体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239-240.
  [3]陈婷.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软件导刊,2014,1308:173-174.
  [4]蔡薇,张忠余.计算机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167.
  作者简介:李煜(1970-)男,汉,本科 实验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作者单位: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