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N12160高温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和加工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所研究的N12160合金等温热压实验是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获得了N12160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5s-1、变形温度为950℃~1200℃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该文采用Arrhenius方程描述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同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N12160合金在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热加工图以及微观组织观察得出N12160合金适宜热加工区域的变形参数为:ε=0.02~0.6s-1,T=1000℃~1080℃和=0.2~2s-1,T=1080℃~1200℃。
  关键词:N12160合金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加工图
  中图分类号:TG14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056-05
  Abstract: The isothermal 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of N12160 alloy was carried out by Gleeble-3500 thermal simulator. The true stress-true strain curve of N12160 alloy under strain rate of 0.01~5s-1 and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950℃~1200℃ was obtained.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alloy is the Arrhenius equation of the N12160 alloy under different strains. The thermal processing map description was built based on the Dynamic Materials Model (DM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strain rate, the greater the flow stress, the higher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the lower the flow stress.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processing map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he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f the suitable hot working region of N12160 alloy are:ε=0.02~0.6s-1,T=1000~1080℃ and=0.2~2s-1,T=1080℃~1200℃.
  Key Words: N12160 alloy; Flow stress; Constitutive equation; Processing map
  N12160合金是一种Ni-Co-Cr-Si高温合金,其特点是抗氧化性高、耐腐蚀性强,同时它的机械性能也较为良好。由于该合金对硫化及其他恶劣高温环境(使用温度可达1200℃)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主要用于化工、环境治理和核工业等。目前,大多数关于N12160合金的研究都是针对它的腐蚀性进行的,但很少有关于其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工艺的研究报道。
  该文将对N12160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通过分析该合金在热变形期间流变应力的变化情况,构建合金的本构方程和建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的加工图。同时以加工图为基础研究了在不同的变形参数下,N12160合金的高温变形特点和组织演变的规律,从而为N12160合金热加工工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该文设计的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950、1000、1050、1100、1150和1200℃,应变速率:0.01、0.1、1.0、3.0、5.0s-1,试样的真应变为0.92。实验所用N12160合金棒料尺寸为Φ8×12mm,成分(质量分数)为:Co28.47%、Cr28.02%、Si2.82%、Fe1.49%、Ti0.58%、Mn0.439%,剩余为Ni。该实验在真空下进行,为了使试样内部温度能够一致,将试样以5℃/s的加热速度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保温3min,然后压缩。热压缩结束后,立即将其通过水冷的方式冷却至室温。对压缩后的试样切割、研磨、抛光后侵蚀,然后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变形后的微观组织。
  2  实验的结果和分析
  2.1 N12160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N12160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变形的初始阶段加工硬化的作用,N12160合金的流變应力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现象。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此时合金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当硬化速率与软化速率一致时,该合金的流变应力达到峰值。随着合金压缩量的继续增大,应力逐渐降低直至稳定。比较同一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可以得出: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2.2 N12160合金热压缩变形流变本构方程
  人们通过建立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变形量等热加工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的高温变形行为,它表征了金属材料变形中的动态响应[1-2]。该文将通过Arrhenius函数来构建N12160合金的本构方程。
  2.3.2 N12160合金热加工图及分析
  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lnσ与的关系参数,按上述公式计算可以获得合金在不同的加工参数下的功率耗散效率η和稳定性函数ξ()。该文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先绘制出ξ()小于零的区域即变形失稳区,后绘制了材料功率耗散图。然后将它们重叠在一起便得到了该合金的热加工图。图5即为N12160合金在真应变(ε)为0.92所对应的加工图。   如图5所示,阴影部分为流变失稳区,其余部分是稳定的变形区。等值线上的数表示的是功率耗散系数η的大小,它能表示该区域合金加工性能的好坏,η越大的区域,就表示合金在此参数下的加工性能就越好,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图中右下阴影区域内所示,在变形失稳区η也可能很高,所以材料加工时不能一昧地追求η值的大小,应分清是否处于流变失稳区。从图5可以看出N12160合金在T:950℃~1200℃、:0.01~5s-1条件下主要存在3个大的流变失稳区和2个小流变失稳区。其中在1055℃/0.015s-1区域颜色较深,说明这里的组织在热加工时最容易发生失稳,应注意避免。为了做进一步研究,该实验在3个大的流变失稳区内分别取了一个位置进行组织金相分析,工艺参数分别为:950℃/0.1s-1、1100℃/3s-1、1150℃/0.1s-1。同时在稳定区域内也选取了一个位置:1050℃/0.1s-1。
  从图6(a)可以看出N12160合金在T=950℃,=0.1s-1时,存在沿压缩轴方向大约45°的再结晶密集区,同时从图1(b)也可以看出在此工艺参数下,N12160合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存在一个骤降的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在此工艺参数下塑性变形生成的变形热没有快速的传递到其他温度比较低的区域,从而导致了合金在该区域温度过高,引起了局部大变形。同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大量细小的晶粒出现,组织内部出现绝热剪切带。图6(b)可以看出1100℃/3s-1条件下的组织比较粗大,且表现为拉长的状态,同时有大量极其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在粗大晶界处出现,从图片可以看出,其形式类似于“项链状”。分析组织情况可以判断该变形区内的组织均匀性比较差,比较容易导致合金机械失稳。图6(c)可以看出该区域有几处晶粒相对于其他地方大很多,同时这些粗大的组织也被拉的很长,而且在晶界处也存在一些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所以这样的组织形态均匀性较差,容易引起合金机械失稳。图6(d)为1050℃/0.1s-1参数下的微观组织形态,可以看出晶粒尺寸比较细小且呈等轴状,在加工图中相对应的能量耗散系数约为36,属高能量耗散峰区的组织,且组织大小较为均匀。通过上述加工图和组织的分析可以得出N12160合金适宜加工区域为:=0.02~0.6s-1,T=1000℃~1080℃和=0.2~2s-1,T=1080℃~1200℃。
  3  结语
  N12160合金熱压缩变形期间,存在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现象。合金的流变应力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合金流变应力快速上升到峰值。第二阶段是合金流变应力在上升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直至平稳状态。结合不同参数下的流变应力得到:当变形温度不变时,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应变速率不变时,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基于(ε)为0.92时的流变应力和Z参数,得出了N12160合金热变形激活能为222.5747kJ/mol,并且建立了N12160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3.74×109[sinh(0.0066σ)]3.5365exp(222574.7/RT)。
  结合热加工图及微观组织观察得出,N12160合金适宜的热加工参数为:T=1000℃~1080℃,=0.02~0.6s-1和=0.2~2s-1,T=1080℃~1200℃。
  参考文献
  [1] 王孟.GH4145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D].沈阳大学,2010.
  [2] 韩寅奔.U720Li镍基高温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研究[D].东北大学,2012.
  [3] 崔雪飞,米绪军,林晨光,等.Ti-5Mo-5V-1Cr-3Al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J].材料工程,2013(12):19-26.
  [4] 李辉,杨健,秦锋英.TC18钛合金变形行为试验研究及其流动应力模型的建立[J].航空科学技术,2016,27(9):56-61.
  [5] Pu Enxiang,Zheng Wenjie, Xiang Jinzhong,et al.Ho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processing map of super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32654[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598):174-182.
  [6] 戴青松,刘栩,付平,等.5083铝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加工图[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8):1988-1994.
  [7] Prasad Y V R K, Sasidhara S. Hot working guide: Acompendium of processing maps[M].Ohio:Materials Park, ASM International,1997,451-493.
  [8] 晋坤.6156铝合金热变形及蠕变时效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
  [9] 任书杰.A100超高强度钢的等温压缩行为及工艺参数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8.
  [10] Ziegler H.Progress in Solid Mechanics[M].New York: Wiley Press,1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60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