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制度环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善于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运用起来。为进一步推动医改纵深发展,有效改善就医难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少医疗机构开始探索实践互联网医疗。为了尽可能避免互联网医疗发展可能存在的风险,文章试图就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制度环境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互联网医疗风险降低起到一定作用,实现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新需求。
  关键词:十九大;互联网医疗;制度环境;规范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4-0296-02
  收稿日期:2019-11-25
  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2亿元左右,但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创业企业纷纷涌人互联网行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市场规模到了2012年的时候已经升至了67.1亿元。在此之后,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同时受到医疗卫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影响,互联网医疗行业因此而得以获得了飞速成长,到了2018年的时候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91亿元,预测2026年的时候将达到近2000亿的市场规模。互联网医疗为越来越多患者带来去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因此如何确保起健康规范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中,起所处的制度环境无疑将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
  1 互联网医疗概述
  1.1 互联网医疗概念
  互联网医疗的概念既有狭义,也有广义。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待互联网医疗,那么其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开展的与疾病诊断、治疗等活动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如果从广义角度来看待互联网医疗,其主要是指助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个体健康进行全过程覆盖。广义的互联网医疗不仅包含传统的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凡是与个体健康相关的都包含在内,这是一种新型业态的行业,正是由于互联网和医疗放在了一起,从而才使得医疗的概念因此而得到了拓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疾病诊断、治疗。
  1.2 发展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意义
  发展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互联网医疗,有利于人民群众享受更加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医疗之所以会诞生,最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人们苦于看病难,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方便的寻医问诊途径,而借助于现今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人们只需要直接在网上就可以实现提前预约挂号,到时间后直接前往医院就医就行了,很大地缩短了看病的时间,使就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传统医疗模式中,当患者就医离开医院后,医护人员是难以实现对其的有效管理的,但是借助互联网途径,医护人员就能够更加便捷对患者进行院外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自己的病情。其次,发展互联网医疗,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医改纵深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影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也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但是借助互联网这一能够跨越空间距离的先进技术,能够将分布各地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好的整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各地的医疗卫生资源能够为更多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而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当地。与此同时,由于医疗服务是一种专业的市场服务,所以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能够引导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又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提供了医疗卫生服务后又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同时还有助于医改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后,发展互联网医疗,有利于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事实上,广义的互联网医疗就是互联网健康管理。这标志着医疗服务的范围将会变得更加广泛,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慢性病调养、康复指导等等都将包含在内。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有利于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服務,从而预防某些疾病伤害的发生,减缓某些疾病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提高疾病治愈率,不断提高和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2 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制度环境分析
  2.1 法律规范体系分析
  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医疗的法律规范体系,所以导致互联网医疗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法律困境。比如从事互联网医疗的技术标准,并没有相关法律规范来予以明确。比如多点执业的法律困境,因为《职业医师法》明确规定了医师职业只能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而无法在注册地点之外的地方自由职业,那么医师就无法通过互联网随意向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又如法律主体增多,在互联网医疗中,其法律主体主要有患者、互联网企业、药品生产与经营者、医疗机构等,各个主题彼此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这些都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予以明确。2.2医疗监管体系分析互联网医疗的推进,应该把效率放在第二位,而安全放在第一位。虽然国家目前一直对于互联网医疗持支持态度,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新型的业态,既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目前国家针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在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这样的监管制度环境下,导致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出现了。一种是许多医疗服务工作者已经习惯了曾经的政府监管下的正面清单思维,如果政府没有进行明文规定,那么就不敢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大胆探索,从而导致一些合法的医疗卫生服务被耽误了,尤其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创新机会因此而丧失了;一种是部分机构利用互联网医疗监管体系不健全,打着“从事互联网医疗服务活动”的幌子,其实从事的是有违医疗服务基本规则的活动,大肆赚取金钱,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互联网医疗的健康有序发展。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相比,互联网医疗与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可试错性,所以在安全和效率这两个价值取向上,务必要首先以安全为重,而如何确保安全,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互联网医疗监管体系是否健全完善。   3 我国互联网医疗制度环境优化建议
  3.1 健全法律规范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针对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法律法规,仅2009年颁布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2014年颁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而这两部都是由国家卫计委所颁布的部门法规。从具体内容上而言,《管理办法》并不针对诊疗活动,主要是针对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的相关机构和机构行为;而《技术指南》并不涉及具体的诊疗活动问题,更多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规范。而这一情况,在2018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以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内容包括了互联网医疗的执业细则、监督管理、互联网医疗的基本标准等,是迄今为止针对互联网医疗行业所颁布的最全最细的政策,不但为互联网医疗企业正名,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但毕竟这些政策文件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总体上针对互联网医疗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滯后的,需要国家结合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预判尽快出台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互联网医疗法律规范体系,既有效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够规范互联网医疗实现良性发展。
  3.2 健全完善监管体系
  由于互联网医疗已经突破了传统医患关系存在的时空范围,所以为了加强互联网医疗监管,针对互联网医疗监管体系的健全完善,首先应明确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关乎到互联网医疗安全性最为关键的部分。互联网医疗技术标准应包含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应当使用和执行技术标准中所包含的相关步骤、协议和其他详细信息等。其次,优化市场准人制度。对于牵涉到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等高风险医疗行为,必须设置非常严格的市场准人标准。而对于已经证明安全有效,那么可以稍微放松市场准人标准,以免打击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势头。而对于互联网医疗中的医护人员,则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只有具备相应医疗卫生服务资质的医护人员才能够在互联网上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再次,建议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出面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通过平台专职监管互联网医疗的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处方、信息安全、患者隐私保护等。同时互联网医疗还必须纳入其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监管中,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尽可能确保互联网医疗的安全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最后,构建互联网医疗网上投诉途径,一旦患者由于接受互联网医疗而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后,无法与医疗机构完成协商的,都可以通过网上投诉途径进行投诉。接到投诉后,当地所在卫生部门应立即介人,严格划分双方责任,该处罚的处罚,该罚款的罚款,该撤销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资质的,就撤销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资质的。
  4 結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领域的新突破,对于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中,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面临着不少困境和挑战。文章从制度环境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医疗所处的制度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从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健全完善监管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颖,孙长学“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6(3):33-35.
  [2]孟群,尹新,梁宸.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4):356-363.
  [3]谢文照,龚雪琴,罗爱静.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9):6-9.
  [4]郭薇,薛澜.互联网医疗的现实定位与未来发展[J].探索,2016(6):142-148.
  [5]孟群,尹新,董可男.互联网医疗监管体系与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5):441-447.
  [通联编辑:李雅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61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