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方位科学传播平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既是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在当今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处于不同地区、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公众对于科普内容、传播方式等都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来构建全方位科学传播平台,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结合科学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构建全方位科学传播平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需求;全方位;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9-0001-02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通过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从而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主动获取科技知识的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科普受众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已经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因此,公众的科普需求是科普供给侧重点考量的内容,也是科普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方位科普宣传平台开展针对性强、有实效、群众可及的科学传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向。
  1 科学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学传播的现状
  据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科普专职人员22.35万人,专职科普讲解人员2.89万人,占比12.91%;专职科普创作人员1.41万人,占比6.33万人;科普图书总册数1.35亿册,比2015年略有增加;全国共有科普场馆1?393个,全国平均99.2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全国共有科普网站2?563个,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长期以来科普服务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公众获得感不强影响了其主動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1.2 现阶段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1.2.1 科普载体类型不够,发展不平衡
  科普载体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公众通过科技馆、科普基地、创客空间、社区创新屋、企业生产线、高校院所实验室等各类科普载体,了解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质,提升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但目前科普载体仍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存在科普载体的种类和水平总体偏低,科普设备设施陈旧,科普资源有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对公众开放不够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科普载体建设相对滞后。
  1.2.2 科普手段比较单一,互动性差
  过去的科普方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方式,主要有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科普图书、举办讲座等,由于手段比较单一,受众往往是被动接收,主动性及互动性差,科学传播效果不理想。
  1.2.3 科普针对性不强,难于兼顾不同人群
  传统的科普宣传方式由于科普对象、内容及方式等针对性不强,往往难于兼顾不同素质人群,已经很难适应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的群众的需求。《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移动端科普受众中,超过57%的用户来自23至40岁群体;20至29岁网民占据了2016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的最大份额,达43.82%。此外,45.5%的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背景,新科普的受众已经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而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当地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难于通过网络等线上渠道获取科普知识。还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城市社区居民对医疗保健、食品安全、营养膳食3类科普话题最为关注;其次,社区居民对气候变化、服装/美容、节能环保、地理/旅游、科学理财等科普话题较为关注其次,由于近几年来全球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公众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和防灾减灾等科普话题也相对较为关注。
  1.2.4 内容过于专业,缺乏趣味性
  由于片面地强调科学知识点的描述与灌输,专业术语过多,通俗化不够,令人感到晦涩、难懂,普通公众难于理解和接受,由于灌输式的科普方式,缺乏体验感受和参与性,不能激发公众兴趣,无法让公众持续关注和参与。
  1.2.5 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科普队伍,科普能力偏低
  在现有的科普从业人员中,高学历、素质的人次比例低,缺乏复合型科普人才,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由于待遇一般,队伍不稳定,多数为兼职,一些科普场馆由于几乎没有专职专业的科普人员,科普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偏低,不能有效服务于公众。
  1.2.6 科普创新能力不够,缺乏高质量的科普产品供给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公众熟悉的《十万个为什么》,几乎没有更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普作品。高水平的科普创作人才严重匮乏,科学与艺术融合度差,科普微电影、微视频、科普剧本的创作等还比较有限。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从事科普设施研发的高水平人员,科普设备设施创新不够,在一些科普场馆的展品展示同质化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科普设施后续更新换代跟不上,不能很好满足公众的需求。
  2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全方位科学传播平台
  2.1 强化科普载体建设,提升科普能力
  一是对于现有的科普载体,充分发挥展教资源优势与特色,从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的热点出发,结合工作基础,通过政府鼓励的方式,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面向公众开放,发挥科学传播的主阵地作用。   二是充分挖掘潜在科普资源,引导一些企业生产线、高校院所实验室、展厅等进行科普化改造,对于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创建社区创新屋,以增加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尽可能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
  三是加强区域内科普资源的整合,集各科普载体之长,发挥联动及互补作用,打造主题特色精品科普线路,增强科普的倍增效应。
  四是加强线上科普资源建设。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对于有条件的科普载体,可以探索互联网+科普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发挥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作用,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参观体验,扩大其科普辐射人群和范围。
  五是依托科普载体引导开发科普资源,集成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资源包,方便共享和使用。
  2.2 不断创新科普的手段、方式和模式
  科普的内容、形式及方式因人而异,应积极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方式与载体,因公众不同的需求而开展科普。
  一是结合重大事件、新闻热点及利用名人效应、采用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设计轻松、快乐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如在科普剧、科普秀等,用公众喜爱的方式宣传相关科普知识。
  二是增加科普过程中的体验感、互动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公众成为科普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完成科普活动,激发公众的参与性从而增强科普的效果,因为有趣也更利于在普通公众之间传播。
  三是探索新型的,科普服务新模式。由于公众需求的变化及社会的进步,即使是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表现形式,也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因此,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在科普内容、形式、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开展各种跨界合作,鼓励科普微视频、科普微电影、科学实验秀、科普剧等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引导促进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等产业发展。综合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将传统科普内容形象化、可视化、移动化,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功能全面的全媒体阵容,推动科学传播的线上线下互动与传播,促进科普服务模式创新。
  2.3 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队伍是面向公众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创新的主体,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公众积极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做好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和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以弥补现有人才队伍的短板。
  一是依托各级科普基地、高校、社区创新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科普阵地,联合招募和培养科普志愿者,开展相关科普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培训,搭建科普实践平台,提高科普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人才作用,鼓励高层次科学家、技术专家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组建传播前沿科技、实施科普精准服务及咨询的专家服务团,逐步发展覆盖高端人才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是引导离退休科技人员尤其是老专家、老教授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他们从科研一线退下来,有时间、有经验、有体会,具有做科普的比较优势,担任科普志愿者有利于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实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
  2.4 细分科普服务对象,有侧重地开展科普
  根据不同对象,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城镇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后备人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營的新型农民”,提高城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动能力,促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智力支撑。改变过去科普受众的泛化,内容同质化的科普服务,量身定做,有的放矢,将科普转化为改善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和生产的能力,增强公众参与科普的获得感,提高科普工作的社会效果。特别是结合当下社区发展治理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精准科普扶贫、科普扶智等服务,将科普元素融入特色村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传播优秀文化,改善生存能力与生活质量,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3 结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为到2035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与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要求相适。因此,新时代科普工作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搭建全方位科学传播平台,推动科学精神广泛传播,让科学文化成为主流,让科学理性深入人心,全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念,王明.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现实语境与未来走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7).
  [2]胡俊平,石顺科.我国城市社区科普的公众需求及满意度研究[J].科普研究,2011(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统计(2016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4]钟琦,王黎明,武丹,等.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68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