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脱毒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加快“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引进优势作物脱毒马铃薯开展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产量较高,分别为27 154.17、20 491.67、20 062.50 kg/hm2,分别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增产57.72%、19.02%、16.53%,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作为“镰刀弯”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脱毒马铃薯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獻标识码    A
  马铃薯在遵义市常年种植面积16.67万hm2,鲜薯产量在16 500 kg/hm2左右,是遵义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占1/5以上。其中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7.333万hm2左右,产量在22 500 kg/hm2以上,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提高马铃薯单产,对增加粮食总产意义重大。近年来,遵义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贵州省政府的号召,大力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针对“镰刀弯”地区大部分属于山高坡陡、边远贫穷及交通不便的地区,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受气候和交通不便制约,马铃薯作为适应性广的作物和市场潜力大的农产品,是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而务川县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全县划为“镰刀弯”区域,高山峡谷占的比重大,种植马铃薯面积大(1.6万hm2),多为地方品种,脱毒马铃薯优质品种种植少(1 000 hm2),种植技术落后。为了筛选优质高产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推进务川县的马铃薯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开展了脱毒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1-3],对全力推进遵义市“镰刀弯”地区的结构调整、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脱毒马铃薯品种共5个,分别为威芋7号、宣薯2号、丽薯6号、费乌瑞它、本地黄洋芋。其中威芋7号由威宁县农科所提供,种薯级别一级;丽薯6号、费乌瑞它、宣薯2号由遵义县华富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本地黄洋芋由当地(柏杨村)提供。种薯级别均为一级,供种数量均为100 kg(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本地黄洋芋作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7],小区面积24 m2。小区间不留走道,重复间留走道80 cm,四周种植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试验设在务川县丹砂街道办事处桃符社区大龙青组一农户的承包地里,当地海拔1 160 m。于2019年3月24日播种,采取单垄双行错窝模式种植,规格为120 cm开厢,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2行种间距30 cm),5垄10行区、行长4 m,窝距25 cm,单行播16窝,每垄32窝,小区160窝,种植密度66 660窝/hm2。翻耕播种时施复合肥(15-15-15)600 kg/hm2,齐苗后结合中耕起垄施尿素90.0 kg/hm2、硫酸钾75 kg/hm2作追肥,5月中旬用烯酰吗啉防晚疫病1次,5月下旬用安泰生防晚疫病1次,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6月15日开始成熟,7月7日全部成熟,7月25日收获完成。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生长期间观察记载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收获时测量鲜薯产量。试验数据应用DPS7.05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引进的4个马铃薯品种株型直立;株高威芋为90.0 cm、丽薯6号为79.0 cm、本地黄洋芋(CK)为58.8 cm、宣薯2号为55.6 cm、费乌瑞它为43.5 cm;单株分枝数威芋为3.6个、本地黄洋芋(CK)为2.5个、宣薯2号为2.3个、丽薯6号为2.0个、费乌瑞它为0个;茎色费乌瑞它为紫色,宣薯2号、威芋7号、丽薯6号为绿色;叶色除威芋7号为淡绿外,其余为绿色;花色费乌瑞它未见花(紫色花),其余花为白色;薯型费乌瑞它椭圆形,宣薯2号和本地黄洋芋(CK)卵圆形,威芋7号扁圆形,丽薯6号长卵圆形;薯皮类型各品种均为光滑;芽眼各品种均为浅;皮色除丽薯6号为淡黄外,其余品种为黄色;肉色各品种为黄色;食用品质各品种均好。
  2.2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引进的4个脱毒马铃薯一级生产种以丽薯6号产量最高,为27 154.17 kg/hm2,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增产57.72%;其次是宣薯2号,产量为20 491.67 kg/hm2,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增产19.02%;威芋7号产量居第3位,为20 062.50 kg/hm2,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增产16.53%;本地黄洋芋(CK)产量居第4位,为17 216.67 kg/hm2;费乌瑞它产量最低,为9 700.00 kg/hm2,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减产43.66%。经方差分析表明,各参试品种中,丽薯6号与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CK)、费乌瑞它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CK)之间不存在差异,与费乌瑞它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2.3    结薯情况及商品薯率
  从表4可以看出,宣薯2号、本地黄洋芋(CK)、威芋7号、费乌瑞它、丽薯6号每窝薯个数分别为10.5、10.0、6.3、6.1、5.8个,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CK)、费乌瑞它每窝重量分别为0.490、0.370、0.310、0.285、0.210 kg。考查结果各品种没有大薯,每窝中型薯以丽薯6号比例最高(48.28%),其后依次是威芋7号(34.92%)、宣薯2号(29.52%)、本地黄洋芋(CK,10.00%),费乌瑞它最低(9.84%)。小薯个数比例费乌瑞它最高(90.16%),其后依次是本地黄洋芋(90.00%)、宣薯2号(70.48%)、威芋7号(65.08%)、最低丽薯6号(51.72%)。综合大、中、小薯比例和每窝个数分析,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的中、小薯比例适中,费乌瑞它和本地黄洋芋(CK)大、中薯少,小薯多,商品性除本地黄洋芋(CK)相对较差外,其余都比较好。   2.4    生育期
  从表5可以看出,各参试脱毒马铃薯品种于2019年3月24日播种,其出苗期、齐苗期、开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上市时间可以不同。就出苗而言,丽薯6号和本地黄洋芋(CK)于4月10日出苗,宣薯2号和威芋7号于4月11日出苗,费乌瑞它4月12日出苗,较丽薯6号和本地黄洋芋(CK)晚2 d,较宣薯2号和威芋7号晚1 d。开花期最早的是费乌瑞它(5月8日),其后依次是宣薯2号(5月10日)、丽薯6号(5月16日)、威芋7号(5月16日),本地黄洋芋(CK)最晚(5月18日),较最早的费乌瑞它晚10 d。费乌瑞它生育期最短,为83 d,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少15 d;其次是本地黄洋芋(CK),为98 d;宣薯2号、丽薯6号、威芋7号生育期分别为99、100、105 d,分别较对照本地黄洋芋(CK)多1、2、7 d。
  2.5    抗病虫性
  4个引进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发生,尤其是早疫病、晚疫病、蚜虫、黄蚂蚁危害较重,个别小区有病毒病发生。5月15日用烯酰吗啉防晚疫病1次,5月28日用安泰生防晚疫病1次。经过2次防治晚疫病,大田观察费乌瑞它感晚疫病重,到后期该品种茎叶早衰死亡快,影响产量形成,导致产量低。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CK)轻感晚疫病。田间发生了蚜虫和黄蚂蚁,未及时防治,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从农艺性状分析看,4个脱毒马铃薯的株型适宜、株高适中,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从生育期分析看,出苗至成熟为83~105 d,是早熟、中熟类品种,费乌瑞它为早熟品种,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为中熟品种,适宜遵义市不同海拔区种植,生育期长的产量较高。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费乌瑞它的商品性较好,商品率较高。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本地黄洋芋轻感晚疫病,费乌瑞它重感。由于播种时期偏晚,未能适时播种,缩短了营养生长期,生育期与正常年份比较缩短,最终影响大田的单位面积产量。
  务川县丹砂街道办事处桃符社区大龙青组(海拔1 160 m)是“镰刀弯”地区,土多田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作物,调减玉米种植,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循环发展的方向。这一地区适宜马铃薯种植,多以常规本地品种为主,开展脱毒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引进新品种,对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本试验结果表明,丽薯6号、宣薯2号、威芋7号的产量较本地黄洋芋高,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费乌瑞它是早熟品种,应确定目标市场对应种植,在生产中重感晚疫病,应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稳产。加快“镰刀弯”地区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对提高全市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和结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齊万海.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3-14.
  [2] 梁馨文,王春辉,吴玉峰,等.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品比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2):32-33.
  [3] 吴军,李俊川.不同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秋种筛选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9(2):37-38.
  [4] 彭慧元,赵旭剑,雷尊国,等.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J].种子,2014(10):60-63.
  [5] 陈中坚,王勇,杨爱国.文山州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2001(4):18-20.
  [6] 洪彬艺.闽南地区冬种马铃薯品比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1(3):25-27.
  [7] 王彩霞.9个马铃薯新品种在安定区的品比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5):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