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封开县水稻橙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2015—2017年广东省封开县水稻橙叶病发生约50 hm2 ,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本文从发生与危害情況、病害特征、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橙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橙叶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广东封开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10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水稻橙叶病自1978年在我国云南发现以来,近年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一些地区均有发生,在广东省内以茂名、云浮、雷州、肇庆发生较为普遍,其中罗定市2015年水稻发病面积超过50 hm2,雷州市见病面积超过700 hm2。发病较重的罗定市太平镇、罗镜镇田块发病率达25%,约10%病田的病株率为10%~30%,而广西东南部的梧州市也有见病[1]。研究认为,封开县邻近云浮市西侧,与郁南罗定相接,连通广西梧州,封开县已处于水稻橙叶病的老病区与新病区的叠加覆盖区域,相关农业部门要对水稻橙叶病的扩散蔓延引起重视。
  1    发生与危害情况
  近年来,南丰、长岗、渔涝、河儿口、莲都等部分乡镇反映水稻出现大面积矮缩、黄化现象,喷施药剂均无防治效果。杂交稻博优315、博7118、博III优758、博III优868、百优1991、泰优1509均有发生,其中博优315发生较重,发病株率为35%,其余品种发生较轻,发病株率多在8%~20%之间,博优5058与一些常规稻品种未发现病株。感病多为分蘖期的水稻,不同程度地出现植株矮缩,叶片黄化呈现橙黄色至金黄色,根系生长弱,分蘖小、新根少,老根坏死变黑,严重的病株整片萎缩死亡。其症状与早年在广东省茂名、罗定等市县严重发生的水稻橙叶病特征相一致,后采样送华南农业大学鉴定为水稻橙叶病。据田间调查,2015年晚稻发病50 hm2,发病田减产10%~40%;2016年病害轻微发生,未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2017年早稻和晚稻病田发病株率分别为0.01%~0.05%、0.50%~0.80%。
  2    病害特征
  2.1    病原
  水稻橙叶病病原最初鉴定为类菌原体,后改称为植原体,是原核生物界无壁菌门植原体属,分布于水稻韧皮部筛管以及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体内,水稻种子不带菌[1]。
  2.2    传毒媒介
  有研究报道,电光叶蝉是水稻橙叶病病原的唯一传播昆虫介体。2015年Li等、2016年何园歌等先后研究证明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都是传播水稻橙叶病的传染介体和越冬介体昆虫。保毒虫能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到下一代若虫[2]。
  2.3    田间症状
  田间稻株进入分蘖盛期,开始出现病窝,严重时全田发黄,在孕穗前枯死或不能抽穗。被带毒虫侵染8~20 d后,稻苗基部叶片的叶尖出现黄色,先从叶尖向叶基或从叶缘向中脉扩展,后全叶变为橙黄色,随病情扩展,病株上部叶片逐渐发黄,植株矮小,新根少,分蘖少。生长中后期染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空粒多。
  2.4    寄主
  在自然条件下,水稻是病原的唯一植物寄主,越冬寄主植物只有水稻的再生稻株和落粒自生稻株[3]。秧苗在1~8 叶龄均可感病,3~5叶龄期最易感病,6叶龄后耐病性逐渐增强。
  3    发生原因
  3.1    耕作方式的改变
  近年水稻生产效益低,耕作模式不断向简便型转变。封开县目前的春耕、夏耕普遍是一次翻耙即插秧,造成冬季田间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存活时间长,成为叶蝉越冬食料和病原传播桥梁。而夏播秧苗也多在成熟期的早稻田旁边,秧苗嫩绿更易吸引叶蝉转移集中危害。
  3.2    山区植被丰茂有利于叶蝉越冬
  封开县以往发生的水稻瘤矮病、矮缩病等病毒病,往往也是在近山的垌田局部严重发生,与存在良好的越冬生境有密切关系。黑尾叶蝉、电光叶蝉越冬通常以高龄若虫及成虫在田边杂草潜伏,适宜气温和生存环境能提高越冬成活率,增大种群数量,从而增加来年水稻感病风险。
  3.3    温暖的气候条件适合叶蝉繁殖
  南方冬季气候偏暖,电光叶蝉在粤西冬季可存活105~125 d,繁殖1~2代,越冬后病原以“虫—稻—虫”方式交互传递,成为水稻橙叶病早稻发病的侵染源。
  3.4    秧苗期常规施药杀虫未能有效防止叶蝉侵害
  由于叶蝉传毒时间短,最短传毒期小于5 min,现在使用的多是低毒缓效农药,叶蝉汲取含有毒性的植株汁液后,仍有一段存活传毒时间。在秧苗期施稻虱净4次,防病效果可达到94%。但经调查,封开县大部分秧田只喷药杀虫2次,对叶蝉的防治效果只有50%~60%。   3.5    叶蝉的危害状不明显导致疏于防治
  病害在植株体内的潜伏期8~36 d,平均为20 d,即使已感染,在移栽时只有少数秧苗出现症状,未能引起重视,到水稻橙叶病大面积发生时已是水稻分蘖期,对其防治十分被动。
  3.6    水稻品种和田间管理差异
  调查显示,杂交稻发病普遍比常规稻重,晚稻田比早稻田发病重。品种间的发病差异还与媒介昆虫的嗜食性等有关。施氮肥过多、水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田块,带毒叶蝉侵染几率增大。封开县电光叶蝉虫量极少,黑尾叶蝉相对较多,可以确定近年来封开县部分地方水稻橙叶病局部重发生主要是黑尾叶蝉带毒侵染水稻所致。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监测预警
  在早晚造秧苗移植后症状明显期,加强对电光叶蝉、黑尾叶蝉数量和病株的普查监测工作,做好虫情测报和病害发生趋势分析,如介体叶蝉和病苗多,则预示存在将偏重发生的风险,需注意防治,防止病害蔓延扩散。
  4.2    农业防治
  推广广东省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优化水稻栽培品种结构和栽培技术。春、夏季育秧时提前清除田间杂草,剿灭传播介体叶蝉的生存环境;健身栽培,做好田间管理,迟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田间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以减少田间病害再次侵染。对受害稻田补栽健康秧苗,增加苗数,稳定产量架构,对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降低减产损失。
  4.3    化学防治
  水稻橙叶病主要由电光叶婵、黑尾叶蝉等介体传播而发生,预防水稻橙叶病的根本是在秧苗1~8叶龄敏感期防止带毒叶蝉的侵害传毒。各地应组织发动农户及时防治水稻叶蝉,防治药物有吡蚜酮、蚜虱凈、敌敌畏等。研究表明,20%毒氟磷悬浮剂和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橙叶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在秧田期和分蘖初期结合杀虫剂施用,可在切断毒源的同时激活水稻系统抗逆性,达到预防水稻橙叶病的目的[4]。
  5    参考文献
  [1] 何园歌,李舒,郝维佳,等.水稻橙叶病分子检测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分布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6(2):9-11.
  [2] 张曙光,范怀忠,徐秀华,等.广东水稻橙叶病发病条件及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9,26(3):230-234.
  [3] 谢双大,周小毛,虞皓,等.茂名市水稻橙叶病初侵染源简报[J].广东农业科学,1995(4):42.
  [4] 毒氟磷在秧田及大田期施用防控水稻橙叶病的效果评价[J].植物医生,2019,32(5):3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