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小麦是山东省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来受到种植技术影响,产量变化相对较大。本文介绍了小麦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整地选种、种植模式选择、播种、施肥管理、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17-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的提高始终是我国农业领域主要的研究问题,播种时期、施肥管理、种植模式等都应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优化。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对其生长状况进行监管,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率。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科学防治病虫害,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山东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小麦。良好的种植管理技术,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小麦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户提供科学借鉴。
1 整地选种
选择良好的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尤以高产、抗病性强及抗冻品种为宜。播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或包衣处理,以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山东地区地势平坦、阳光雨水充足,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1]。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应对土地进行整理。通过整地,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疏松性,为灌溉和施肥提供良好的条件。尽量使用农机播种,既能减少劳力,又能合理播种,对小麦产量及质量有促进作用。
2 种植模式选择
山东地区小麦种植主要采取一年两熟制,普遍采用间套作种植方式,即将不同农作物品种结合种植,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小麦播种期为冬季,可选用甘薯实施套作种植,通过控制2种作物间的种植间距,保证农作物生长,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 播种
小麦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因此,应科学控制小麦播种时间。山东地区最好在10月6—12日播种,采用一年两熟制,这样可以确保土壤肥力,使小麦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通过合理控制播种时期,可保证种植的有效衔接,从而获得较好的种植效果。具体应根据气候和小麦品种的特点合理确定播种期,以期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小麦产量。
播种时应科学控制播种量,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宜对小麦进行散量播种。小麦生长对土壤和肥料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需熟悉种植土壤的特点。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使土壤细化,为小麦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且及时翻地,便于小麦在土壤中扎根。
4 施肥管理
小麦喜大水大肥,农户应科学掌握种植密度,合理施肥,为小麦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条件允许,农户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制定肥料配比,以提高施肥质量。在种植过程中,首先要追加适量的底肥,营造肥沃的土壤,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在降水较多的年份,应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追加氮肥,以调节小麦生长环境,确保小麦种植品质达到一定的要求。
5 灌溉
小麦生长发育对土壤水分条件有一定要求,因而要进行合理的浇水灌溉工作,时刻关注自然降水量,保证土壤水分。在降雨量少的年份,为了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要求农户掌握灌溉技术,确保灌溉操作符合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要求[2],从而确保灌溉的有效性。山东地区通常选择冬小麦品种种植,其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约为500 mm,为了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要求农户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潮湿度等因素确定灌溉时机,同时要保证灌溉均匀,以达到节约水资源、促进小麦发育的目的。
6 田间管理
为了防止小麦出现早衰现象,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证营养供应。在冬季到来前灌溉冬水,有助于保苗越冬并保证种植品质。为了提高小麦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最好在冬至到小雪期间浇1次冬水,以起到疏松土壤、预防板结以及促进小麦根部发育的作用。小麦开花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高,容易降低小麦品质,因而在小麦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能过高,若浇过开花水后,则通常无需进行再次灌溉。做好田间管理措施,有利于改善小麦生长环境,达到增产的目的。
7 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期间,需要兼顾环境,做到不损害人类健康、不损害土壤环境、不影响小麦质量。因此,小麦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山东省小麦常见病害包括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吸浆虫、蚜虫、麦蜘蛛等[3-4]。为了达到较好的病虫害预防效果,要坚持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
7.1 物理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关注小麦田间发育情况,及时去除弱苗、病虫苗,合理供给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对于小麦虫害,可利用诱杀法防治。这一方法是利用害虫生长特性对其进行诱杀。对于一些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可制作灯光装置对其进行诱杀,例如利用黑光灯可有效捕杀鳞翅目害虫。对于趋黄性较强的害虫,可通过悬挂黄色机油板完成诱杀,如蚜虫、白粉虱等。另外,卷叶虫、小食心虫或者飞蛾等主要表现出趋糖性的特点,可配制糖醋液进行诱杀防治,效果较好。
7.2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能大范围解决小麦病虫害问题,仍然是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麦播种前,可在种子中添加药水,同时密闭2~3 h,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出苗率。在土壤中均匀喷洒防治蚜虫的农药,可以避免蚜虫对小麦生长造成危害。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可用粉锈宁粉剂稀释液喷洒麦田,可起到较好的病害防治作用,也可以喷洒乐果乳油,保障小麦健康生长。对于一些繁殖能力较强的害虫,要采取适宜的化学试剂进行科学防治,从而保证小麦种植品质及产量。
7.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还不会影响小麦正常发育。生物防治不会使小麦产生抗药性,并且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因而是应用性较好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小麦蚜虫,可在麦田安装频振式灭虫灯,达到诱杀的目的。在小麦种植期间喷洒性诱剂,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为了全面防治病虫害,可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方法融合使用的方式,以满足小麦健康生长的要求。
8 参考文献
[1] 董芳.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6):87-89.
[2] 蔡学文.小麦种植技术分析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34(8):122.
[3] 何莹.新疆小麦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
[4] 王勇.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布局演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5]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6] 王学强.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