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种植南瓜的管理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的南瓜种植中,南瓜的种类有很多,并且具有多种用途,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不但可以食用,并且南瓜子还可以榨油,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多种的作用,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实际质量,提高我国种植南瓜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国南瓜种植的产量。
一、种植方法
1、整理土地
种植南瓜的田地要选择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都比较强的地块进行定植,选择好田地后要使用3000斤至3500斤的农家肥进行施肥,然后进行深耕,耕地的深度为30厘米左右,最后用农具进行整平做好畦,畦的宽度1米至1.2米,如果种植地区天气变化大,可以在畦面用塑料膜进行覆盖。
2、培育种子
南瓜在种植时首先就要选择好种植的品种,所以种子是很关键的,选择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有良瓜种,购买完成后进行温水浸泡,然后放入20度至25度的房间内进行催芽,种子出芽率到达百分之85以上就可以进行育苗播种啦。
3、育苗
育苗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人都喜欢直接把发芽后的种子直接播种到苗床,然后等幼苗生长到5厘米至8厘米时移栽到营养钵里,幼苗生长到10厘米至15厘米时进行定植,还可以使用秧盘播种或者是把種子播种营养钵当中,每穴放入2粒至3粒种子,幼苗生长到3厘米至5厘米时进行一次捡苗,幼苗生长到10厘米至15厘米后进行定植。
4、播种
定植时要选择下午的3点至4点进行或者是上午的8点至9点进行,这个时间内温度不是很高定植的胜率很高,畦上可以种植2排瓜苗,每株之间的距离40厘米至50厘米,定植完成后要多浇水帮助缓苗。
5、查苗补苗
定植工作完成后2天至3天要检查一次幼苗的生长状况,如果出现有缺苗或者是断苗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补苗工作,尽量保证田地内瓜苗的整齐,补苗完成后要对田地进行浇水。
6、授粉
南瓜开花后天气晴朗时南瓜可以自行授粉,如果遭遇阴雨天气比较多就要人工帮助授粉,使用细软的毛笔对花蕾进行擦拭,提高授粉的几率,保证坐果的成功几率,很好的保证产量。
二、种植时的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南瓜生长过程当中对水肥的要求很高,定植完成后的15天至20要进行一次施肥和补水,南瓜生长到花开前花蕾没有完全开放时要要进行一次施肥补水,花谢后果实开始膨大时也要进行一次叶片施肥,这样对南瓜的好处极大,成熟后的果实品质好,耐贮藏。
2、施肥
在定植10天以后就需要进行喷洒有机肥,最好以氮肥为主。当植株开始爬藤后就是南瓜到了生长迅速的阶段,刚生长出8到10片叶子的时候,就进行第一次的打顶,为了使植株萌发侧蔓,就要提前搭设一些支架。支架的作用就是可以更好的牵引茎蔓进行攀爬,使叶片更均匀的分布,让枝条之间达到不互相遮挡的效果。同时这个时候也要注意进行喷洒的施肥,还是要以氮肥为主,也可以利用一些稀薄的有机肥为辅。
3、除草
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养分得到有效的发挥,也会使一些杂草陆续的生长出来,这个时候便要进行除草,注意在除草的时候千万不要伤到南瓜的苗以及根系,而且为了能够使根系更好的发育,还要及时的培土,在整个南瓜生育期间,一旦发现有杂草生长就要进行及时的除草工作,无论是进行怎样的操作都不可以伤害到南瓜的植株根叶。
4、病虫害防护
南瓜的虫害主要有一些蚜虫,蚂蚁等害虫,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些阿维菌素进行有效的防治,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吡虫啉进行防治,任何的药剂,效果都非常的好。而南瓜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以及白粉病,虫害主要会威胁到南瓜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也会让南瓜的品质降低,为了能够防治病害,就要先治理好虫害在进行病害的防治。为了不造成缩短生育期就要及时的控制住蚜虫,蚜虫就是病毒病传染的主要威胁,治理好蚜虫就可以使南瓜的病害有效的防治。
三、南瓜的销售管理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文化植根性,在农产品品牌化形成的同时也不能离开文化历史的相应传承性,这些文化内容也奠定了农产品品牌文化的基础,这也就要求在设计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中考虑到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出最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这样也就能够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其他行业的发展。在农产品农业品牌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相应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气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赞美度,用最为科学的方式为农产品品牌进行相应的设计,为农产品的品牌化提升奠定相应的基础。因此在南瓜的销售模式中,应该注重相应的措施,合理化的形成品牌措施,从而在多方面提升南瓜的层次,增加南瓜的销售量。
综上所述,南瓜等农业产品的品牌提升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工作中,农民应该紧抓市场化的进程,用更加科学的方式促进南瓜产业的提高,加强科学化管理,用更加完备的方式促进农村的产业结构改革,有效推进农村品牌的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单位:1.551800贵州省金沙县农田基本建设办公室;2.551800贵州省金沙县果蔬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5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