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品种更换、大肥水高密度栽培、菌源量骤增、气候变化、防治不到位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沿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10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呈重发、频发态势,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不仅影响粮食安全、降低农民收入,也打击了农民的种麦积极性,抛荒现象较多。根据笔者近年的调查研究,现将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重发频发原因
  1.1    小麦品种更换
  截至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抗小麦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所谓的抗病性,主要与小麦品种的避病性有关。小麦不同生育期感染赤霉病的可能性有明显的差异,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是小麦扬花期,其次是齐穗期和灌浆期。因此,小麦在齐穗至灌浆期如遇暖湿阴雨天气,或者是多雾寡照温暖天气,就容易发生小麦赤霉病。相反,如果能在抽穗扬花期避开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就发生较轻[1]。
  沿淮地区,特别是淮河以南地区,以前是以春性品种为主,近年来因小麦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小麦品种由原来的春性品种为主更换为半冬性品种为主,如泛麦5号、淮麦29、山农17、连麦2号、西农979、淮麦22、烟农19等。半冬性品种生育期较长,抽穗扬花较迟,一般较春性品种迟5~7 d。春性品种一般在4月上旬抽穗,半冬性品种在4月中旬抽穗,随着气候变暖,一般4月中旬温度会较4月上旬温度升高2~3 ℃,雨量、雨日也会增加30%,更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提高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所以小麦品种的更换给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提供了更好的寄主。
  1.2    大肥水高密度栽培
  增施肥料、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小麦高产。小麦产量要想达到7 500 kg/hm2,有效穗应达到570万穗/hm2,纯氮施用量为240 kg/hm2。施肥量和密度较以前增加40%,这样的栽培条件,造成群体通风透光性较差、湿度大、露水多,田间小环境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侵染流行。如偏施氮肥,造成小麦疯长贪青晚熟、田间荫蔽度增大,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小麦对赤霉病的抗耐性,提高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大肥水、高密度栽培措施给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1.3    田间菌源量骤增
  1.3.1    菌源量增长提高了赤霉病发生风险。菌源数量的多少,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有很大关系,同样环境条件下,菌源越多發病越重。当前小麦、水稻秸秆禁烧,大部分的秸秆作还田处理,田间存留大量的病残体,使小麦赤霉病菌源量猛增。据笔者近年来调查,稻桩带菌率较以前平均提高6.7%。超大量的菌源,大大增加了赤霉病发生流行的风险。田间菌源量增长,给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打下了牢固的菌源基础[2]。
  1.3.2    菌源量增长导致多种症状并发。以前在麦田只能见到穗腐,其他症状很难看到,近几年茎基腐、秆腐很容易见到。在年前小麦苗期,会在发生纹枯病的位置看到红色霉状物,即茎基腐,翌年春季小麦孕穗期还能见到秆腐症状,这是以前很难看到的。
  1.3.3    菌源量增长导致小麦赤霉病早穗腐。所谓早穗腐就是刚抽穗就能在穗上看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团或分生孢子座。正常情况下,要在抽穗后10~15 d才能够看到,早穗腐虽然不多,但其预示小麦赤霉病将大发生,故一定要高度重视。
  1.3.4    菌源量增长导致赤霉病穗颈腐。穗茎腐是小麦抽穗后不久麦穗呈现白色枯死,类似纹枯病白穗症状,但仔细观察会看到穗颈部有类似水稻穗颈瘟的病症,后期遇雨穗部会出现典型的粉红色霉状物。穗茎腐是小麦赤霉病的一种新病症,在大发生年份穗颈腐占一定的比例[3]。
  1.4    气候环境变化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阴雨寡照、高温高湿最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笔者认为高温、高湿、寡照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三大气候要素,缺一不可,随着气候变暖,给小麦赤霉病的重发、频发提供了更合适的气候环境。
  1.4.1    温度。温度主要影响小麦赤霉病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快慢。小麦抽穗扬花以后,气温偏高发病较快,气温偏低发病较慢。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3.7 ℃,不会发病。如表1所示,2015年4月虽然有12 d雨日、8 d阴天,但温度偏低,平均最高温度为20 ℃,平均最低温度为10 ℃,故赤霉病发生不重。   1.4.2    湿度。湿度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关键的因素,子囊壳必须在土表潮湿的环境下才能在带菌基质上产生。湿度越大,产生越快;湿度低于30%,子囊壳则不能产生。同时,子囊孢子释放和传播需要高湿度,最好有自由水存在。如表1所示,2019年发病较轻,因为5月上旬无雨、湿度低、光照多,不利于小麦赤霉病后期发生[4]。
  1.4.3    光照。光照的多少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小麦灌浆期高温、高湿,再加上光照少,就会造成大流行;如果光照充足,则发病轻。5月上旬温度已经很高,加之湿度大、光照少,更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此时半冬性小麥品种正处在灌浆期,较易被赤霉病侵染,这也是近年小麦赤霉病迟发、暴发的主要原因。
  1.5    防治不到位
  根据笔者近几年调查表明,在大发生年份1次用药防治效果很差,防效几乎为0;2次用药防治效果不稳定;3次用药防治效果最理想(表2)。因为1次防治的药效只有7 d时间,不能防治中后期的侵染;4月底至5月上旬无阴雨天气,2次用药则防效较佳,如2019年,反之则效果也很差;只有3次用药,可以成功防治扬花期、灌浆期小麦赤霉病的侵染危害,防治效果最佳。
  2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可知,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防治好小麦赤霉病必须做好综合防治:一是调整品种,以早熟春性品种为主,增加小麦品种的自身抗避性;二是精准施肥,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环境;三是提高小麦秸秆利用率,降低田间菌源量;四是结合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化学防治,特别是第2次和第3次防治一定不能少。
  3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与监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胡承霖.安徽麦作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全国农业推广服务中心.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 黄冲,姜玉英,吴佳文,等.2018年我国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19,45(2):160-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18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