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愈加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也成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小学信息技术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兴趣,使其跟进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該文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  信息技术  困境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a)-0095-02
  现代化发展中,信息技术是为人类生活工作等带来便利的科技发展产物。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只有掌握了基础性知识,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运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兴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期,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的课程,通过有效教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可以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1]。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
  2.1 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度不足
  在学生的教育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当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阶段,由于各方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不重视,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落实相关的教学计划,在开展信息活动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最终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开展。
  2.2 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充足,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技能上有所欠缺,甚至部分教师无法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知识,这也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是针对农村小学方面,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不仅师资力量不足,甚至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差。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教学的教学观念相对比较陈旧,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他们满足于现状,无法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不去主动掌握前沿的知识信息,最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输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基础的知识指导。另外,在新事物的接受和创新方面,也往往落后于发达地区学校。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因自身专业能力低,所以无法制作出高效的教学课件,最终使学校的相关教学设备成为摆设。
  2.3 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操作特点,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去掌握基本的技能。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力和思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一点即通,特别是家庭条件好、过早接触过电脑知识的,甚至可以不需要教师的反复指导就能掌握相关知识;而有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则较差,需要教师通过反复的教学才能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进度的统一性和学生的适应性很难把握,这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对策
  3.1 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信息技术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学校和领导、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等,应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将信息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带来的限制,积极探索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与学生一起进步,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3.2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话
  微课是当前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微课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教师运用微课的形式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当学生初次接触微课时,会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在信息课程中探求新知。比如,教师在全面掌握要教学的知识内容时,通过选题、内容设计等将相关的知识点编写和录制,最后制作成课件,然后将课件提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下载学习,利用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实践操作。
  3.3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是将学习的内容以任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知识分别体现在一个或者多个任务当中[2]。任务驱动法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手脑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另外,在设计任务时,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4 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有层次的划分[3]。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低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时让他们熟悉键盘按键,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指法,强化学生的打字训练,教师可以运用拼写汉字或拼写单词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中段学生需要提高打字水平,并在理解电脑配置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长文打字,还需要学习电子邮件和绘图等知识;高年级阶段则需要了解简单的音频、图片和相册制作等,能够掌握一些简单软件的使用。每个阶段层次学习的目标不同,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不同层次教学活动,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锻炼。基于小学生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融入趣味性、游戏化、探究性等特点。
  3.5 加强学校专业师资力量
  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学校应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激发其他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平台与机会,强化专业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促进课程的顺利开展。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投资,使其有更多的资金完善课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建设。
  4  结语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养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国家与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与时俱进地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创新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不断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64-66.
  [2] 沈浩.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1.
  [3] 祁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尝试[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3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