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城市建设中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民生带来了便利,也遭遇了信息安全的考验,对公民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当前,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仍存在城市发展不均衡、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社会重视不够等问题。需要创新教育模式,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与力量,重点打造示范区并向全市推广。公民信息安全素养的提高是智慧城市稳定发展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教育;智慧城市;公民
  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0-0139-02
  1智慧城市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
  智慧城市(Smart Cities)的概念来源于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崛起推动着城市向智能化的转变,不断改善市民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体验。然而,智慧化为民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严峻的安全问题: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网络攻击日益严重、个人隐私及涉密文件泄露事件频发,例如身份证、银行卡、电话等信息有意或无意中被泄露,对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网站链接、二维码等安全漏洞缺乏应有的警惕,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根据相关统计,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70%一80%是由于内部员工的疏忽或有意泄露造成的。普华永道pwe发布的2018年的中国区信息安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职员工依然是安全事件的最大来源,高于黑客和竞争对手嘲。著名的前黑客Kevin Mitnick在一次采访中说,虽然许多公司已经采取了安全措施,但他们仍然容易受到网络犯罪的影响,因为他们忽视了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人”。信息安全为人民,信息安全靠人民。只有公民的信息安全素养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奠定稳定的群众基础。
  2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各区域发展不均衡
  城市的常住人口多在百万级别,让所有市民能接受到安全教育是个难题。在现阶段,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地开展信息安全讲座和培训较多,而社区内宣传教育比较缺乏,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当前,信息安全教育的普及仍处在初级阶段。
  2.2教育资源缺乏形式单一
  信息安全专业人士往往习惯在具体实践中使用专业词汇,影响宣传与培训的效果。公民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专业深奥的教学内容而缺乏学习动力。信息安全教育渠道相对较少,多采用集中宣传,利用信息化手段较少。在实际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中,还忽略了对市民参与活动的反馈评价,缺乏经验的总结与模式的创新。
  2.3社会重视不够,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网络安全多属于信息部门的职责范畴,缺乏“顶层”管理。在安全设备与软件方面投资较多,在公民的信息安全教育上投资较少,主观上认为只要弥补安全漏洞,对系统及时打补丁,更新和升级杀毒软件就够了。只有当某个区域存在明显的信息安全风险或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主管部门才会高度重视,采取信息安全专项宣传措施,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同时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公民接受培训后,难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3加强信息安全教育的建议
  3.1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论
  结合可视化教育、电视广播、效果评价、案例引导、创意互动等多种模式,激发公众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运用智能终端、跨平台的移动学习网络,支持公众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构建立体丰满的学习情境和体验式教学,提高信息安全学习的效率。
  教学目标:提高公民的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人们遵从信息使用规范,安全获取、加工、分析、评价信息,掌握防范非法攻击的技术手段。
  教学内容:信息安全意识可视化教育产品通过图文传播、课程视频、动画、宣传片、真人短剧等,设计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使之穿插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个片段中,让内容展示更贴近公民的认知,适合公民的阅读与理解。
  教学方式: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程,学习时间、地点不受限制。让市民能自定内容、自定步骤,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地接受安全知识。
  教学媒介:充分利用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电视台、广播等,及现代化网络媒介如政府网站、微信、微博、APP等,为公民推送适合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公民的知识层次和储备,循序渐进地向公民灌输信息安全知识,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定期举办活动周,根据线下热点与案例设计成一个个主题,在城市范围内举办宣传、讲座、演练、研讨会等丰富的活动。
  教学评价:针对宣传的内容,配备相应的测试题,可在一周期的宣传教育工作结束后,开展测试工作,量化宣传教育的结果。可通过向公民发送模拟钓鱼邮件,统计中招的公民信息,既是一次让公民印象深刻的实际演练,也可获得统计數据,分阶段进行对比。增强与公民的互动,让公民参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育方式等的选择与评分。
  3.2充分整合政府与高校资源,发挥协会组织与民间力量
  比较成功的城市信息安全全民教育模式之一的“上海模式”,其重要经验之一是设立首席信息安全官制度,政府引导作用坚强有力。如历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就是由政府牵头,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性而成功举办的,“e365易安在线”来源于政府的专项资金与基金项目,而常年开展的“系列”活动则是通过购买服务来支撑。
  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教学人员,可以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信息化安全教育活动。首先,政府可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高校组织专家的演讲与活动的宣传,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其次,在高校开设专业、系统的信息安全课程,为政府与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
  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可以承担组织协调功能,积极在政府、企业、公民之间搭建桥梁。如上海市以协会为载体承办的“信息安全技能竞赛”效果显著,这种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参与的全民教育模式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我国智慧城市下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公民是信息安全的受教者,也应该是重要的参与者。公开向社会征集安全教育的创意与点子,汇集全社会的智慧,以共同推动信息安全意识的普及。通过普通人的创意,有利于将知识与概念平实化、大众化,更有利于全民教育的推广普及。
  3.3建立信息安全教育示范区
  打造先行示范区,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探索与积累区域内信息安全教育的经验,对建设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不断总结。同时,将示范区的优质资源通过智慧平台进行分享,将优秀的教育培训人员向外输送,不断地覆盖和推广到整个城市。
  4结束语
  信息安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信息安全关乎你我他。公民是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重要的受教者和参与者。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每个公民的必修课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维护智慧城市的稳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8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