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传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用信息传播理论和系统经济学资源位理论分析现代信息传播的特性和信息传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总结出信息传播作用分为硬效应和软效应,体现在升级产业结构和系统整合作用,引导文化导向作用,建议政府在“智能城市”基础建设中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建设。
  关键词:信息传播  智慧城市  资源位  系统整合
  信息化建设在改善民生、加强城市治理等问题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建设的转化成果是智慧城市建设,借助高新科技将城市系统中的软部分和硬部分建立连接,使城市居民生活智慧化,政府治理智慧化,内外部资源交换智能化。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壁垒和信息化分级分类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屏障。
  一、信息传播理论
  打破信息壁垒和加快信息化分级分类,首先要了解信息如何传播,信息传播过程含五要素:主体、内容、渠道、客体和效果(拉斯韦尔1984)。信息由信息源发出,将编码内容通过媒介渠道传输到信息受宿,信息受宿对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和作用,向内部和外部反馈。信息从信息源发出通过信息渠道传输到信息受宿反馈的这个过程形成完整信息传播链。
  二、现代信息传播的特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源丰富,信息数据量巨大,传播载体形式多样,信息反馈机制发生迅速,新媒体打开传统媒体的边界,从单向传播出发,融入移动传播和多维传播性质,将信息搜集并数字智能化处理后,从多维度对信息受宿进行信息灌输。除迅速、及时、大量等性质外,信息传播有以下特性:
  (一)多维性
  新媒体涌现使信息传播载体形式多维化。 新媒体信息传播从人体感官出发,如VR技术将虚拟信息通过高科技设备从视觉、听觉、触觉三维传递给信息受宿,信息传播链的某时点可加入更多的信息维度,使信息传播量在一定程度上无限增加。纵向来说,相同的信息量,急剧缩短信息传播链,使信息传播扁平化。
  (二)无序性
  无序系统在与外界能量交换时可达到宏观有序结构。信息传播体系是较封闭的无序体系,信息传播链某时点上产生的多维信息量之间互相发生范围效应,不断裂变和融合,同时系统内外部能量交换。无序状态加入外部控制因素,可自发转变为时空上和功能上的宏观有序状态。
  (三)多向性
  物理信息传播以化学信息单向传递为基础,加入多条多维传播链,同一传播者可以有多个信息受宿,信息受宿可同时将信息反向传递给多个信息传播者,形成新传播链。又信息传播多维性和无序性,在同一传播节点上信息之间又可互相传播和作用,信息之间、人与信息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交互作用。
  三、信息传播在智慧城市的系统的角色
  “智慧城市”中城市为母系统,城市中的居民、经济、交通、通信、医疗等作为单独的子系统,用高新技术手段将子系统们形成一种普遍联系、彼此促进、相互作用的整体。以往城市建设缺少科技力量的支撑,这些单独的系统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信息整合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信息传播如同破除介质壁垒的补给运输船,能够在基础设施系统和应用设施系统中无障碍穿梭,将信息数据以新媒体渠道为多元载体快速传播到信息受宿,给各个子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补给,使子系统之间根据获得的信息内容进行相互作用和反馈、无缝连接在一起,促进城市母系统更高效的发展和升级。
  四、信息传播在智慧城市系统中的作用
  系統经济学创始人昝廷全分广义资源为硬资源和软资源,智慧信息建设借助信息科技将城市系统中软部分,如经济、文化、信息等,与硬部分,如基础设施、应用设施等,建立连接。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将结果反馈于广义资源系统。
  软资源的主动性用来“启动”硬资源。信息中有效信息的增长对于人类需求增长并不平衡,有效信息具有资源稀缺性。有效信息作为一种软资源可以“启动”城市系统的硬资源,信息的整合作用分硬效应和软效应,硬效应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实体状态改变的效应,例如升级产业结构,软效应是作为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无形舆论效应。
  (一)升级产业结构和整合系统
  城市活动最主要的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最核心的是交易,交易发生需要场所、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条件。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打破传统交易模式,人们将许多商务交易转移到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信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从网络一端传到另一端,在多平台系统中大量交易信息存于云端,被认证者可实时从云端获取有效信息。
  智慧城市信息传播渠道是多元载体,远程医疗通过局域网将病患信息由多终端医疗设备传输到医生端,医生将动作指令传送到远程医疗设备进行手术。远程加密可转移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更高安全性和盈利性组合出更高效运营方式。这种线上交易极大减少实体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和节约场所占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经济活动方式,优化产业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传播导致的硬效应主要是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带来的跨系统优化。智慧城市的“智慧”源于数据处理,通过信息基础设备对原始数据采集、加密、加工后,数据被制作成有价值的信息。后被用于政府办公、经济交易、交通运输等子系统中,有效提升其管理效能,增强多方互动,形成新的价值增值。如智慧政务以互联网思维为主导,进行平台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从而实现跨部门沟通和跨领域合作。智慧交通管理用无缝监控和流量优化技术创建点面块监控网,形成应急指挥、交通诱导、智能出行智慧一体化。
  智慧城市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整合工程建设,以人为主体,人类活动为客体,包含基础系统和各应用子系统。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信息传递使母系统和子系统互联,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兼容系统,该系统按照性质可以归类为散系统。在该系统中,人作为该系统的主体,能够根据自身活动的需要,利用信息和技术来个性化地提升子系统功效,从局部到整体实现城市整个系统的智慧化整合。   (二)文化导向作用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就是信息。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人,毫无疑问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分类集合群的形式从各个传播渠道传递到信息受宿。信息作为一种无形媒介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文化导向,主要体现在引流和导流。
  信息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以分类及合群的形式的信息通过传媒传递给人们时,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被信息所吸引并达成某种共识,在社会中形成文化导向。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进行粗加工和筛选进行传播,同时信息受宿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信息接收渠道,过滤非意向型信息,在同类行动的人收到类似的信息集时就可形成微型文化,多种微型文化在智慧系统中又可形成智慧文化。
  信息传播有吸引性和多面性,泛娱乐化时代传媒在利益的驱使下有时会为了迎合公众的部分低趣味形成价值观迷惑。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可以专业化、全方位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从而形成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社会公共道德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规范的作用,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引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并能勾连起公众内心的自律,强压之下形成道德规范。因此,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具有形成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智慧城市文化系统建设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传播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就可以引导社会流行,形成社会潮流,从而影响社会风气,其影响力与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并存。
  五、结论
  信息传播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链接融合式作用,在加强交通、能源、醫疗、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在智能城市的起步阶段,智慧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工作是个庞大复杂的长期工程,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着力进行社会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发挥信息传播带来的正效应,剔除负效应,从而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子系统整合。
  参考文献:
  [1]昝廷全.资源位理论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0(09):19-22.
  [2]赵惠巍.“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07):41-42.
  [3]黎慧斌.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07):92-94+97.
  [4]国佳,李望宁,李贺.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09):53-59.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6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