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大家都知道,在日常医疗中,医护人员尤其给肥胖患者和婴幼儿及ICU病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都会存在相当的难度。在医学治疗中,浅静脉穿刺是建立血管通路最常用的方法,是临床给药、输液、采血、输血及抢救的重要途径。据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的统计显示,美国每年会实施300亿次静脉穿刺,80%的住院患者和门诊病人接受过静脉穿刺。成年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4%-88%,儿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仅为46%-76%。很多情况下,如静脉细小、脂肪过多、肤色较深、失血脱水严重等原因会使肉眼难以观察分辨静脉,导致穿刺失败或重复。静脉穿刺失败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严重时会产生并发症,延误诊疗或抢救时机,也会让医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在 2016 年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明确要求: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临床工作者应该具备使用置入血管通路装置(VAD)可视化技术的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静脉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粗细、深度、穿刺部位及了解可能的并发症。但在我国前期推广的情况来看,穿刺经验和熟练度等主观因素在临床护理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西安中科微光影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影”)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的强大技术支持,共同研发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解决了这一“扎针难”的问题。该成像仪主要利用了血液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强于其他组织的原理,通过 CCD图像传感器感知反射的红外光,经过数字图像处理,将血管的轮廓显示出来,再经投影仪将图像投影到人的皮肤表面以还原血管的分布。使用时,只需将成像仪照射到需要寻找血管的皮肤表面,即显示出皮下血管分布图像,安全快捷地找到可以穿刺或抽血的血管,提高了血管查找准确率以及静脉穿刺成功率。
  项目工程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老人、婴幼儿、肾病及血管外科等各种临床场景使用,设备具有高运算性能、控制灵活、系统体积小等特点。其中中科微影拥有十多项自主研发专利,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于2014年通过德国TV Rheinland机构的EN ISO 13485:2016質量体系认证(欧盟产品登记号为DE/CA05/MP-238321-2318-00)2017年获得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准入许可。
  ?????现在,VEINCAS系列血管成像仪已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覆盖我国20多个省市,服务于近千家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宣武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康复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等国内众多医疗机构及单位相继引进并用于临床护理、科普展示、护理教学等,临床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VEINCAS 红外血管成像仪采用航天光学影像技术、深度智能识别技术,具有首创的发明专利,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深度识别模式下可以识别6mm 深的血管并提示医护人员,还能够评估血管粗细、深浅、曲直、长短、分叉、静脉瓣等详细信息,检测血流状态、评估血管是否有病变等。
  2014年,中国医疗团队赴非洲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任务时携带了该设备,在抗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红外血管成像仪再次出征,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扎针难”的痛点问题。
  现在,新款红外血管成像仪增加了拍照、储存功能,可更好地辅助临床进行血管评估,且具有基本模式、绿光模式、蓝光模式、红光模式、紫光模式、优化模式以及深度识别模式,还有立式、台式两种支架。并且相比于国外同等质量产品,价格便宜约 30%,更具性价比,功能更全。
  在实际运用中,该成像仪能辅助医护人员做到许多传统方式无法观察到的临床诊断:一是帮助医护人员辅助评估血液状态、血管是否有病变;二是辅助医护人员确定最佳穿刺位置,提高扎针的一次成功率;三是辅助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穿刺工具的型号以利于保护患者血管等。
  随着静脉可视化的推广,各大护理组织开始专注静脉可视化发展方向,纷纷提出了“精准护理”“安全护理”“智慧护理”等理念,静脉可视化越来越受到护理领域的关注。VEINCAS 红外血管成像仪作为中国科学院 2013年自主创新及成果展专业化代表作品和国内静脉可视化技术最早进入及推广产品,频繁成为诸如中国护理管理大会-智慧护理、护理发展高峰论坛、省级护理主人大会等各类护理会议的展品,得到诸多护理界专家学者的好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4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