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和预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业是铜仁市思南县的支柱性产业,经济比重占总产业的40%,位居产业经济第一位。为了稳固的发展思南县的经济,思南县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鼓励和复制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项目。随着思南县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建设,养殖场规模不断的扩大化,养殖企业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虽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极大的促进了思南县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养殖管理不规范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规模化养殖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当前,动物疫病成为威胁思南县畜牧業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为了规范思南县养殖业,促进思南县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当前必须严抓动物养殖管理,建设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情防疫工作。
  一、动物易感染的疾病类型
  动物疫病感染存在着一条普遍性的规律,就是病原的易感对象首先为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不足的动物。因为抵抗力较弱的动物免疫功能更容易被病原体侵入,并打破正常的机体免疫。由于动物疾病的感染因素较多,疾病类型复杂,统一化的一般预防不彻底,只能在细化的分类中能找到疾病感染及传播规律。但事实上不同疾病类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要求动物疫病的预防一定要做好精细化管理,才能达到较高的预防和控制目的。
  1、普通疾病
  普通疾病指在动物养殖从较为普遍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产科疾病、中毒、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外伤等。部分普通性疾病不具备传染性,部分则同样具备传染性。普通性疾病在临床上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大体上分为内科、外科、产科三种。普通性疾病的病因形成多样化,主要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2、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是指由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属性的动物疾病。任何一种的传染性疾病都具有一种专属的微生物感染,却别则在于宿主谱宽窄程度。炭疽对包含人在内的一切哺乳类动物都具有易感性,非洲猪瘟只对猪易感,小反刍兽疫对几乎所有的小反刍类动物具有易感性。传染性疾病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传染性,区别在于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差异。常见的动物疫病传播方式有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活体媒介、死物媒介等。直接接触如咬、抓、交配、触碰、舔等行为。间接接触如接触感染动物接触过的饲料、水源、土壤、乳汁、精液等。死物媒介如饲养工具、手术器械等。活物媒介如飞禽走兽、人等。凡是与病原微生物存在以上关系的,均会病原感染。此外,传染性疾病均会引起动物的局部组织、器官、身体部分系统或全部系统的病理化特征和显著的临床症状,如肺、脾、心脏出现水肿、出血及色变,胸腔积液等。被感染动物的免疫系统均遭受病原侵入发生免疫性和变态反应。
  3、群发性疾病
  群发性疾病指具有群发性特征的动物疾病。临床研究表明,中毒症状、营养缺乏疾病、寄生虫疾病、传染病等都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特征。这些疾病的群发性特征变现出普遍性。有个别的群发性疾病则表现出偶发性,如破伤风,它需要破伤风深度感染后发生并表现出偶然的传播行为。
  4、散发性疾病
  散发性疾病是对群发性疾病的细化分类。很多的群发性疾病都具有轩主的流行趋势,如地方性流行、大流行等。如营养缺乏性疾病在小区域内发生,就具有典型的地方性散发,它与饲养环境及使用的饲料有关。再如鸡新城疫、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在多地区的同一时段发生,甚至具有全球化发展趋势,这种扩散范围大的疾病就是大流行。传染病的流行范围越大,造成的经济和养殖障碍越严重。
  5、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有节肢动物、蠕虫、原虫三类。节肢动物、蠕虫主要为内源性动物疾病,在动物体内完成发育,通过直接接触、吞入、饮水、饲料、水源等方式感染。原虫一般为外源性寄生虫疾病,在动物体外完成发育。通过直接接触、间接基础感染和传播。
  二、动物疫情的预防策略
  随着思南县动物养殖产业化发展,中小型规模的动物养殖厂数量增多,部分龙头养殖企业养殖规模再度扩大化。为了适应当地的养殖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结合动物感染类型防治动物疫情的对策:(1)分析地区性动物疫情结构。先统计近二十年来思南县及周边地区发生最频繁的动物疫病和全国发生率较高的动物疫情,了解当地动物疫情的大体结构。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的现状,分析养殖人员对动物疫情的了解程度,最后确定各个养殖场的动物疫情预防硬件、软件及饲养管理技术。(2)制定养殖流程、养殖标准。结合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和动物疫情预防需求制定专业、科学化的养殖流程、养殖标准、生产方式,以供养殖厂参考,推动畜牧养殖的科学化饲养与管理。(3)加强检疫管理。政府要加大动物疫病的检疫工作,提高动物疫病检疫技术,完善动物一定检疫制度。(4)完善地区性动物疾病预防体系。当地防治部门要加大基层动物防疫站基层设施设备的投资,引进年轻有为、防疫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并完善基层防疫人员薪酬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此外,必须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完善农村动物疫病强制防治制度,不断的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
  综上所述,有关部门在开展养殖业动物疫情预防工作时,首先要了解地区最常发生的动物易感疾病的类型,然后组织养殖人员参与常见动物疫病预防及防治的培训,或建设动物疫情综合防控点,指派技术人员常年下乡指导养殖户参与动物疫情的预防。最后,在了解动物疫病类型的基础上制定防疫建议机制,规范饲养管理的标准,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卫生及病情监控,通过科学养殖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做好疫苗注射工作,构建一套具有保护形势的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全面保障地方性的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565107贵州省思南县枫芸乡农业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7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