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小麦绿色增产关键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拥有着极为广阔的种植面积。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小麦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于当下的小麦种植领域而言,除了要注重小麦的产量之外,还要注重小麦的品质。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与雨热同期的特征。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一直是小麦的核心产区。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就小麦绿色增产关键栽培技术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一、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
  对于当下的小麦种植而言,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是提升小麦品质与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种植经验、目标产量以及實际的种植条件来确定小麦的种植品种。另外,在购置小麦种子的时候,一定要从正规的种子经销商处进行购买。目前,对于河南地区的小麦种植而言,中麦895、济麦22号、周麦22号以及淮麦22号等都是较为优质的小麦品种。其次,在播种之前,要精心的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及时的将那些不良的种子剔除。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进行有效的测试。再次,为了有效的杀灭潜伏在小麦种子中的病菌,在播种前,要及时的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消毒处理。借助于拌种消毒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常见的小麦病害,例如纹枯病、根腐病以及全蚀病等。要注意一点的是,在拌种工作结束之后,要待小麦种子晾干之后才能够进行播种,以此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
  二、科学合理的开展播种工作
  对于小麦的栽培种植而言,播种环节能够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在播种之前,要做好土地深松工作,根据实际的土壤墒情来对土地进行深翻,同时及时的换填玉米秸秆。这样做的话,除了能够有效的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小麦根系的保水性能。其次,选择最佳的播种时期。对于河南省而言,通常情况下,每年的十月上旬是最佳的小麦播种时期。另外,要根据种植区域实际的土壤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再次,对小麦的播种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每公顷土地可以播种一百三十千克左右的麦种。在播种时间较晚的情况下,可以适度的增加播种量。另外,为了有效的防止缺苗现象与断垄现象的出现,要将小麦的播种深度控制在四厘米左右,将行距控制在二十里厘米左右。最后,为了有效的提升播种效率,要积极的应用新型的播种机械。
  三、积极的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对于小麦的栽培种植而言,施肥环节是尤为重要的。借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肥料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施肥环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的掌握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利用田间试验来对施肥方法、施肥量以及施肥时期进行有效的掌控。另外,还要对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进行测试,以此来有效的掌握土壤的肥力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其次,根据田间试验数据与土壤养分测试数据来设计施肥配方,对氮磷钾与微量元素之间的综合配比进行合理的配置。
  四、全面强化田间管理工作
  对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而言,第一,要时刻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在麦苗出齐之后,要做好查苗工作与补苗工作,培育壮苗,及时的剔除弱苗与病苗。第二,做好除草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两次除草,第一次除草的时间是小麦的3-5叶期,第二次除草的时间是在小麦返青后。在清除禾本科杂草的时候,可以使用骠马水乳剂。在清除阔叶类杂草的时候,可以使用隆乳油。第三,合理灌溉。通常情况下,在十二月上旬的时候需要对麦田浇一次透水,以此来有效的降低冻害的发生几率。在出现冻害的情况下,可以在每公顷的麦田中施用一百三十千克左右的尿素,同时对叶苗喷施一定量的有机复合肥。另外,为了有效的节约水资源,要积极的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大力的推广和应用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设备。第四,做好防倒伏工作。在小麦长势过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小麦的拔节期前后,为小麦植株喷施适量的矮丰可湿性粉剂,以此来有效的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另外,为了有效的降低茎倒伏的发生几率,要对小麦生长前期的氮肥施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从综合角度出发来制定病虫害防治策略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从综合角度出发来制定病虫害防治策略。首先,要全面强化预防工作,充分的掌握当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降雨情况、气候情况以及温度变化规律来制定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其次,做好苗情监测工作,贯彻落实无公害防治理念,积极的应用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止技术。另外,在应用化学防治手段的时候,除了要严格的遵循国家规定的用药标准之外,还要积极的使用新型的绿色农药。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农业农村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8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