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沙棘能够防风固沙、改土肥田,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和构成薪炭林的最佳树种。本文总结了沙棘播种育苗技术,包括果实采集、选地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沙棘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3.6;S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17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沙棘又名酸刺、醋柳、黑刺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或亚乔木。枝长且有灰褐色针刺,一般树高3~5 m。其原产于亚洲,后传入欧洲,许多国家都有栽植。我国山西、陕西、青海和西藏等省(区)栽植居多。辽宁省是20世纪60年代引进沙棘,朝阳、阜新和锦州等市的一些县、区都有分布。
  在干旱半干旱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人们都十分重视沙棘的栽植。这种转变的原因有2个: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沙棘具有功能多、用途广、生态作用大、经济效果好和社会的饮食、医药等功能被人们熟识,人们对以其为原料推出高精尖的新产品等特点有了新的认识;二是有些地方由于坚持开发利用沙棘资源,使当地自然面貌一改旧观,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改善。沙棘育苗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法[1-2]。沙棘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又是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高的珍贵植物资源[3-4]。由于沙棘种子粒小、种皮厚而硬,并且附有油脂膜,妨碍吸水,顶土能力差,幼苗很弱,应特别注意育苗的各个环节。现将沙棘播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    果实采集
  种子成熟分为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生理成熟是种子经过一定生长期后,种子发展到一定大小,干物质积累到一定数量,种胚已基本成熟。此类种子含水量高,种皮不饱满,种子仍有继续成熟的过程;形态成熟是种子完成了生长发育过程,果实色泽鲜艳,果皮软化、含水量低,内部物质已转化难溶状态,种仁饱满,呼吸作用弱,种皮坚硬,抗寒力强,并且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此类种子质量好,发芽率高。因此,在采收种子进行育苗时,一定要采集形态成熟的种子。
  沙棘由于品种、地理位置、立地条件不同,种子成熟期也不相同。生长在沙质土的沙棘较生长在黏重和潮湿土壤上的种子成熟早。在同一株树上,由于生长部位不同,种子成熟时间也不相同。为了保证采收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一般应在形态成熟后立即采收,不宜拖延。由于沙棘枝条上有锐刺、果柄短、果皮易破裂、果汁易流出,采收果实很困难,因而一般在冬季进行采果。当气温在-15~-8 ℃时果实变硬、不怕挤压,而且果柄变得脆弱,果实比较容易从树上采集。采果方法有3种:一是在寒冷的早晨,黎明至日出之前,在树下铺帐子,用木棒轻轻地敲打枝条,果实即可落地。二是用铁丝做成长1 m左右、一端弯曲成半圆形的套圈,在结实枝条上轻轻接触果实,果实即可落入接果工具中。三是用化学药剂喷洒果实,使果实自然脱落。
  2    选地整地
  一是选地。沙棘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充足水源、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5]。二是整地、打垄、作床。整地最好在育苗前1年秋季进行,深耕20~25 cm,及时耙压、整平。翌年春季施有机肥60 t/hm2。最好用机械打垄,作到平直。垄底宽一般为50~70 cm,垄高为10~15 cm,垄面宽20~30 cm,垄向以南北为宜。垄底宽60~70 cm,每垄播3行,垄底宽50~55 cm,每垄播2行,行距10 cm左右,株距6 cm。一般床面宽1.0 m,床长3~7 m,也可以视情况而定。每床播5~6行,1 m行长保留100株。三是灌底水。播种前5~7 d灌足、灌匀底水,灌水第2天检查。如果垄面和床面尚有干土地方,则应立即补灌,直至灌透。
  3    播种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播前用50~60 ℃温水浸种24 h,捞出秕粒后掺2倍沙放在室内催芽,种子堆每天翻动3~4次。若发现种子堆缺水,则可适当喷温水,室内温度保持为13~18 ℃,种子堆温度保持为9~12 ℃,3 d后见芽,5 d后有30%种子出芽,当6 d后,出芽50%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种子处理要根据每天播种进度有计划地分批、分期进行,如遇风雨天不能播种时,则要将出芽的种子移放到透风阴凉处,加拌沙粒,喷冷水进行降温处理,控制种子芽生长[6]。对于家庭育苗,在种子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掺沙,进行催芽。将浸过的种子放在保温容器内,蒙上湿手巾,每天用温水冲洗2~3次,这样3~5 d后即可出芽,進行播种。在彰武地区,4月5—30日为适宜播种期,播种最适宜的时间是种子出芽50%以上,及时挥墒播种,这是保证沙棘全苗的关键。播种量为52.5~75.0 kg/hm2。
  4    苗期管理
  根据沙棘生长特点可以分为4个阶段:一是出苗期,一般是4月初至5月初,即从播种至长出全苗20 d左右,此段时间主要进行苗木扎根、拱土、出苗和病虫害防治,喷洒垄面或床面,使表层一直保持湿润,保证全苗。二是蹲苗期,为5月15日至6月15日,苗木生长缓慢,是扎根的过程,此时的管理重点是除草、松土、间苗和灌水,若遇高温天气,则一定要喷水降温,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三是苗木生长期,此时苗木生长很快,主要管理措施是灌水、追肥、松土和除草。四是苗木生长后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时主要措施是松土和拔大草,促进苗木尽快完成木质化,形成越冬的腋芽。
  5    参考文献
  [1] 马剑媛.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0,38(2):50.
  [2] 李秀燕.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3):35-37.
  [3] 芦海涛.沙棘育苗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8(7):28-29.
  [4] 杨晓光.沙棘育苗技术[J].新农业,2017(23):23-24.
  [5] 王根厚.沙棘育苗及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6(6):98-99.
  [6] 宿华.沙棘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1):46-47.
  作者简介   张玲(1974-),女,辽宁彰武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相关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3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