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多重治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从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多重治理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问题;多重治理对策;欠发达地区;农村
  中图分类号    X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16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开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是不断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完成民族复兴梦想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    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
  1.1    农村经济步伐加快
  当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明显,农村在新时代的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通过调整种植业、养殖业步伐,着力发展菜类、果木、畜牧等主导产业,催生出相对集中连片的蔬菜、茶叶、坚果、咖啡、特色水果、药材及生态畜牧等产业的持续平稳发展。现代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产业布局,农村经济步伐明显加快,对于农村生态宜居环境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乡村旅游逐渐兴盛
  现今,乡村休闲旅游具有城镇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因其大多拥有优良的自然风貌、独具风格的风土人情与乡情民俗以及特有自然特色的“农家乐”。这些自然特色吸引城市居民利用周末、节假日来郊区度假旅游,并且融入创意文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展示乡村旅游在住宿、餐饮、娱乐、游览等系列特色的消费服务,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兴盛和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1]。
  1.3    城市化进程滋生农村“空心房”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大量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集中,并且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他們遗留在农村的房屋转而成了“空心房”。同时,在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农户也遗弃了一些无实用价值的畜禽栏舍、露天坑式厕所,也成为“空心房”的一部分。这些“空心房”长期闲置,又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并且浪费了土地资源。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整治拆除“空心房”后的土地利用、使用权益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空心房”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村落建设参差不齐
  村落建设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经济较富裕的村落统一盖起了新房或楼房;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因基层组织缺乏统一规划与统筹,农户建造房屋各自为政,加上地形复杂,居住分散,村落建设参差不齐,新房与旧房(危房)相间,并且房屋分布零乱。有的房子大,但装修不足;有的厕所、住宅、畜禽圈等混杂,极大地影响了新时代农村村落的形象。
  2.2    村民环保意识缺失
  农户因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自我认识的制约,普遍认为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是政府、村委会的事,与自身没有多大的关联性,对乡村公共生态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更无垃圾分类意识,尤其在比较偏远滞后的农村,在参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不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施难度大。此外,还有部分农村居民缺少生态保护意识,私自过度砍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2-3]。
  2.3    生态污染日益加重
  在现有不发达农村中,存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殖产业排泄物随意处理以及塑料制品随意堆放与丢弃等现象,致使农村土地土质、水源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仍实行雨污合流的自然排放方式,未经处理的厨房废水、卫生间废水、洗涤废水、禽畜排泄物与冲洗圈舍水等污废水经沟渠混集后排入村内鱼塘、农田及自然水体中。同时,乡镇企业的工业废水治理不彻底,秸秆燃烧等的污染与二次污染,也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3    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
  3.1    农户主体不作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内生增长乏力。留在农村的多是年老、幼小、行动不便的村民,种地收入有限,还需要支付养老、医疗、日常开支、子女上学等费用,对村内居住环境改善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此外,农户小农思想未能充分解放,缺乏共享意识,漠视公共资源的利用[4-5]。
  3.2    整改资金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需要大笔的整改资金,在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政府对城市环境公共产品的建设与投资远远高于农村,在生态环境投资上呈现出“重城市,轻乡村”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容多、项目广、规模大,政府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整治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乡镇缺乏产业支撑,日常运转经费由县级财政划拨,但因行政村数量多,基层政府缺少资金投入农村生态环境改造。   3.3    基层政府组织引导不力
  脱贫攻坚措施下,个别受到政府帮扶的农户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其他农户因收入不足,生态环境改善不大。当众多发展目标发生矛盾时,作为远期目标的农村生态环境因农村尚有自净能力而往往被自动忽略。加之基层政府组织部分人员科学文化知识、文化水平、村镇管理知识、经济结构调整知识的缺乏,找不到乡村环境治理路径。而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因没有足够的环境建设与改造资金,也没有集体经济支撑,无精力、无能力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想出更多办法。
  4    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多重治理对策
  4.1    规范整治农村基础建设
  农村基础建设的整治与科学规划,离不开政府的合理指导。首先,规范有序建设村落房屋。政府指定专业人员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地形结构,合理规划,统一设计,在尊重村情民意的基础上,鼓励村民选建统一规范、有地方特色结构的新房,提高村民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其次,大力改造农村“空心房”。对于建新宅后尚不拆除的“空心房”或坍塌的危险房屋、拆除2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进行统一拆除,腾出宅基地,恢复耕地,或搬走危房,置换成耕地或绿化地,打造美丽乡村环境。最后,着力规范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统一投资,大力兴建农村公路和农田水利等设施,村村通公路采用水泥硬化路面,村庄的出入口设置景观标识。有条件的村组,沿路两边安装相应数量的路灯或太阳能灯,增设观赏性强的绿色植物,不断提升农村生态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实效。
  4.2    不断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农村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态治理的成效。首先,提升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政府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带头人,安排有关农村环境改善的相关培训,利用农闲、节假日、春节前后等时期给村民尤其是务工返乡的农村青壮年上课,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农民保护自我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泛运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以及农户家庭子女的环保宣传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参与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树立环保典型引领作用[6]。基层组织通过树立生态环境典型代表来引领农村居民争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参观“厕所革命”成果,开展“环境整治日”活动,组织村民对房前屋后卫生进行细致清扫与统一治理,鼓励先进、影响后进,切身体会环境整治与自身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
  4.3    增强政府引导力度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要充分发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村生态治理与扶持的积极作用,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旨在做好服务、调控乡村公共资源和协同调动各方力量,增强政府引导力度[7]。一是加强村干部专业素质建设。进一步加强优秀大学生村官的遴选,每个村级组织配备2~4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这对提升农村干部素质、促进农村生态有序发展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加大基层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政府通过资金划拨、资金募集、优惠政策等方式,设立专门的农村生态治理专项机构,保障农村生态治理资金专项专用,同时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治理行动中来,积极有效加强农村生态治理。三是加强农村“能人”的典型示范力度。农村生态治理不仅涉及种养殖行业,更涉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需要基层政府加强对农村经验丰富、有干劲、脑子活的村民进行农业现代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的“能人”“土专家”,由这些“能人”“土专家”带动村民将土地发展模式由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经营转变,将随意耕种模式向有规划、有层次、有质量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以典型示范引导农民建立新农村生态社区。
  4.4    加快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构建农户“绿色兴农”的思想。基层组织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途径宣传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可行性,尤其是发挥农户子女、近亲属的宣传教育作用,树立起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二是贯彻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施农业生态工程,逐步实现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地膜等的无害化,推广秸秆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户走“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绿色农业环境质量。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一方面,推进清洁亮丽工程。实施垃圾分类与定人定责,村民门前三包,将分类垃圾倾倒在村组垃圾箱(坑)内;自然村配备保洁员,运送至乡(镇)指定的垃圾转运场;乡(镇)基层政府负责将村落垃圾转运至县(市)处理中心,从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垃圾处理运行模式,做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加强水污染治理[8]。努力研发污水处理技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排放专项治理,探索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模式,推进乡村污水治理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生态环境[9]。
  5    参考文献
  [1] 赵慧峰.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J].农业经济问题,2018(5):143-144.
  [2] 李尧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环保与生计的博弈:以华北A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6):37-43.
  [3] 李嬌娜,贾安强,甄思伟.基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垃圾治理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245-246.
  [4] 胡琼.安徽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J].蚌埠学院学报,2019,8(1):103-105.
  [5] 余侃华,祁姗,龚健.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乡村产业振兴及空间规划协同路径探新[J].生态经济,2019,35(3):224-229.
  [6] 张志胜.多元共治: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1):201-210.
  [7] 樊艳芳.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农村生态治理的出路[J].农业经济,2019(8):32-33.
  [8] 王宁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
  [9] 郭唐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09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