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新红

  关于土地流转,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政策和法律一直是允许的。但是,由于人们思想认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客观上存在着阻碍土地流转的情形。如何通过不断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健康有序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日益成为社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一、土地流转的必然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制度也逐渐显现了其内在的缺陷。如土地大多数呈条块分布,土地规模过小的状况使得农业科技无法推广更谈不上规模效益。而对这一土地分布现状,大力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打破土地现有的户均制分布格局,使土地经营和技术利用实现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劳动力素质客观上存在差异,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能引发土地的流转。
  二、土地流转特点
  土地流转以民间自发为主,政府管理职能缺位,集体组织功能弱化。集体组织对土地流转大多采取放任态度,实践上缺少干预措施。
  土地流转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流转基本上在亲戚朋友之间进行。由于土地流转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一家一户的土地比较零碎,没有集体组织的引导不可能大规范集中流转,土地流转大多在“小圈子”内进行。
  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不规范。除土地承包关系发生变化外,一般都是一年一定的短期协议。有书面协议的,由于协议不规范,条款内容不清楚,发生纠纷后出现调解困难。土地承包纠纷中,因土地流转而引发的纠纷占到60%以上。
  土地流转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土地转出后能否安全收回以及土地流转的收益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土地出租收益很低的时候,大多数农民把土地安全摆在首要因素,有的农民甚至抛荒也不愿意给人种。在复杂的心理驱使下,除非有偿转让,农民都不愿意签定长期流转协议。
  三、土地流转的成效
  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则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缓解人地矛盾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初期,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到新的就业门路,缓解了人地矛盾。而当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劳动力就业环境相对宽松时,人们则要在农业技术应用成本与劳动力机会成本间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如除草剂刚开始推广使用时,许多农民都不愿意放弃锄头,而最终则是许多农民从“锄禾日当午”的困苦中解脱出来。
  四、农村土地流转现存的问题
  土地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流转形式不断丰富,它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是由于思想意识落后、家庭联产承包生产模式自身的流弊及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流转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不畅
  1、土地流转信息中介缺失,土地流转供需失衡。土地流转缺少信息服务,流转供给方就难以找到需求方及时处理手中的土地资源,而流转需求方则难以找到适合其经营的土地规模和地理位置,导致土地流转供需失衡。
  2、土地流转缺少市场中介的引导,流转价格混乱。土地流转价格理应由市场规律决定。但目前许多地方土地流转仍处在自发状态中,流转价格只是双方达成的协议价格,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体现不出土地区位性,造成土地流转价格混乱,进而阻碍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差
  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农业生产不仅要受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首先由于天气因素的不稳定性和病虫害的难以预测性,土地流转后农户缺少技术指导,一旦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就会落得血本无归,造成农户土地流转后不仅没有增加收入反而负债累累,对土地流转失去信心。
  五、土地流转建议
  (一)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中介体系
  1、健全土地流转程序管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要有明确的服务流程。
  2、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一体化。
  (二)加强流转用途管制,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流转土地“非粮化”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种粮补贴力度,提高种粮收益。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种粮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业主的补贴力度,使种粮农民和业主得到合理经济收益,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严格监管土地流转用途。制定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政策,要旗帜鲜明地宣布流转的基本农田不准用来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
  3、完善土地流转信贷方式,加强对种粮业主的信贷扶持。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业撑起保护伞
  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和金融保险业相互配合。加快农业保险理赔案件处理速度,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741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