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德市九龙镇土地综合整治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对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实施村民自治、互换并地、开展土地整合、土地入股开展土地整理、“以奖代补”激励美丽乡村建设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总结与思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了九龙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但顶层设计不完善、政策资源没有最大化发挥效益,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英德市九龙镇的发展。
  [关键词] 土地整合;土地整治;九龙镇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5-19-3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1],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主题,农村土地整治[2]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1978年,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和绝对平均的思想多次分田到户,使得土地日渐细碎。土地细碎化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障碍[3-4]。2016年以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先后进行患病砂糖橘清除、土地平整、互换并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三清三拆三建,在土地整合、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自2017年3月以来,参与九龙镇17个村(社区)341个村民小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总结了自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1 九龙镇概况
  九龙镇位于英德市西南部,是英德市中心城镇之一,北靠黄花镇,西邻清新区浸潭镇,南接大洞镇,东依西牛镇。2017年辖区面积236 km2,耕地面积1 800 hm2,下辖16个村和1个社区,年末户籍人口62 760人。九龙镇交通便捷,省道S348线贯穿全境,新通车的汕昆高速在九龙镇设置了九龙南出入口,镇区距清连高速浸潭收费站13 km,距离广州市约2 h车程。
  九龙镇是广东省有名的旅游小镇,地处美丽的英西峰林走廊景区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2 九龙镇土地综合整治情况
  农村土地整治包括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2,5]。
  近年来,九龙镇通过土地整合、农田水利建设、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全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1 土地整合
  2015年,九龙镇全镇有301个经济社经过村民会议同意积极开展土地整合。2016年,各村集体进行互换并地,小块变大块,全镇耕地整合面积达1 346.67 hm2。
  在土地整合模式方面,比较常用的土地整合模式有三区分置模式、“一户一田”模式、“一户两田”模式和“一户三地”模式。
  三区分置模式是指将连片耕地重新规划整理,按“自耕区、机动区、流转区”进行划分。其中,自耕区是指村民进行自行耕种的区域,主要是口粮田及菜地;机动区是指为外出务工村民所预留的机动分配土地,可根据需要转变为自耕区或流转区,或由村集体对外进行短期发包;流转区是指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区域,村集体根据本村人口进行人均分配股份和收益。三区划分是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所进行规划的,是九龙镇最多村庄选择的一种土地整合模式。
  “一户一田”模式是指对于村民愿意自耕、流转意愿不是很强烈、比较难进行土地流转的村庄,根据第二轮承包面积进行农户之间的内部小调整。
  “一户两田”(一田一旱)模式是指土地整合后,以抽签的方式按每户一水田一旱地的形式重新分配土地。
  “一户三地”模式是指对于耕地分别特征比较明显、地形变化较大的村庄,将土地划分为水田、旱地、待提质地,按一户一水田一旱地一待提质地的分配方式进行土地的重新分配。
  2.2 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2013年度、2016年度高標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以及2017年度农综项目,完善了镇内耕地机耕道路和灌排设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3 产业升级
  砂糖橘曾是九龙镇的特色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的砂糖橘患病,导致砂糖橘大量减产。2016年,九龙镇清理患病砂糖橘约24万棵,平整土地800 hm2,通过以“农业+旅游”为导向,开展鹰嘴桃、三华李、蜜思枣、何首乌、花卉以及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333.33 hm2。
  鹤薮村自筹300多万元,以经济社统一运营集体土地,种植芭乐、坚果、百香果、桑果以及蔬菜,发展多元化生态农业;包屋村清理砂糖橘后,将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进行大面积辣木种植,提高了综合效益;清理原砂糖橘后,钟屋村种植蜜思枣,大窝村种植鹰嘴桃;引入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在塘坑村、河头村、寨背村和大陂村租用土地466.67 hm2,结合新农村示范项目,开发“九龙小镇”国际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开发位于省级新农村示范项目核心区的“英西小桂林”,带动河头多个自然村发展桑芽菜种植。80%以上的自然村将土地整合并收归集体后,进行土地流转与规模种植,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2.4 美丽乡村
  2016年,九龙镇全镇有135个自然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开展了省市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项目。2016年11月,河头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荣誉称号;12月,塘坑村活石水村被授予“美丽宜居示范村庄”荣誉称号。2017年,达到20户的自然村基本上都申请了美丽乡村建设。
  3 九龙镇土地综合整治经验
  九龙镇土地综合整治成就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基层治理体系重塑
  清远市在市域内不断推进“三个重心下移”,重塑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组织方式[6],调整优化下移后的村级组织,推进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基层组织的重塑在土地整合、土地确权、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九龙镇改变过往政府通过招标投标引进施工企业“大包大揽”的做法,将新农村建设项目委托给村民小组组织实施,实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内生动力,真正使新农村建设建得好、留得住。九龙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比其他乡镇要好,村民的建设热情高,村民无偿提供土地并无偿清理路基附着物,建设了总长16.2 km的新农村示范片连接公路。
  3.3 资源整合,优化要素配置
  九龙镇通过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涉农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土地确权、土地整合、土地整理以及新农村建设。
  3.4 术业有专攻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九龙镇按照“六先六后”(先规划,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面;先村内,后村外;先环境卫生,后美化量化;先村民建设,后政府奖补)的建设步骤,委托专业的单位或团队先后进行示范村规划设计、道路建设、环境建设、施工建设以及土地整合整治工作。
  3.5 人文关怀
  村民之间的团结互助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坑村整合土地后,优先让村里的贫困户、低收入者竞包,同时在租金方面给予更多照顾。九龙镇各村在建设新农村时表现团结,村民们团结一致,互相帮扶,共同建设自己的村庄。
  4 九龙镇土地综合整治的不足与改善建议
  九龙镇在土地综合整理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4.1 顶层设计不完善
  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包含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土地确权、土地整合、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分割开来的,应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土地确权为土地整合提供数据支撑,土地整合为土地整理创造条件,土地整理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如果各项工作独立开展,将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应完善农村土地综合的顶层设计,建立立体的空间规划体系,使国土、城规以及水利等部门有机结合,以行政村、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7]。
  4.2 土地整治偏工程化
  土地整治过程中容易忽略对土地本质的关注,倾向于水利、道路工程的修建,同时又鲜少开展土地权属调整。若干年后,新修建的工程设施或将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因此,土地整治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由村民组织实施,鼓励开展权属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4.3 政策资源整合不到位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以村庄为依托的,在建设过程中拆旧复垦、三清三拆三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没有整合发力,很多自然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拆了很多房子,而建设用地指标效益却没有最大化。同时,很多空心村积极申报建设美丽乡村,容易造成资金的铺张浪费。政府应组建涉及土地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土、城规、水利等有关部门的相关机构或办公室,同时搭建村庄规划与土地整治规划的联系平台,综合运用相关的土地政策。
  4.4 建設资金缺口大
  土地综合整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纵观九龙镇341个自然村,土地整治成效显著的村庄皆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探讨财政资金、社会资本、自有资本如何形成持续有效的资金筹集模式,是土地整治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要积极创新资源、资金的使用模式。
  5 结语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应完善乡村土地多重利用、立体规划的顶层设计,通过政策资源整合、土地资源整合、资金整合以及服务整合,实现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郭仁忠,罗平,罗婷文.土地管理三维思维与土地空间资源认知[J].地理研究,2018(4):649-658.
  [2]冯新伟,朱嘉伟,陈伟强.浅析土地整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22):38,64.
  [3]谢江平.农业机械化对土地整合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5(4):486-488.
  [4]谭书豪,曲福田,尼克·哈瑞克.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4-30.
  [5]陈秧分,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8):93-96.
  [6]刘新卫,赵崔莉.土地整合探索与农村土地整治反思: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8-27.
  [7]陈斌锋.广东省农村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1):217-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