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病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共明 刘利民等
2010-2011年,黄河故道苹果连续2年发生炭疽菌叶枯病,尤其是2011年8月下旬,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夏邑、砀山、丰县等约500平方千米苹果主产区突然暴发,不完全统计发病果园面积约4万公顷。该病发生迅速,危害严重,可在数日内造成全树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后期发育成熟和花芽形成,并可造成2次开花,削弱树势。带来连续多年不利影响。是我国苹果生产出现的新的重要病害,对黄河故道乃至全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1 发生规律
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叶枯病发生在7―8月份高温高湿雨季连续阴雨天气转晴后。该病只发生在金冠、秦冠、嘎拉、乔纳金4个品种上。其它品种未见发生。该病发生流行速度极快,雨后2-3天可使全树叶片干枯。危害极其严重。该病既可危害叶片,造成全树叶片脱落,也可危害果实,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在精细管理的果园,尤其是8月中旬以前喷3次波尔多液的果园发生较轻或不发生,在粗放管理或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生较重。
2 症状表现
初发病时叶片上分布多个干枯病斑,病斑初为棕褐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2-3天可致全树叶片干枯脱落,枯叶颜色发暗,多呈黑褐色,如同火燎水烫般。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受害果实果面出现多个直径2-3毫米的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围果面呈红色,病斑下果肉呈褐色海绵状,深约2毫米,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孢,与常见的苹果炭疽病的症状明显不同。
3 病原鉴定
按照新病害的验证规则(Koch法则),我们从采集的病叶中分离到两种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其中一种初步鉴定为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另一种为链格孢(Alternariaspp)。将两种病菌的孢子接种到嘎拉苹果的离体叶片,其中用炭疽病菌接种的嘎拉苹果的离体叶片4天后产生黑色坏死斑,病斑边缘模糊,病斑很快扩展至整个叶片,使整叶变黑褐色,与在砀山和丰县所见病害的症状相同。6天后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堆。用高浓度的炭疽病菌孢子接种的富士苹果的离体叶片,仅产生针尖大小的枯斑,从而认定黄河故道发生的苹果叶枯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
4 防控技术
炭疽菌叶枯病病菌侵染后潜育期短,发病急,能快速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对苹果生产威胁很大。特别是对金冠、秦冠、嘎拉、乔纳金4个品种造成毁灭性灾害。但在生产中也是可以防控的,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未发病的苹果园,如砀山县唐寨镇定国寺村邱慎军的金冠苹果园,基本上无叶枯病发生:砀山县良梨镇邵坝村陈德军的秦冠苹果园无叶枯病发生,而左右相邻秦冠果园叶枯病严重。发病5天叶片全部干枯。在调研果农经验基础上,提出如下防控措施:
4.1阻止病菌传播扩散
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发病果园外调接穗、苗木和病果,以防止病菌向外传播扩散。
4.2铲除越冬病菌
发病果园,10月份喷施1次100~200倍的硫酸铜液,次年4月份苹果萌芽前,再喷施1次100-200倍的硫酸铜液或其他杀灭性较强的铲除剂,铲除在枝条和休眠芽上越冬的病菌。
4.3定期喷药保护
加强宣传培训,消除果农不见到病害不喷药的错误认识。从5月下旬开始,交替喷施波尔多液和代森类药剂,每10-15天1次,保证每次出现超过2天的连续阴雨前,叶面和枝条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中。
4.4提前或补喷药剂
7--9月份雨季,根据天气预报,如果上次喷药后7天左右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要在降雨前喷药保护,如果降雨前没有及时喷药,要在连续阴雨间歇期补喷代森锰锌或波尔多液。
4.5注重药品和喷药质量
选用正规企业生产销售的质量达标药品,喷药一定要细致周到,枝枝不漏,特别是喷施树冠内部枝干,应保证叶正、背面和果实均匀着药。同时,药液雾化程度越高,防治效果也越好。
4.6加强农业防治
在雨季来临前要整修排水设施,保证能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密闭果园要加强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病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落叶,带出园外灭菌处理,树体喷药杀菌。及早摘除病果,避免过多消耗树体营养,加强中耕和施肥管理,提高花芽质量。力争来年仍有较高的产量。
(作者联系电话:137037003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7932.htm